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2005年,全省教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教育发展步伐加快,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基础教育  继续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全力打好“两基”攻坚战。省政府组织召开了全省“两基”攻坚工作会议,省教育厅在陇南市召开了全省“两基”攻坚项目实施现场汇报会,有力地推动了“两基”攻坚工作进程。厅机关处室、厅直单位、省属高校“三位一体”对口帮扶“两基”攻坚县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为“两基”攻坚县捐款近150万元。“两基”攻坚县积极采取措施,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大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西和、合作、临夏、临潭4县(市)按期实现了“两基”目标,累计达到68个,人口覆盖率达到83%

    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修订《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标准》,组织开展第四批普通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和第一批1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督导复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毕业生会考制度,制定下发了《甘肃省普通高中学历证书发放管理办法》、《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跨省(市、区)转学借读管理办法》。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持续发展。

    截止2005年,全省共有幼儿园2451所,在园(班)幼儿50.02万人,比上年增加14.95万人;小学14963所,在校生303.58万人,比上年减少11.98万人;普通初中1553所,在校生137.77万人,比上年增加3.27万人;普通高中497所,在校生56.62万人,比上年增加6.6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8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入普通初中升学率达到96.67%,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特殊教育学校14所,在校生8339人,比上年增加609人。

    (二)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省委书记苏荣亲自致信省委常委,对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创新、劳动力培训等提出了具体意见,要求下大力量抓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得到空前重视。为了推动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省财政将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增加到700万元,省级教育附加增到400万元继续支持职业教育;省教育厅先后组织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座谈会和职业教育发展论坛、高职校长论坛,共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计;举办了甘肃省中等职业教育成果展示暨招生就业校企合作洽谈会,宣传成绩,推动招生与就业,成效显著。今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8.9万人(其中东部对西部联合招生8600多人),比去年增长18.98%;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6%,其中外向型就业率占到了40%。积极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全省各类农村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0多万人次。

    () 高等教育  积极做好教学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对河西学院等3所院校第一届毕业生教育质量进行了全面考核验收;对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评估,拉开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序幕。加强专业建设,全年共申请增设本科专业45个;新设专科(高职)专业75个,新设置专业工科专业占54%,其中工程力学等9个专业填补了我省高校专业设置的空白。积极开展教学成果奖励工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 项、二等奖3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2项、二等奖32项,56项教学成果获省教育厅级奖。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甘肃农业大学的《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被授予“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40门课程被授予“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称号。加强学科建设,省学位委员会推荐全省高校拟增列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点65个;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推荐拟增列博士学位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点9个;新增河西学院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专业20个;新增西北师范大学为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甘肃省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在我省科研院所设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积极开展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兰州交通大学《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通过教育部验收,成为我省省属高校中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师范大学《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和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生态系统》两个实验室作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始立项建设。

    今年,我省高校招生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普通高校共招生本专科学生71572人,比上年增长5390人,增长率达到8.15%;在校生达到229459人,比上年增长29177人。我省共招生研究生6146人,比上年增加1073人;在校生达到14895人,比上年增加3400人。自学考试蓬勃发展,全年共组织各类考试14项、26次,报考人数达50.5万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甘肃自学考试工作以“考务管理组织严密、考风考纪良好、自动化程度高”的评价,顺利通过了全国考办考务考籍管理质量评审。

    (四)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县(市)“两基”攻坚步伐明显加快,今年实现“两基”的4个县(市)中有3个是少数民族县(市)。至此,全省实现“两基”的少数民族县(市)累计达到9个,占少数民族县(市)的42.86%加大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力度,民族高中班招生突破700人;完成了天津对口支援我省18个贫困民族县72名本科招生计划及有关省区对等招生计划的协调落实工作。根据国家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要求,做出了近期和远期需求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藏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批示,制定了促进甘南教育快速发展的特殊措施,即将“两免一补”政策延伸到玛曲、碌曲、迭部3个牧业县,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和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二期项目全面覆盖甘南州,在白银一中举办甘南民族班,积极支持合作一中建设,加大高中“双语”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成人招生考试定向培养方式解决甘南高中教师学历提高问题,在资金上进行大力扶持(今年已安排139万元)等,加快甘南教育发展。

