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均衡发展农村初中教育

        ——周稽裘副厅长在全省农村初中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1998年全省初中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情况的回顾


      1、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到位。1999年全省初中有2860所,到2003年减少为2358所。在校生数从266.7万上升为370.35万人,办学效益明显提高。按照2001年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全省初中学校数要调整到2200所左右,应该说随着初中入学高峰的减弱,初中布局调整目标应该能在2005年如期实现。
      2、改造了一批薄弱学校。全省“普九”之后,从1997年到2000年实施了改造薄弱学校行动计划,共改造薄弱中小学5214所,其中初中759所,约占当时初中学校总数的25%,4年累计投入改造经费31.13亿元,基本达到了这一轮薄弱学校改造的预期目的。
      3、创建了一批省级示范初中。1998年初中教育会议提出,全省到2005年要创建1000所省级示范初中。按当时的初中学校数计算,大约为1/3。目前全省已经有524所省级示范初中,加上2003年检查合格即将公布的161所,总共有了703所省级示范初中,2004年再创建100所左右即可达到目标。
      4、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几年来,伴随着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危房改造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全省初中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仅以2003年与2001年相比,全省初中校舍建筑面积由1566万平方米增加到1889万平方米;计算机由9.2万台增加到12.6万台;校园网由187个增加到694个;图书由4342万册增加到4918万册;电子图书由15.1万件增加到77.6万件。
      5、初中辍学率上升势头得到控制并有所下降。省初中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制止初中辍学的工作力度,完善“双线责任制”和创建“无流生乡镇”活动,初中巩固率达到99%以上。2003年,全省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入学率达到了98.66%,提高了2个百分点,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应该看到近几年农村小学的大规模撤并,使小学毕业生的质量有所提高,为初中控制辍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6、师资队伍得到加强。海门会议提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其中达到本科(双专科)学历的不少于40%;在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名校长和名教师评选中,按初中事业规模划定指标。目前,全省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已经达到了93.04%,本科学历的比例达到31.1%,省级名校长和名教师有4名,特级教师有44名。
      7、初中课程改革已经启动。2001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省选定了两个实验区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到目前为止,全省有80%的初中进入新课程,预计今年全省所有初中将全部推行新课程。各地在新课标教师培训、新课程教研、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保证初中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省教育厅提出了《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既为课程改革的深入提供了条件,也为建立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8、初中教育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初中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将初中的管理权限提升到县的要求,2001年,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关文件又作出了明确规定。目前全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已经基本调整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实行高初中分设方面。目前高中的星级评估方案中已经明确,相当于原来省重点高中的三星级高中以上的都要高初中分设。全省部分完全中学已经实行了高初中分设,部分正在进行。“小升初”招生的“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迈出了新的一步。目前,全省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实行了“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尤其是作为省会城市的南京市实行“电脑派位”方案,对全省城市“小升初”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过,全省目前部分地区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在此,再次重申继续坚持“小升初”招生“免试就近”的原则不变。小学的课程改革先行一步为初中进行课程改革创造了较好的基础;村小的布局调整也为初中控辍创造了条件。
    有关经费向初中倾斜。近几年,实施“危房改造”、“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三新一亮”工程,省里已经下达了超过7个亿的专项经费,相当一批农村中心初中得到了实惠,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省里还下达了省级示范初中专项经费1000万,用于扶持省级示范初中的创建工作。
    以上这些都为初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二、目前初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全省农村现有初中1613所,在校生242.5万多人,占全省初中学校的68.4%、初中学生的65.5%。因此,面广量大的农村初中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省初中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
      农村初中目前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办学条件问题。目前,全省初中正在入学高峰期,校舍紧张、仪器设备和图书不足、班额过大问题非常突出。据省教科院基教所对2002年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的研究,我省初中理科教学仪器达标情况名列全国第5位,从理科教学仪器达标质量构成看在全国的排位还要下降。初中计算机教室拥有率名列全国第10位,校园网学校拥有率和校均计算机数均名列全国第6位,生均图书册数名列全国第10位。仪器、设备、图书、计算机和经费不足的问题制约了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这与江苏教育大省地位不相适应,也必然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师资队伍问题。农村初中存在教师待遇低、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差、留不住教师的问题。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被拔到高中任教、有的教师要进城、有的教师要改行,农村初中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缺少骨干教师甚至合格教师的情况在生源高峰期尤其突出。在农村初中教师不足的情况下,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被拔到初中任教,他们缺乏初中教学实际经验,专业培训不足,难以胜任,对进一步发展初中教育形成制约。
    目前,虽然全省初中教师合格学历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十五”的目标,但是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仅为31.1%,离40%的目标还有9个百分点的差距。1999年首批55名江苏省名校长、名教师中,初中仅有4名,另有两名高初中兼任。全省552名特级教师中,小学有151名、初中有44名、高中269名、其他88名,初中特级教师占特级教师总数的7.97%。初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名教师、名校长、特级教师的比例,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学校相比,比例还很低。在初中骨干教师队伍还很薄弱的同时,师德水平和校长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教师歧视、侮辱、殴打学生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未成年人教育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而初中学生又正处于生理、心理突变的阶段,所以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加重要。当前农村学校的外部环境问题虽然不像城市学校那样突出,农村学生总体上比城市学生质朴。但是在快速城市化的情况下,农村学生愈来愈多地面临与城市学生相同的问题。网络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形势。部分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缺少足够的引导。在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方面来看,农村学校的德育水平与目前的形势变化不相称。我们的学校还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德育方法和手段滞后,不能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一些地区环境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尚待进一步提高。
      4、辍学问题。农村初中辍学是个老问题,也是个难题。最近几年通过各地的努力,全省初中的辍学率得到了控制并有所下降。江苏是教育大省,是在全国各省中率先实现“普九”的省份,义务教育的实施应该是高标准、高质量的,初中年辍学率不应该停留在教育部规定的3%这一最低标准上。而且目前1.87%的比例是全省的平均数,农村初中的辍学率远高于城市初中。即使在农村初中,辍学情况也不平衡,有的地区还超过3%,有的学校年辍学率高达10%左右,在某些薄弱环节上问题相当突出,所以我们不能用平均数掩盖地区间的不平衡。初中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是1%的标准,在2004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王厅长再次明确要求,全省初中的年巩固率以县为单位要稳定在99%以上。我们现在与这一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尤其是在部分地区,以县为单位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各地要加大控辍的工作力度,要以学校为单位,在今年内全部达到年辍学率在1%以下的目标。
      5、办学行为不端正的问题。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专门机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理应是最守法、最按规定办事的地方,但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导下,不少学校肆意违规,擅自增减课程,甚至不开非升学考试的学科;不在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牺牲了学生合理的休息时间;歧视、侮辱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甚至体罚和殴打学生,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身心;巧立名目向学生乱收费;分快慢班、所谓的实验班等等。
      上述问题概括讲,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水平不高,二是发展不均衡,三是发展不全面。这是农村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


