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各位局长、校长,同志们: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州人大、州政协“两会”刚刚结束之际,我们召开全州2006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七次会议和州委五届七次会议精神,总结“十五”教育工作,展望“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部署2006年教育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把怒江教育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我的讲话分三个部分。

    一、“十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十五”期间,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州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一)依法治教的环境初步形成。

    “十五”期间,加强了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全州各族人民对教育法律法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依法治教环境的形成。一是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教育的政府行为进一步得到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确立;二是全州各族人民重教意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明显增强;三是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四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氛围已基本形成。

    (二)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十五期间,我州共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经费23056.7万元,比九五期间增加3136.7万元。全州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达67.5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6.9万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以上校舍建筑面积55.56万平方米,2000年增加了13.33万平方米,砖木结构以上校舍面积占校舍总面积的82.30%,2000年提高了12.6个百分点。建设了一批标准化的校舍、规范化的校园。学校实验、信息技术、体育等设备的配备有了较大改善,图书资料不断充实。全州学校体育场面积达标的有85所,比2000年增加48所;中学理科实验仪器设备达标的有17所、小学数学自然仪器设备达标的有131所,分别比2000年增加7所和38所;各级各类学校有图书77.06万册,比2000年增加15.4万册。

    (三)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层次和效益不断提高。

    1、“两基”工作不断推进,成绩显著。

    “十五”期间,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对“两基”工作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全面部署,措施具体,责任落实,确保了“两基”工作按规划实施。2004年,全州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到2005年底,兰坪县“两基”工作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泸水县老窝乡等5个乡(镇)通过“普九”验收,“普九”地区覆盖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数的68%;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34%(不含小学年龄段的初中在校学生为95.25%),初中毛入学率为81.02%,分别比2000年提高0.55和30.51个百分点。

    2、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调整了普通高中学校布局,加强了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普通高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州民族中学和兰坪县一中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办学,扩建了6所高完中,新开办了2所民办高中,州民族中学达到了省一级高完中办学水平。2005年底,全州在校高中生5040人,比2000年增加2372人;普通高中毛入学率为15.96%,比2000年提高8.70个百分点。

    2005年高考达到本科录取控制线的学生有572人,占考生总人数的33.1%。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州民族中专通过了省(部)级重点中专的验收,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和层次有了较大的提高。2005年,州民族中专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61人,其中专科层次的有712人;有本、专科层次的成人函授在籍学生850人。职业中学在校生210人,比2000年减少310人。

    2005年,全州建有乡镇成技校29所,村、社农民文化技术学校253所,“十五”期间,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558期,培训人数29.58万人(次)。

    开展了农村初中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为农村发展培养人才的新路子。在农村初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因素,开办职业初中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倡导和鼓励农村学校开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勤工俭学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改善学生生活,控制学生流失,成效显著。

    积极开展了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宣传活动,逐步提高了全州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水平;开展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校园语言文字达标验收工作。

    4、幼儿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园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加强了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改善了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扩大幼儿园的办学规模,提高了幼儿园的办学水平。2005年,全州共有一级幼儿园4所,比2000年增加3所;全州在园儿童6029人,比2000年增加902人;3--6岁儿童入园率为24.25%,比2000年提高2.48个百分点。

    5、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不断得到了加强。

    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二期“贫义项目工程”信息技术教育项目、乡镇信息中心建设项目等的实施,我州电教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高中、初中、乡中心学校以上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分别占总数的100%80%37.5%;中小学拥有计算机1209台,比2000年增加408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1045台,生机比达701;建立了怒江教育网,建成3个乡(镇)信息中心,在160所学校建立了光盘播放点;建成了200个远程教育项目点。

    6、国民素质显著提高。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良好。组织了全州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州初级中学、高中阶段学校普遍组织了军事训练和学校运动会,开展了学生体质检测,预防艾滋病和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深入等。

    “十五”期间,共毕业小学生36041人,初中生21268人,高中生4974人,中专、职中学生2493人;共扫除青壮年文盲47912人。2005年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24.03%,比2000年提高6.98个百分点;全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6.12年,比2000年提高1.16年。

    总之,十五”期间,我州各个层次的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结构更趋于合理,办学层次和效益不断提高。

    (四)教育管理逐步规范,办学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五期间,一是坚持德育为首,强化学生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争创文明学校活动,各级各类学校校风、教风、学风有了明显好转。十五末,全州共有省级文明学校15所,州级文明学校72所,分别比2000年增加10所和45所。二是规范学校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十五期间,未发生因管理造成的重特大安全事故。三是强化对学校宏观管理,积极开展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强化学校常规管理,推进学校常规管理的制度化,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试行了教学质量评价和素质监测,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到2005年底,我州共有一级完中1所、一级初级中学1所、一级小学5所、一级幼儿园4所。

