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求真务实办教育 开拓创新谋发展
      多年来,西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教育事业整体改革,不断加强素质教育,使全区教育质量始终处于北京市较高水平。特别是近年来,西城区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保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比例逐年提高。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完善督导评价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坚持依法治教,高度重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并取得实效。西城区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促进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统筹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推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2001至2003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幼教先进区”称号;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2002年荣获“北京市创建学习化社区先进区县”称号。

      2003年11月26日—27日,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西城区政府、教委实施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督导评价。市督导室在反馈意见中指出:西城区人民政府规范性指标评价为“优秀”,发展性指标评价为“进展显著”,综合评价等级为“优秀”;西城区教委规范性指标评价为“优秀”,发展性指标评价为“进展显著”,综合评价等级为“优秀”,均达到了最高评价标准。
    西城区除了获得了一定的荣誉称号以外,还有名校较多、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师资基础雄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等固有优势。多年来,西城区高考总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其中本科上线率70%以上,重点上线率50%以上。四中、实验中学、八中、二附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高考成绩长年居于全市前列。外事职高、实用美术学校是国家重点级职业高中,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实验二小、育民小学、黄城根小学在全市处于突出地位。北海幼儿园、棉花胡同幼儿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园。第四聋人学校在全市率先实施高中教育,每年有85%以上的毕业生升入大学。积极开展社区教育,西城区是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目前正在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一、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依法治教,确保教育投入的依法增长

    (一)坚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制定西城区“十五”计划、《西城区迎奥运行动计划》、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安排年度财政预算、规划城市建设及基建年度计划、坚持实行“教育优先”。近年来,结合城市建设与改造,逐步进行了教育用地的调整及学校布局的规划。在审批涉教工程项目时,尽可能为工程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区委、区政府领导坚持联系学校工作制度,主要和主管领导坚持深入学校调查研究解决教育问题。坚持召开区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政府常务会、区长办公会以及区委书记、区长专题办公会研究教育工作。2003年的区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政府常务会、区长办公会共12次13个议题研究教育问题。坚持为教育发展办实事,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教育系统干部调整工作、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系统重大工程等都列入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当中。
      区政府及相关委办局能够坚持依法治教。2000年区委组织部制发《关于将履行素质教育目标责任制情况纳入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意见》,决定自2000年开始将区属相关职能部门的党政一把手和主管领导履行素质教育目标责任制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工作由区政府督导室和区委组织部负责。自此,建立起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素质教育目标责任的考核制度。

    (二)确保教育投入依法持续增长
      西城区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率先全面落实北京市颁布的普通教育公用经费定额标准。2003年全年教育经费总投入107096万元,全年教育经费总支出104244万元。区政府对教育经费予以保证,坚持按照事权、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教育经费单列,实现“三个增长”。2003年教育经费增长10.35%,高于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生均经费11216元,比前一年增长10.38%;生均公用经费3908元,比前一年增加3.31%。保证全区教职工的个人收入逐年增长,2003年教职工年均收入32604元,比前一年增长了3912元,增长了12%。
    西城区政府多年来一贯坚持中央和北京市专款不冲抵“三个增长”的拨付,同时,将教育重大工程纳入全区重点工程建设另拨专款。例如,区财政拨付159中工程5000万元、39中工程1500万元。
    年度教育总支出中,财政拨款所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从1999年的66.7%增长到2003年的72%;2003年财政教育投入为76177万元比1999年的39388万元增加拨款36789万元,增长了94%。2003年,西城区财政教育投入占全区财政年度支出的29.27%。财政教育经费的依法增长和足额及时拨付,保证了西城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区教委为了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于2002年8月29日,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该中心成为了北京市首家会计核算中心,中心的建立得到了刘淇书记的肯定。2003年2月,市监察局召开了全市的现场会,肯定了西城区的做法,要求在全市推广了西城区的经验。
      核算中心创新教育经费管理办法,结合实际采取了“集中核算,分户管理”、“集中资金、独立核算”两种管理模式对教委所属单位进行资金监管。中心使用电脑记账,软件自动加工生成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汇编各种会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便捷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进行远程报账。基层报账人员在本单位直接联网中心,进行远程申报,中心接收后,及时审核,办理结算,进行财务处理。通过网上银行拨款。中心开通网上银行服务,既能瞬间实现经费的网上划拨,还能随时监控单位小余额账户资金动态。构建区域化会计网络。在单位、教委和审计等部门之间形成区域化会计网络,单位领导、教委主管领导、审计监察部门足不出户就可了解情况,解决了信息共享与互通问题。
      经过了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证明会计核算中心的成立严格了部门预算管理,强化了单位预算意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了工作质量;充分发挥了资金效益,支持了重点工程;单位收入及时上缴中心,对于不合理的收费,会计中心坚决予以拒付。用款时,单位必须先申报,说明用途,会计中心经过审核,对符合规定、部门预算已批复的款项及时拨付;对不符合规定的用款,及时督促改正。这种做法变原来被动的事后管理,为现在的事前、事中监督,规范了收支管理。目前,区教委所属的126个单位的财务工作全部纳入会计中心统一管理。