    (五)民办教育  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根据《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起草了《甘肃省关于〈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实施细则》,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定。组织召开全省民办教育工作座谈会,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截止2005年,全省共有民办小学26所、中学74,职业高中8所,幼儿园768所,非学历民办培训机构534个,在校生分别达到4016人、13288人、2263人、68152人和124656人。

    (六)现代远程教育  积极筹备了教育部在张掖市召开的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现场交流会,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我省在会上就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的应用情况作了经验介绍。筹备建立了甘肃省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联席会,召开了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认真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集中连片的方式在白银市、武威市、平凉市、庆阳市、兰州市、甘南州集中布点,全面覆盖全省农村中小学。根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及教学资源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共采购远程教育三种模式设备48833台(套),教学资源备课办公系统5066套,教学资源库619套,教学光盘5757套,采购配套用桌等硬件设施239.71万元。

    (七)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  积极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取得了田径男子团体总分第十的优异成绩, 8所学校和8名个人获全国贯彻《学校体育条例》优秀学校和先进个人,有12篇体育科学论文获奖,甘肃代表团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称号。在全省范围内选拔66名中小学组成“北京2008”小使者观摩团,参加了“北京2008”奥运会吉祥物发布暨倒计时1000天等一系列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了预防艾滋病、毒品、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效果良好。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省25篇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获奖,14个表演类节目获奖。组织召开了全省国防教育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学生军训课程开设、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等工作。

    (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  大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党建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入,分别召开了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第十三次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重点研究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党建工作,部署了任务,提出了措施。根据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暑期“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以“弘扬民族精神,承担社会责任”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和以“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参加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回报父母、长辈做一件实事,学习一项生产生活技能或自理自护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

    (九)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继续组织实施好“西部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积极扩大公派出国留学数量,全年共确定公派留学人员78名。利用“春晖计划”项目引进国外优秀留学人员20多人次,与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署科研合作项目50多项;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英国诚信组织、爱德基金会等共向我省高校派遣志愿者38名、外教12名。认真组织出国访问团组,全年共派出出国团组3个,派出人员共计24人。

    (十)语言文字工作  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提出了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对兰州市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进行指导,使其达到了国家语委颁布的评估验收标准,通过了国家语委验收检查。

    二、教育改革全面深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管理体制改革  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加大经费投入、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责任逐步得以落实。企业分离办社会步伐加快,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企业中小学运转正常。制定下发了《关于下放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管理权限的通知》,将“三考合一”管理权下放到市州,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各地认真贯彻在县城和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优先发展高中教育的发展思路,调整布局结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壮大。积极引导省内高校的合并与改制,完成了兰州铁路机械学校和兰州铁路运输技工学校整体并入兰州交通大学的各项工作,完成了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部的备案工作。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为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实施课程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省政府召开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从完善制度、统筹协调、强化督导、加大投入、加强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天津市教委联合举办了以“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改革管理”为主题的2005年津陇中小学校长论坛。表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32个先进单位和60名先进个人。制定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分别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出不同要求和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实验推广以来,到 2005年秋季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三)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开展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的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80所职业学校与北京、江苏等外省市的80多所学校和企业签订了联合招生与合作办学协议。继续加强示范性重点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2所中职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等19所职业院校被推荐为2005年全国重点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在兰州大学建立了“甘肃省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数控技术等5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基本满足了高校扩招的需要。截止2005年,全省高校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面积分别达到218.2万平方米、29.2万平方米,生均面积超过了教育部规定标准。“十五”期间,全省高校共新建学生公寓171.7万平方米、学生食堂14.83万平方米(其中引进社会力量建设学生公寓31.2万平方米、学生食堂1.6万平方米)。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省17所高校已按“产权明晰、责权分明、校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初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了高校后勤有偿服务、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三、教育管理不断加强,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宏观管理  加强教育宏观管理与指导,编制了《甘肃省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甘肃教育改革发展的科学构想,勾画出了未来5年甘肃教育的宏伟蓝图。即到2010年,各级各类教育基本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整体水平达到目前全国平均水平;要基本构建起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沟通、布局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二)依法行政  加快教育立法步伐,配合省政府法制办和省人大有关部门为2006年出台《甘肃省实施职业教育法办法》做了基础性的调研、论证工作。教育系统的“四五”普法工作经过精心规划和全面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顺利通过了全省普法办的验收。根据全国法制宣传的主题,结合我省实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规进行了集中宣传,为我省《职业教育法实施办法》的出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行政许可法》的原则,制定了行政许可集中审理制度、内部监督制度、社会承诺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严格规范审批行为,明确审批条件、审批内容、审批程序、审批范围、审批时限和审批责任人,做到每一项审批项目都有一套完整的审批制度。