    (五)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普遍提高。

     “十五”期间,一方面,我州一直把提高教育“三支队伍”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开展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等,各级各类教师的思想道德和教育教学业务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另一方面,积极招聘和引进高中骨干教师和中学紧缺学科教师,壮大了中学教师队伍。2005年底,全州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专任教师5933人,比2000年增加764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5.93%、92.22%、86.39%,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5.13、17.49、13.12个百分点。

    (六)强化了办学形式、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的调整,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

    积极走收缩校点、相对集中办学的路子。重点建设中心校和二类完小,扩大小学学校的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十五”期间,收缩小学校点107个。建立了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2所高完中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办学,优化了初、高中教育资源的配置。调整了州民族中专学校的办学结构,加大与各大专院校联办、合办的力度,发展专科层次的教育。改革了办学体制,鼓励民办教育,“十五”期间,开办了2所私立高中、1所私立幼儿园,扩大了教育资源。

    (七)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工资上收到县,由县级统一发放。二是撤销了乡(镇)教办,由乡(镇)中心校管理乡(镇)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三是进行了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合同管理;试行了考察任用与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校长聘任制;部分学校进行了绩效工资改革试点。四是改革了新教师聘用制度,由州级统一组织考试、聘用,统一调配。五是进行了办学体制改革,开办了3所民办学校(幼儿园)。六是进行了教育结构调整,实行相对集中办学,收缩小学校点107个;改革了州民族中专的办学结构,采用与大专院校联办、合办的形式,提高了办学层次;2所高完中实现了高初中分离办学。七是进行了农村初中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倡导农村学校开展以种、养殖为主的勤工俭学。八是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了招生考试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实行了“一费制”,普通高中招生实行“三限”政策,加强了教育收费的监督、检查。九是改革了州教育局科室领导的任用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制定了《州直教育系统人员工作调动暂行管理规定(试行)》,扩大了用人学校的自主权。

    回顾十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以下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发扬: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用改革的方法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加强教育“三支队伍”建设,强化培养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切实把学校德育、思想政治工作、安全工作、教育常规管理结合起来,以质量为核心,提高办学水平;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

    虽然“十五”期间我州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是:

    依法治教环境的形成还需做出不懈的努力;教育的发展还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加强;“两基”攻坚任务艰巨,难度大;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困难较大;学校办学水平普遍偏底,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贫困学生救助,控辍保学的任务十分艰巨。

    尽管还存在以上困难和问题,但总的来说,“十五”期间怒江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经验是宝贵的。这些成绩和经验为“十一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期间我州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分别明确了国家和我省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州委六届七次会议提出了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根据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我们制定了《怒江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根据《怒江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怒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州委六届七次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和人才强州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推进“两基”进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为重点,以人为本,依法治教,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学校宏观管理,提高办学效益。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教育的活力,实现怒江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怒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力与智力基础。

    在推进全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眼于统筹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坚持“两基”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积极推进幼儿教育。坚持鼓励和支持经济文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水平,同时大力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4、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改革创新求发展,不断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制度创新。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开展教学、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以及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增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改革要强调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遵循教育规律,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5、坚持依法治教,宏观管理的原则。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强化对学校的宏观管理,充分调动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6、坚持以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以集中办学为导向,遵循宜并则并,需增则增原则。走相对集中办学的路子,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学校布局。

    “十一五”期间,我州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布局、结构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逐步形成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使全州教育发展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完成两基攻坚任务,使全州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7年以上;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大批学生,使各类专门人才和实用型劳动者拥有量基本满足我州经济、社会建设的需要。

    主要目标是:

    全面实现“两基”,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青壮年复盲率控制在5%以内。3--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33%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5%左右。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1%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9755人,其中普通高中毛入学率达30%以上,在校生达7500人。力争使全州一级高完中达3所,一级初级中学达5所,一级小学达9所,一级幼儿园达5所。州民族中专学校进入全省骨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级重点学校行列,力争升格为职业教育学院。每年完成5万人次以上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分别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职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9%、98.5%、94%、90%、90%;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师学历分别提高到专科、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及以上)的比例达60%、30%、30%、2%。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5%左右。40%左右的乡镇中心校、中学校长实行公开招聘,建立健全以乡镇为单位的小学教师岗位轮换制。

    力争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共20所、州级文明学校共100所;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开展面达95%以上。