    (四)坚持依法治教,完善督导评价制度与表彰奖励制度
      自2000年起,西城区教委全面清理了行政审批事项和区教委制发的行政措施,制定完善了行政审批程序性规定,明确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责任。加强了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的法制审核,规范了行政措施、规范性文件的制发程序。努力维护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了教师申诉的程序和受理机制,依法处理、纠正了教育活动中出现的违法行为。
      区政府重视教育督导工作,政府常务会及区长办公会研究教育督导工作,并制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区主管领导亲自参与教育督导活动, 指导教育督导工作。
      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鉴定功能作用,实施“三教统督”。开展《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的综合督导评价试点工作,制定了《西城区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及《西城区幼儿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并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综合督导评价,保证依法治教,促进了办学(园)水平及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制定了《西城区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
      充分发挥督导机构的督政职能,进一步加大了督政的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制定了《政府、教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自主发展”指标体系》, 进行了实施素质教育责任分解,并制发了《自评责任要点》。开展对区属委办局、街道办事处的教育执法检查和实施素质教育目标责任的督导检查。研究制定了《西城区街道办事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街道办事处社区教育的督导评价,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性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区委区政府将政府职能部门履行教育执法责任和实施素质教育目标责任制情况的考核表彰纳入“西城教育奖”。评选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每年教师节,全区召开表彰大会予以表彰。2002年从西城实际出发,重新修订了有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评选程序、评选条件,扩大了表彰奖励范围,并改为每两年进行一次表彰。

    (五)重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维护师生人身安全
      西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系统的安全工作,把教育系统的安全工作纳入全区的安全稳定工作之中。教育工委、教委每年都召开10余次党政班子联席会和主任办公会,传达学习上级的有关指示要求,分析全系统的安全形势,研究解决带倾向性的问题。
      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把安全工作与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政绩考核挂钩。对达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定要求的给予500元一次性年终奖励;对发生问题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扣发单位主要领导的年度安全奖金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把基层创安工作作为综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工作面达100%,达标率99%。
      改造设施,消除安全隐患。2003年区教委投资346万元进行危电改造,消除木制屋顶建筑的完全隐患。积极推进“科技创安”。投资70万元,为77所学校安装了报警系统。截止目前,已经有126个单位安装了报警设备,20个单位安装了摄像监控设备,23个单位雇佣了保安,全系统治安防范能力得到了提高。
      及时制定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为充分发挥计算机及网络的作用,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防止有害信息侵入校园,制定了《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为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和事故,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制定了《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工作预案》。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
      加强对基层各单位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和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全面了解各单位的自查自纠情况,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加强对领导班子的考察考核,开展对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工作,促进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为探索有效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中注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工作目标和措施,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做好按照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规范管理社会力量办补习班、严格执行高中择校费“三限”政策等工作。
      实行校务公开,建立收费监督岗。从1999年开始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其中教育收费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将收费的项目和收费的标准、教委及市区物价部门的监督电话在校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2001年开始,在区属各中小学校内实行设立收费监督岗,聘请收费监督员。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重在强化事前监督,防范在前。每个单位用款前,要通过远程报账填写审批表,发现问题核算中心立即制止,如果发现不合理支出,则不予拨款,把不合理的财务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发生业务后,审核原始票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不合规的收费使其规范化,对不合理的收费坚决取缔,达到了规范整顿中小学收费的目的。
      西城区严格执行捐资助学款不得用于教职工个人收入的规定。从1996年开始西城区要求学校将捐资助学款一律交到区教委开户行,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投入到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西城区在各区县将捐资助学资金用于提高教师待遇的压力下,一直坚持捐资助学款不得用于教职工个人收入部分,通过财政拨款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这样一来,西城区在保证逐年提高教师收入的前提下,在客观上抑制乱收费的发生。