    (三)教师队伍建设  召开了师德建设座谈会,深入宣传优秀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新评特级教师138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及教师学习资源建设有所进展。广泛开展“三新一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师德教育)新一轮培训。利用国内外有关项目,对中小学教师、校长进行了培训,效果明显。全省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71%92.84%67.71%,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722.59 6.25个百分点。

    (四)教育乱收费治理  坚持多年来探索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抓动员,统一各级干部对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认识;抓宣传,努力营造治理教育乱收费的良好氛围;抓部署,把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落到实处;抓管理,加强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组织协调;抓重点,严格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 抓督查,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今年,全省各地组织开展教育收费检查340次,检查各级各类学校13012所,查出违规收费131.9万元,清退117.48万元;通过制止强行征订教辅材料和降低教材价格减轻学生经济负担72.62万元;查处乱收费案件29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的30人。

    (五)教育专项督导  为督促县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工作责任,保障农村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对22个县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对28个“两基”攻坚县的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监测评估,形成了监测报告;对6所高职院校进行了督导检查;积极开展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两免一补”及中小学危房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热点问题调研工作,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今年,共办理省人大和省政协建议提案155件,代表和委员所反映问题基本解决和列入计划准备解决的占69.6%;充分考虑代表委员的合理建议和基层实际困难,利用现有的教育项目、教育专项共解决资金7882.6万元,这一成绩得到了代表和委员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省政府办公厅的表彰。以新《信访条例》的实施为契机,立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收到来信312件,受理179件,转办100件、直接答复78件。

    四、教育投入继续增加,项目建设成绩突出

    (一)教育经费投入  2005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支出预计达到 105亿元,比上年的92.8亿元增长13.15%,比2000年的46亿增长59亿元;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预计达到74亿元,比上年的65.64亿元增长13.01%,在200037亿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2005年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达到4.2%,达到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较好地支撑了全省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建设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实施以来,国家已安排我省专项资金5亿元,333个项目学校已开工建设,56个项目学校已交付使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改扩建学校4所,完成土建面积1291.7平方米,培训校长、教师13930人次,为小学配发异型课桌凳10000套、图书柜3800个,配发了价值230多万元的图书和体育器材;对全省14所中师的教师开展了“参与式”培训,为师范院校采购价值812.33万元的新课程教学图书、音乐美术器材以及电教设备等,改善了师资培训条件,增强了培训实力;争取到英国国际发展部支持,继续投入资金625万英镑,实施中英甘肃基础教育二期项目。截止2005年底,二期“义教工程”的各项任务全部完成,共改扩建项目学校395所,完成土建面积54.6万平方米,培训教师22434人,配备课桌椅16.17万单人套、信息技术教育设备2740套、图书160万套,资助贫困学生11.77万人。“十五”期间,教育部共安排我省邵逸夫赠款项目学校103所,经费4830万元(其中2005年安排经费795万元),共修建校舍27万平方米。“深圳-甘肃助学基金”2005年共产生利息450万元,资助中小学贫困生1.14万人。上海市政府捐赠我省教育500万元,计划修建的25所白玉兰小学全部开工。高中建设项目全面启动,29所已完成了建设任务。已接受台湾王永庆先生援款建校项目捐款2600万元,65所明德小学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顺利移交中方管理,其它各类教育项目实施顺利。

