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25日,本报报道了北京市学生营养餐问题。按理说,作为一项政府支持、补贴的福利工程,营养餐应该受到学生欢迎才是,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营养餐的营养被打了折扣,许多学生也不爱吃。原因是,营养餐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链,从营养餐原料供应企业到“餐虫”再到学校,谁都想从学生嘴里抠钱。营养餐企业之间不是竞争口味、质量,而是竞争“关系”、回扣,最后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大企业难以保本,一再减产,而小企业却生意红火,超能力生产。

        可见,目前的营养餐市场,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

        而营养餐市场乱象的背后,其实还是相关管理部门的角色错位。

        一方面是管理部门“越位”,这主要体现在营养餐原料的管理上。营养餐原料关系成千上万孩子的健康,当然该管,但这种“管”应是间接的,即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营养餐原料的规范标准,设立市场准入门槛,并对相关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然而,如今的教育部门有些越位了,它的监管是直接而非间接,教育部门与私人共同出资建立企业,垄断了营养餐原料的供应;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教育部门甚至还把一部分行政管理职能交给企业,从营养餐生产企业的考核,到送餐车通行证的发放,再到政府财政补贴的分配,都由企业掌握。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垄断严重压抑了市场活力,营养餐企业对原料的高价叫苦不迭,政策优惠没有起到促进竞争的作用,反而变成了强化垄断的工具。

        另一方面是管理部门对学校和企业的监管“缺位”。

        教书育人的学校从学生嘴里抠食,是令人齿寒的行为,但令人不解的是,这种行为却长期得不到制止,甚至被默许———一位相关人士认为,5%的回扣是可以允许的,并且这笔钱还有看似合法的名称———管理费。那么,在营养餐的生产销售中,学校究竟付出了什么管理成本?即便有,恐怕也是学校日常管理成本的一部分,是由财政支付的,无须向企业要,更不能打学生的主意。更何况,营养餐的回扣许多落入了“餐虫”和一些学校领导的口袋,这就涉嫌商业贿赂。可见,营养餐回扣费作为一种潜规则长期、公开存在,政府部门的监管无疑缺位了。

        在对企业的监管上,教育、质检等部门也没能尽职尽责。一些小企业的生产管理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如硬件设施不达标,超能力生产,甚至使用劣质原材料等。这些不规范做法影响了营养餐的质量,甚至危及学生健康。当年之所以实行企业集中供应学生餐,就是为了方便监管———50家企业总比2000所学校监管起来容易,然而,就是这几十家企业,相关的监管也没有真正到位。

        因此,只有切实规范权力,学生餐市场才能规范:一来,让行政权力在不该介入的地方退出。管不好的事情就交给市场,这既省了麻烦,又释放了市场活力,更保证了政府监管的中立。打破营养餐原料的垄断,完善营养餐标准,实行严格的准入制,营养餐质量和安全将更有保证;二来,行政权力应在该把关的地方把好关,营养餐关系到成千上万学生的健康,对其严格监管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对学校及其领导索要好处和回扣,必须坚决查处;对企业的监管应更制度化、经常化,发现违规生产及时制止和处罚。如此方能斩断营养餐利益链,净化市场,让营养餐成为学生满意、公众认可的“民心工程”。

    ......
    本文标签: 学生营养餐 
  • 专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