    二、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一)把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作为首要任务
      西城区积极组织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认真学习江泽民、胡锦涛“七一”等一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实施西城教育发展战略中的现实问题,通过“书记培训班”、“书记研修班”、“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等,加强研讨,深化认识,在推进西城教育系统不断改革创新、巩固教育优势上狠下工夫,务求实效。同时,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紧密结合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影响本单位发展的突出问题,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要求党员、干部努力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以实际行动坚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

    (二)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出台并实施《中共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关于党总支部、党支部换届选举的规定》、《中共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关于实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公示制的暂行规定》。每年通过教育党校举办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规范和加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力度,提高新党员质量。自2000年以来,共培养1206名积极分子、发展537名党员,每年通过新党员培训班,对新入党的同志,统一进行培训。
      鼓励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几年中,涌现了一批党组织工作有特色的单位,他们开展的“党员上岗佩带证章”、“唱响同心主旋律,凝聚兴校百颗心”、“以爱育爱,托起明天的太阳”、“名师工程”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广大教职工中产生了很大反响。上述这些活动激发了党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干劲,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自2000年以来,在“七一”前夕,结合建党纪念日,共表彰了“争优创先”活动中涌现的区级先进党组织25个、优秀共产党员219人、优秀党务工作者23人。

    (三)加大党建科研工作力度
      指导、推动党建工作创新,造就一批专家型、学者型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带出一个研究型、学习型的党的干部队伍,是党建科研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几年来,加大党建科研及培训经费投入力度,每年均在25万元到30万元之间。负责党建研究工作的集体和个人均获北京市先进称号。北京市在“九五”的验收和“十五”的中期检查中,评价西城教育系统“领导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机构健全和谐、管理规范有效”,并借西城教育党校成立十周年的契机,召开研讨会,介绍西城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经验。在2003、2004年北京市优秀党建论文评选中,共有3篇获一等奖、4篇获二等奖、3篇获三等奖。

    (四)加快实施西城教育系统人才发展“十五”规划
      严格落实党管人才原则,两委通过出台并实施《西城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管理规定》、《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实施意见(试行)》,鼓励学校党组织建立“校长助理团”,倡导年轻的骨干教师步入学校管理者的行列,加大资金扶植力度,并在青年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课题上投入科研经费,探索建立有西城教育系统特色的党管人才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体系。

    三、 大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一)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以教育学院西城分院为基地,全面继续教育“十五”规划。根据“十五”期间的培训重点确定培训内容与培训计划,继续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增强校本培训的目的性。进一步规范教学的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展示队伍建设的成果,开发出适应改革发展与学员需要的新课程。获得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课题的一等奖。
      各业务科室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教研中心每周都举行学科教师的教研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学科教学能力,此类教研活动还吸引了外区县的教师参与活动。有关业务科室,近年来,组织多批英语教师赴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进行学习交流,以提高他们的英语教学水平,增加他们与国际英语教育接轨的意识。

    (二)全面实施教职工聘用合同制
      区教委自2000年开始试行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并在2003年全面推开了教职工聘用合同制工作。针对教职工队伍的实际情况,为使学校更便于操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利于更加系统、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截止到2003年11月底,系统内大部分单位的聘用合同制实施工作已按计划完成,并按规定上报了本单位的聘用方案和配套细则。12月区教委对各单位聘用合同制工作进行了检查。