    (三)教育经费审计  为加强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以及教育部门的利益,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预算内外收支、高校预算执行、直属单位财务收支、学校资产合并、基建工程及全省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和审计工作。全省教育系统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1297项,审计总金额63.96亿元,审减基建投资4500万元,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7亿元,促进增收节支3200万元。

    五、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步伐加快

    (一)“两免一补”工作  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工作实施暂行办法》和《甘肃省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工作暂行办法》,及时拨付了中央下达的免费教科书资金2.18亿元,组织实施了免费教科书政府招标采购工作;各地积极落实“两免一补”配套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免杂费补生活费,使“两免一补”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两免一补”工作使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受益学生达到150多万,基本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二)国家助学贷款  为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按新机制健康运行,切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组建成立了甘肃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助学贷款管理工作;制定了《甘肃省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和《国家助学贷款招投标办法》,对做好助学贷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省政府组织召开助学贷款部门协调会,各部门深入高校检查指导,积极督促工作落实,从而在工作机构、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上确保了我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目前,全省25所高校已与银行签订了助学贷款合作协议,已有9537名学生获得了5196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总金额超过了2001年以来历年实际发放贷款4039万元的总额。各高校对奖学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并积极探索学校专项无息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化家庭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并已初见成效。

    (三)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为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确保高校招生公平公正,研究制定了《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并从缩小招生政策弹性空间、严格执行政策、及时公开信息、治理考试环境、扩大招生计划、严格收费标准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推行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有力措施。从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情况看,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得到了较好落实,群众来信来访数量大幅度下降。在积极推行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招生考试违纪案件的处理。在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对82名违纪考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处理;在成人高校招生考试中,对276名违纪考生给予取消各科成绩的处罚;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对45名违纪考生给予单科或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罚,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考试的严肃性,推进了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进一步深入实施。

    六、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效显著,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

    (一)先进性教育活动  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安排部署,省教育厅(高校工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广大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严格按照先进性教育活动三个阶段的具体要求,坚持“两为主”,把握“两个三”,突出“四个一”,落实“五个坚持”,做到“六个始终贯穿”,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组织开展了4个党委、6个党总支、40个党支部、887名党员参加的教育厅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基本实现了中央确定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各项工作的既定目标,达到了厅党组制定的《实施方案》中确定的预期效果,为推动我省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党风廉政建设  以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重点,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在教育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了《甘肃省教育厅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方案》,并对任务进行了分解,把贯彻《实施纲要》工作落实到部门、单位和责任人。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强调党风廉政建设做到“三个一”,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各方面形成一种合力,党风廉政方面若存在问题评优评先时一票否决。各级党政领导尤其是“一把手”自觉担负起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工作,管好班子,带好队伍,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有效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注重形成反腐倡廉工作合力,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对分工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直接负责,与所属单位、部门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都把党风廉政建设融入业务工作之中,主要领导实行“一岗双责”,在行使工作权力的同时,承担反腐败的职责。不断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把落实党风廉政工作责任与干部的奖惩结合起来,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业绩评定、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坚持有案必查,违纪必究的原则,认真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招生舞弊案件、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案件和各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恶劣政治影响的案件,成效显著。

    (三)机关作风建设  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领域和范围,狠抓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落实,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态度进一步好转、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构建服务型机关步伐明显加快。机关内部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处室之间精诚合作、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全年任务的圆满完成。

    厅直属各单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在教学研究、教育宣传、教材建设、教育装备、招生考试、现代远程教育、幼儿教师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的来说,2005年全省教育事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展步伐加快,改革不断深入,管理持续加强,“十五”期间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也基本得以解决并逐步变为工作亮点。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改革与发展还有许多困难,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投入的不足与教育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教育发展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教育管理水平跟不上实际发展需要;“两基”攻坚时间紧,难度大;职业教育实训环节薄弱,技能特色不突出;高等教育规模偏小,质量偏低;教育信息化程度底,优质资源共享难度大;师德建设效果不明显,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新的一年和今后的工作中深入思考,加大力度,逐步解决。

    ......
    本文标签: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