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神农架鸽子树,活化石珙桐
    神农架鸽子树,活化石珙桐

    国公坪的那棵榔树
    国公坪的那棵榔树

    村民们采花来玩,你要就送你一枝
    村民们采花来玩,你要就送你一枝

    神农架的巴东垭
    神农架的巴东垭

      那棵树
      
      那棵树,本是做棺材的上好材料,木质坚实耐腐,当地民谚曰:“千楸万榔八百年松杉”。
      
      但几百年来,不管朝代怎么更替,这棵榔树,百姓都一直奉若神明,无人动其半根毫毛。
      
      华中屋脊神农架奇卉异木多多,差不多快要成精的古树,更不胜枚举,什么树洞里能放下桌子打牌的,什么活化石珙桐鸽子树等等,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也正是这一棵。
      
      上了神农顶,脚下就是整个湖北省公路的最高点了。继续往南,几公里外的石林板壁岩,是一般游客折返处。过了此处继续向前,盘山公路年久失修,更加曲折难行,也更加冷清寂寞,好在一丛丛杜鹃花正在怒放着,那花开放得如此热烈执着,让人想起一种难得的操守。再继续顺公路往前,过猴子石,零零散散的花儿就开始排成了片,满山杜鹃弄粉几面坡。仍然向前,往大九湖方向走,花儿又零零散散时,下到谷底,那棵树,就孤零零站在一个山坳里。
      
      那棵树,如果没人指点,很难找到。乍看就是大,三十多米高,六米胸围。这种榔榆,在神农架并不罕见,树下就是农田,周围有民舍,树下正有农人在耕作,别无甚奇。何故该树就被神化?
      
      无字碑
      
      神农架是个盛产奇怪甚至离谱传说的地方,大多也就是姑妄听之,不足为信。这棵树的故事,我却宁愿相信是实事:此地名叫“国公坪”,来历就是这棵树。
      
      话说清顺治九年(1652年),李自成大顺皇朝余部右果毅将军刘体纯先生率部进驻长峰(今神农架大九湖、下谷坪、巴东堆子一带),联合夔东十三家农民义军联明抗清。
      
      往前12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寿皇亭,大明灭亡。
      
      闯王只做了一年皇帝,就不知所踪,成为历史谜案。余部三十万兵将,在其侄李过、妻子高夫人等率领下,接受了几十年死敌明朝湖广总督何腾蛟的指挥,共同抗击清军。何腾蛟被俘牺牲后,伤亡惨重的义军又在李过养子李来亨等率领下,退入鄂西北和川东继续战斗,是为史称的“夔东十三家”。
      
      这时候,一切都已经与这支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皇朝的初衷相去甚远。我很难想象那段历史,我只是能够感觉到,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坚强。那时候,对于李自成的旧部们,一切都已是过眼云烟,一切都显得是那么阴差阳错恍然如梦,无奈到有点不真实。
      
      他们就这样以维系种族能够繁衍的坚韧信念进行着最后的无望努力。联明后,刘体纯被南明永历皇帝册封为皖国公。皇帝名朱由榔,为了消除隔阂表示诚意,刘体纯特意植榔榆一株,借喻扶助朱由榔恢复明室维持大汉体统的决心。这,就是神农架大九湖乡坪阡村的这棵树的来历。
      
      又过了11年,康熙二年(1663年),刘体纯兵败,自缢于长峰。
      
      烟消云散了,过去的就过去了,清朝就清朝吧,只有那棵榔榆至今犹存,不愿让这段历史随云烟即刻飘散。
      
      这棵树,其实成了一个无字碑。
      
      虽然我是个惶惶不可终日的悲观主义者,我们这一代人常被人称做是没有信仰、尴尬的一代,但我知道那些拥有弥足珍贵的执着、饱含宗教般虔诚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比如痴迷于神农架金丝猴研究、寻找“野人”的人,比如这些最后的义军壮士。
      
      桂莲平
      
      很多东西,稍微较真一点多看看多了解,往往就会令人吃惊。比如这个一般被认为只是“野人”故乡的僻远蛮荒神农架,站远一点极目四望,却恰在华夏四大文化发祥地之间,正好位于秦汉文化、殷商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区的交汇地带。东西南北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类型的文化在被神农架山系割裂的同时也保存下最坚强的因子。
      
      我们民族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战争史。在漫漫岁月中,地域并不十分广大的神农架曾躲藏过历朝历代的的残兵败将和义勇军士,至今,神农架的中心地带仍能找到历朝历代留下的战争痕迹。比如今天,以“寨”、“营”、“堡”、“门”、“庙”、“观”、“庵”、“塔”、“阁”命名的地方遍及整个神农架;神农架最西部的大九湖一带,有传说薛刚反唐时的屯兵处;最东端的新华乡境内有“唐扎营”;神农架与房县交界处有“躲军洞”;神农架林区的中南部有叫“彩旗”的地方等等。
      
      在神农架乃至鄂西北,历史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总与惨烈的战事有关。最近的几百年,清初时,因为长期战事不断,人口锐减,康熙十六年清朝政府不得不“严督有司力行招徕劝肯,鼓励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一批江西、湖南、武昌(今鄂州市)人被强迫迁入神农架地区。
      
      前些年,我们的“野人”队长王方辰先生在神农架东部的低山区考察时,听说附近有个叫做“人洞子”的山洞,里面满是死人的遗骸,有的还很完整,就顺着这一线索走了几天,来到一个名叫“桂莲坪”的高山小村。大家一开始以为这个村里的姑娘喜欢取名为“桂莲”,就想找个叫“桂莲”的姑娘了解一下名字的来历,结果一问才知道,“桂莲”之名在这里是最忌讳的。
      
      原来,当年白莲教农民起义军杀富济贫,将当地48家土豪劣绅赶进一个山洞,在洞口架起干柴,全部熏死在洞中。清军事后派兵镇压。两军在马鬃岭展开激战,义军全部殉难。官府为了纪念此战得胜,把战斗地点命名为“溃莲坪”。乡亲们非常反感,谁也不叫“溃莲坪”,改成谐音“桂莲坪”。老人们说,这个洞里腐烂的尸体臭了几十年,腐尸的恶臭逆风都能传出几十里,谁也不敢进入此洞。战死的白莲教将士曝尸荒野,乡亲们为义军收了尸,把200余人全部葬在一个大坑里,坟头也至今保存完好。
      
      ■税晓洁 文/图
    ......
    本文标签: 神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