    (三)稳定教师队伍,加强骨干教师建设
      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西城区教委近两年大幅度提高了所属学校教师结构工资标准,缩小了校际之间的差距,体现了均衡发展的原则。区教委要求学校按照程序重新制定结构工资方案,新方案特别体现出对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骨干力量的倾斜,没有倾斜力度的方案一律不予批准,不得执行。这一举措,产生了积极效果,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2003年下半年制定了《西城区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管理规定》,评选区、校两级学科带头人,区、校两级学科带头人人数,将占全区教师总数的20%。在要求学科带头人履行一定的工作职责,为西城区教育均衡化发展服务的同时,提高了学科带头人的待遇。“区级学科带头人”每人每月津贴由原来100元增长到300元,“校级学科带头人”每人每月津贴100元。该规定于2004年开始实施,该规定的实施将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四)实施校长职级制,建立校长资格认证制度
      在全市率先完成中小学(含职高)校长职级制工作,取得成效。全区所有中小学(含职高)已经全面实行了校长职级制工作,目前,全系统有170位中小学校长(书记),评定一级校长、书记18人,二级校长、书记38人,三级校长、书记56人,四级校长、书记58人。通过职级制,校长、书记工资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中小学校长、书记目前月平均职级制津贴为1000元。此项工作的开展将校长职级制工作和学校干部管理结合起来,极大调动了西城区中小学干部的积极性,同时也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认可。
      积极探索实行校长资格认证制度和校长聘任合同制度。一方面严把干部入口关,另一方面为干部能上能下创造条件,制定了《关于实行校长资格认证的规定(试行)》和《中小学党政领导干部任用规定(试行)》。校长资格通过对校长任职必需的学识、能力、素质与以往业绩的综合考核与评价来取得。2003年底,有51名中小学后备干部参加了首批校长资格认证工作,其中7名成绩优秀的干部已经得到了提拔任用。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批的资格认证工作。

    四、 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一)合理布局规划,整合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生源自然下降,迎奥运城市危房改造的机遇,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整合教育资源,近五年来,通过合并,中学由57所减到45所,小学由81所减到51所。
      对布局调整生源情况进行合理调整。2000年—2003年,先后进行了161中与30中、35中与112中、外国语学校与98中、3中与新街口中学、13中与184中的合并工作。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服务范围。
      以体制改革带动西城教育的整体改革,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三帆中学、十三中分校、北师大实验中学分校、西城外语学校4所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的实践证明,体制改革试点校的国有资产非但没有流失,而且还得到保值和增值。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教育质量明显改观,招生规模比改制前扩大了近3倍。

    (二)加强学校基础建设
      经过几年的努力,西城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校外教育机构教学用房不存在危房;所有中小学的操场已经全部进行了铺装改造,没有裸露操场;所有中小学教室照明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所有取暖锅炉、饮水茶炉全部使用清洁燃料。
      1999至2003年总投资31649万元,新建了一批标准高、规模大的学校。完成了八中、一五九中、三十九中、奋斗小学、进步小学等一批新学校的建设。1999—2003年投资14330万元完成了17所学校的改扩建工作。
      1999—2003年投资20061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缮工作。主要项目包括:综合维修46校、危房翻建工程22校、抗震加固工程11校、外墙粉刷46校、学校改造锅炉93校、操场进行修建整治48校、厕所改造14校。

    (三)不断改善装备条件
      2002年,在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城区的中小学全面完成了市政府及市教委颁发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配备达标计划,29%达到了较高标准,57% 达到了一般标准,14%达到了基本标准,提前实现了西城区政府的发展规划。
      近年来,购置课桌椅1425套220万元,购置图书150000册234万元,购置教学仪器、音体美设备、电教设备371万元,更新中学理化生实验室设备100万,配置图书阅览设备、管理软件73万;更新办公桌椅、讲台365个113万;更新821块弧形黑板118万。到2003年底初中和小学全部更换为升降课桌椅和弧形黑板。
      完成了“西城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及资源库”的开发建设工作;为全区所有中小学配备了计算机网络教室;为全区所有中小学装备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演示教室和校园网群信息点,并为学校购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室应用软件和电子备课室备课软件;为54所中小学配备了电子图书馆。至2003年底为90 中小学建立校园网,并将建成城域网,将光纤架设到所有中小学。

    五、 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坚持以人为本,开创德育新途径
      积极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校组织了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心理教育是西城区开展德育工作的特色,各校普及“六有”(有心理教师、有心理教育活动、有心理咨询室、有心理信箱、有心理档案、有心理教育宣传板报)。开展青春期教育师资培训班,举办心理讲座,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与咨询网站,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西城区教委与有关各方面紧密合作,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在西城区图书馆、青少年科技馆等单位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与区公安、司法等部门相互协作,形成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网络,使西城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有了组织保障。法制副校长工作做到了两个100%(100%的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100%的中小学生接受法制副校长的教育)。区公安分局在西城区教育网上开办了“法律频道”;区检察院连续五年举办“西检杯”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向中小学生宣传法律知识。