    计算机生机比达到全省中等水平;中学、县城完小、部分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心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三、2006年我州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怒江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宏伟的,是远大的。要完成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宏伟目标,必须扎扎实实,从今年做起,从现在做起。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2006年的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实现怒江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省教育厅工作安排和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及《怒江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们已制定了《怒江州2006年教育工作计划要点》。在这里,我就做好2006年的教育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2006年全州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紧围绕省教育厅、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理顺教育发展机制,以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普通高中教育、推进“两基”进程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怒江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1、认真学习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州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教育系统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管理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按照州委的要求,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云岭先锋”工程,在强化工作措施和狠抓工作落实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将2006年定为“教育改革与提高年”。改革与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为了发展,要提高就要进行改革,改革是手段,提高才是目的。“教育改革与提高年”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巩固“教育质量年”的成果。要改革管理体制、理顺机制、创新制度,要抓好教学质量,使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质量都有提高。“教育改革与提高年”,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在改革上开拓创新、敢于探索、勇于实践、有所突破,在提高质量上狠下功夫,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要分层次,有侧重,在抓好试点的同时,逐步扩大范围,稳步推进。

    4、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积极争取教育资金。我州各级财政比较困难,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远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要多汇报、多请示,多争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争取资金和项目,想方设法拓宽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加大教育投入。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主动地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要认真组织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按规划完成建设任务;要管好用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专项资金,切实按要求落实到位。

    5、继续完善和建立切合怒江实际的教育评价制度。教育评价制度是教育宏观调控的“指挥棒”,是评价教育发展的依据。要逐步建立切合怒江实际的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怒江州高三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怒江州初三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制定相关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

    6、继续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一是教育行政机关干部队伍,二是各级各类学校校长队伍,三是教师队伍。要继续加强教育行政机关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整顿工作、学习、生活作风,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整体素质。继续加强校长队伍的建设,重视校(园)长培训,强化管理和监督,充分给校长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校长队伍素质;注重选拔和培养校长后备人才,逐步构建符合怒江实际的选拔、培养和任用机制。继续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7、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要继续做好学校编制核定工作,严格编制管理,建立编制报告制度和定期调整制度;继续深化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优劳优酬”的人事制度;深化中小学校长聘任制改革,实行考察任用和公开招聘相结合;鼓励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把好教师入口关,新教师录用实行统一考试,在州政府的指导下,统一录用,统一调配。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20039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全省已在文山、曲靖、迪庆等几个州、市分批进行了改革试点,近3年来,改革试点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5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3次规格高、规模大的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白书记、徐省长、丹增副书记亲自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这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对深化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也为今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领会和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急迫性、必要性,勇敢面对挑战,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州教育局将今年确定为教育改革与提高年,就是为了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神,以改革促进教育的提高,促进教育的发展。

    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州教育局将在今年上半年起草怒江州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方案,报州委、州政府审批,同时在总方案的指导下,起草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如巩固两基成果,推进普九进程;加强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初中综合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等。

    根据我州实际,教育改革要坚持先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决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无动于衷。各县要统筹考虑,逐步推进教育改革。力争使试点单位在改革教育体制、理顺机制、创新制度方面有新的突破。

    教育改革事关重大,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深入到教育改革的前沿,以各种形式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始终掌握改革的前沿动态,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认真加以总结、分析、研究,该调整的及时调整,该完善的及时加以完善,使教育改革的政策更加切合实际,更富有成效。

    (三)继续落实好农村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

    1、从今年起,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将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对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寄宿制生活补助。这对我州教育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要求各县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做好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若干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研究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定管理和使用办法,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的文件精神办事,禁止拉用、占用和挪用,保证专项资金按要求落实到位。

    2、继续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对教育统筹管理的责任,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认真落实乡保入学率、村保巩固率、校保合格率的管理制度;要努力贯彻“三个增长”的要求,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千方百计保障“两基”经费;要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逐步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标准,确保学校正常运转;要制定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办法,保证家庭困难学生完成义务教育;要逐步扩大“两免一补”的享受范围,管好用好“两免一补”经费,确保“两免一补”经费全部用于家庭贫困学生;要管理和使用好免费教科书,切实将免费教科书发放到家庭困难学生手中。

    3、坚决巩固“两基”成果,努力推进“普九”攻坚进程。我州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两基”攻坚的主阵地在农村。

    要坚决巩固“两基”成果。要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重点,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要走相对集中办学的路子,重点建设好农村初级中学和乡中心学校,加强二类完小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要抓住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机遇,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5%以上,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坚决执行小学毕业生就近免试入学。要认真抓好扫盲教育特别是民族地区妇女扫盲教育,积极开展傈僳文脱盲后汉文脱盲的工作;要加强成技校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达5万人(次)以上。