    (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推动教育科研发展
      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水平。西城区教委每年均召开中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小学教学工作会,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有针对性的做好教学质量分析。
      积极推行小班化实验。西城区从1997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工作,目前实验校已经占全区小学的70%。小班化实验的实施对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提高教师学科教育质量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西城区整体进入课程改革做了积极的准备。
      2001年西城区确定了北京市21世纪课程改革实验,积极进行实验,不断总结经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市教委的肯定。
      2004年9月,西城区将参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实施课程改革工作中,将以行政管理为龙头,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基础,使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同系统规范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紧密结合,扎实地做好课程改革工作。
      做好高中示范校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示范校作用。在已有四中、实验中学、师大二附中、八中示范高中的基础上,同时,又有五所学校申办示范高中校——十三中、三十五中、一六一中、外国语学校、铁二中,并且通过各种活动将示范校的经验及做法向全区展示,以推动全区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进行,促进西城区教育均衡发展。
      以“科研周”带动教育教学改革。继2001年成功举办了“教育科研月”后,2002年,举办了以“创新、实践与发展”为主题的“教育科研周”活动,2003年举办了以“汲取先进理念,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为主题的“教育科研周”活动。通过每年举办的20余场“科研周”活动,发挥教育科研的实践性、科学性、先导性的作用,宣传教育新理念,交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探讨教育创新的新举措,开创西城区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截至2003年底,全区共有18个单位被评为市级科研先进单位。在“十五”的立项课题中,教育部重点课题7项、北京市规划办课题34项、北京市教育学会课题7项。

    (三)积极做好考试制度改革,保持优异考试成绩
      努力做好各类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小学升初中工作在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服务范围,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工作的开展。中考中招工作努力提高命题质量(2003年前),不断优化组考、阅卷等环节,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为高中教育奠定了基础。高考、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坚持改革于发展,坚持为考生、为学校、为社会服务。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下举行的高考,在全区各单位的配合下,出色完成了组考和录取工作,受到教育部和市教委的好评。
      在抓好素质教育的同时,适应各级考试制度改革,西城区力争做到既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面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又保证考试成绩处于全市前列。多年来高考总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其中本科上线率70%以上,重点上线率50%以上。每年有300余人升入清华、北大,升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总数位于全市之首。

    (四)重视体育工作,推进健康促进学校工作
      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评估细则》。2001年四中获得全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校称号;2002年,有6所学校获得北京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校称号。西城区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率为99.2%,参加“达标”人数占全区中小学的98.9%。2002年度西城区的总达标率为97.7%。全区初中“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合格率为97.36%,小学合格率为98.06%。
      2002年3月全区30所中学申报“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验收”,其中26所顺利通过验收,在北京市名列前茅,西城区获得北京市唯一的“组织领导一等奖”。到目前为止,已有48所学校通过北京市换牌或通过“2002年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验收。西城区健康促进校覆盖率已达91%。

    (五)鼓励支持民办学历教育发展
      西城区教育工委、教委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在党的组织建设、工会工作、行政管理、业务领导、教师培训、进修等方面与公办校一视同仁。民办校的各类招生计划纳入西城区整体招生计划,学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私立汇才中学从1993年50余名学生的规模,发展到了1999年200名学生的规模,2003年受条件所限在校生规模也达到了1800人,在北京市的民办学历教育的完全中学里是独有的。

    六、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城区

    (一) 积极推进学前教育工作
      西城区有北海幼儿园、棉花胡同幼儿园、曙光幼儿园3所市级示范园。西城区以示范园带动全区学前教育工作建设,启动了评选区级示范园工作。建立了0—3岁学前儿童早期教育基地。为了提高0—3岁学前儿童受教育率,重点抓好洁民幼儿园和果子市幼儿园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站工作。启动了健康促进托幼园所试点工作。确定了北京市第六幼儿园、果子市幼儿园和全总幼儿园3个试点单位。西城区是在全市率先开展健康促进园试点工作的区县。

    (二) 努力为特殊教育办实事
      西城区多年来保持聋校普高85%的高考升学率,2001年达到了100%。2002年召开了西城区第三届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对新时期特殊教育工作做出规划,坚持特殊教育由区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经费投入,以从根本上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会议明确提出,西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的特教补贴提高到基础工资的50%,比《北京市特殊教育事业“十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30%的标准高出20%。

    (三) 校外教育丰富多彩,成绩斐然。
      在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组织实施的“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活动中西城区连续4年均有学生获得一等奖、二等奖。近年来,西城区连续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成绩居全市之首。如,2003年西城区共有35项(队),分别参加竞赛和展示活动,取得全市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在2004年初举行的中国第四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学生的作品《博弈天行》在机器人创意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长安小学、文兴街小学的学生作品获小学组机器人创意赛二等奖。在2004年寒假,北京四中学生合唱团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声乐一等奖。

    (四) 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步伐,进行职业高中专业调整。
      在学校布局方面已经从1999年的19校、2001年6校,浓缩到今年的4所学校,包括两所全国重点职高校(北京外事服务职业高中、北京实用美术职业学校),一所市级职高骨干校(北京西城区电子服务职业高中),一所特色职高校(北京西城区汽车维修职业学校)。同时,积极推广北京外事服务职业高中与国际接轨,积极开拓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鼓励职高学校多种模式办学。认真总结实用美术职业学校和北京外事服务职业高中骨干特色专业评选的经验,在全区职高学校中开展争创骨干特色专业的活动。2002年,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中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实用美术职业学校、北京市西城区电子电器职业高中、北京市西城区汽车维修职业学校,被评为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五) 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社会力量举办学校
      截止2003年底,西城区有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283所。民办非学历教育,顺应时代形势,依法办学,优化环境,办出特色。各校狠抓内功,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规范管理,健康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依法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打击非法办学,净化办学环境,使西城区民办教育基本满足了社会需求,为提高人们素质搭建了良好的教育平台。
    为了有利于加快市政府要求的建立数字北京的进程、有利于为社会、民办学校提供服务、有利于民办校之间和民办校与政府部门的及进沟通,在2003年11月开始筹建“西城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网站”。目前,网站已初具规模,网站的筹建成功标志着西城区民办教育的管理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六) 加强成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
      西城区全面落实《北京市关于2001—2005年实施成人教育培训工程的意见》的精神,全面实施中高紧缺人才培训、现代企业教育工程、社区教育工程。2000—2002年,全区组织各类培训共计87万人次,其中,组织各类干部教育计11万8千人次,组织各类工人教育共计11万人次,社区市民教育计65万人次。为西城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做出了突出贡献。2001年11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02年5月被市教委授予“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化社区建设先进区县”称号;2003年,二龙路街道和月坛街道荣获“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称号。
      以大教育观指导教育工作。在要求学校对社区开放的基础上,腾退部分中小学校舍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每年选派25名小学教师到各街道办事处,帮助搞好社区教育工作。
      全区目前建立了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全区195个居委会都建立了市民学校。2003年,西城区在全区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召开了成人教育培训工程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区卫生局、实验二小、华利佳合公司等30多个单位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
      在全区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目前,全区已涌现出月坛街道汽南居委会、展览路街道铁路巷居委会厂桥街道柳荫街居委会等48个先进学习型居委会,占居委会总数的24%。在企事业单位开展学习型组织试点工作。华天饮食集团公司2002年被市教委评为市级学习型企业。
       虽然西城区在固有教育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改革进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于创新。
    (一)安置教育系统富余人员手段有限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日益深入,在教育系统内部产生了一些分流人员。但目前有效的安置分流人员的手段却是有限的,这给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造成了困难。为此,我们将更加深入研究安置富余人员的管理办法,保证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现有考试体制给全面实施生动、活泼的教育造成一定压力
      目前,各类考试仍然是升学的主要手段,致使我们的教育面对考试的巨大压力,这种情况下,开展各项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显得不够充分。如何既有效地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全面、生动、活泼的教育,又保证高考质量将是我们的重要工作。
    (三)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经济形式并存,广大青少年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针对于此的德育工作却显得力度不够。为此我们将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西城区将扎实落实区政府管理教育的责任,继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管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西城区在北京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
    本文标签: 西城区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