    “普九”攻坚是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在全面推进“普九”进程的同时,要有重点,分类指导,严格按规划实施“普九”。要将“普九”任务逐乡、逐校、逐项目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确保泸水县在年内实现“普九”,完成“两基”验收;福贡、贡山两县完成4个乡镇的“普九”验收,全州“普九”地区人口覆盖面达78%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85%左右,辍学率控制在4%以下;要加强业务指导,为贡山县2007年如期实现“普九”打好基础。要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严禁搞形式主义、主观臆断、弄虚作假。

    3、深化农村初中综合改革,努力推进“三教统筹”。要在农村初中学校教育中渗透职教因素,适当增加农村实用技术教育的内容,在抓好“普及”与提高的同时,培养农村实用型劳动者,探索开展农村初中改革的路子。农村初中采取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开办职业初中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教育,推动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培养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式农民。

    4、大力开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勤工俭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怒江州委、怒江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以“建好一个基地,办好一个食堂,救助一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目标,大力开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勤工俭学活动。力争在年内促成州政府出台开展学校勤工俭学活动的意见,州教育局出台开展学校勤工俭学的具体实施意见。加大对勤工俭学活动的投入,想办法解决启动资金。

    (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规范教师的行为;贯彻《云南省中小学德育分年级实施意见》和《中小学生手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中小学德育教育更加具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的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广泛开展争创文明学校,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活动;要积极开展家长教育,促进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深化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加强对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选好用好新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开展教育科研,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开展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监测。

    3、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继续加强对“校校通”工程三种模式即光盘播放系统、卫星教育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的建设;规范对“校校通”工程项目点以及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的管理,加强检查和监督,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对怒江教育网站的建设,充实内容,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大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配置,增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开出率,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

    4、加强普通高中教育,加快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

    加强高完中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强高完中管理的指导,提高办学水平;办好骨干学校,加强薄弱完中的指导,提高整体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年内完成普通高中招生2200人,高中毛入学率达18.9%。启动兰坪县二中的建设,加强对泸水县一中搬迁工程的指导。

    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扩大办学规模。3-6岁幼儿的入园率达24.1%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达60%以上。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成人教育。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怒江实际,力争出台我州加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并逐步实施。今年职业教育的重点是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加强职业学校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职业学校的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对职业学校的宏观调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拓宽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对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强化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职业中专、职中全日制学生(高中阶段)招生645人。

    加快发展成人教育。加强对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的指导,积极鼓励、支持公民参加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充分利用职业学校积极开办各种岗位培训或转岗培训,为提高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再就业服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农村劳务输出服务。积极开展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宣传活动;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普通话水平测试700人;开展普通话进校园活动,验收校园语言文字达标学校12所。

    6、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和卫生教育工作。加强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管理和检查,改善卫生条件,切实做到食堂、食品卫生。采取措施,增加农村学校体育、艺术教学设备,提高体育、艺术课的开出率,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预防艾滋病和反毒品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加强国防教育,推动学生军训工作的规范化。

    7、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管理和宣传,将其纳入本地区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范畴,促进民办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质量。

    (四)依法治教、依法行政、严格管理,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1、加大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依法治教环境的形成。进一步开展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教育的社会环境,促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加强《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贯彻,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全面依法推行教育行政许可制度,提高行政能力,规范行政行为。

    2、加强机关建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对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和法制教育,加强政策和业务学习,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行政机关的各种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管人。积极推进教育政务公开和教育电子政务,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兴学习、实干、团结之风,牢记两个务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益和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继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继续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严肃考风考纪,坚决纠正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开展对教育工程项目特别是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项目和“二免一补”、寄宿制补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专项资金等专项经费的检查、监督和审计。进一步推进政务(校务)、财务公开。

    4、标本兼治,进一步巩固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工作成果。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有关制度和要求,加强行业自律,坚持不懈地从制度上、管理上、源头上根治教育乱收费,维护教育的良好形象。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对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今后我州农村中小学除可代收课本费、作业本费以及伙食费外,决不允许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要进一步落实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责任追究制,加强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要加强对教科书征订和发行工作的管理,严禁征用非法出版的教科书和资料。

    5、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学校和师生安全。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师生防范和自救能力;做好饮食卫生管理和防疫工作,加强防火、防毒、防水等安全工作;继续进行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开展以学校内部及食品(饮水)卫生、防火、防毒、防水等为重点的学校安全工作检查。

    6、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宣传,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改革思路和重大部署,加强教育系统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和工作成就的宣传,积极开展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关系国家未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教育工作者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真落实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进一步坚定信心,团结求实,开拓创新,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开创“十一五”怒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
    本文标签: 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