      三、今后几年我省初中教育的工作思路


      研究初中教育怎么发展,必须从大局出发,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从这个角度看,有两点直接影响初中教育的发展。一是小康社会和教育现代化提出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二是我省高中将于明年进入课程改革。所以一方面是高中教育的新发展呼唤一个新的初中教育,另一方面,小学教育进一步提升,包括布局调整、资源配置集中,课程改革快初中一步,所以初中教育处于两头夹击的态势,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发展机会。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从民族发展的长远意义讲,我们要有紧迫感、危机感,我们必须加强、加快课程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的发展问题凸显出来,为什么现在开农村初中工作会议,因为条件成熟,时机也急不可待。我们今天就是来研究如何发展初中教育尤其是农村初中教育,实现“两高”目标,这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对我们提出的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的要求。
      1、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不要把它作为口号,而是要思考怎样把这样一种思想、观点、战略思维转化到我们具体的工作方针中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初中教育怎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怎样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这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以课改来讲,就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把学校的全部力量用到每一名学生身上,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是教师,学校的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活动要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农村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社区支持,学校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社区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种服务应坚持以民为本,帮助农民提高素质。综合实践课程里有一项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项目,我们农村学校要通过课程设置体现热爱家乡,以民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走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具体实施上,如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办学校,光有钱行吗?有些学校在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照样办得很好。比如洋思中学的发展历程就很有说服力。我们必须把中央的精神和初中教育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研究初中发展的实际问题。
      2、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客观上,均衡发展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农村初中教育相对均衡。比如南京市实施“振兴初中行动计划”、“村小提升工程”,拨出专项经费支持农村学校的发展;二是加强资源配置统筹,促进农村学校相对均衡发展,首先通过布局调整从宏观上统筹办学资源,同时关注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然后通过创建示范学校推进均衡发展,南京六合的经验、扬州城区教育发展的经验说明了这一点;三是关注弱势群体,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这主要指对经济困难与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也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的教育帮扶。
    这是从宏观方面讨论均衡发展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同时,在学校建设上,体现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在学校建设的投入上要改进,要从过去注重土建投入转到技术装备投入,重点要放在学校的内部设施、直接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仪器、设备、图书上。投入均衡是坚持初中教育内涵发展很重要的措施之一。二是管理要素要均衡。校长要管物管事,但管好人是管理的中心,要实施人本管理,主要反映在师资管理上。要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初中教育,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是我们管理工作中的核心要素。三是发展机制要完善。今天应该坚持从增长走向发展,事业规模的扩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发展的概念应该伴随着结构性变革的增长,不仅注意到增长,更要注重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创新是发展的重要动力。怎样坚持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当前最重要的是课程改革,它既涉及到制度性的、体制性的改革,也涉及到技术性的改革,所以我们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机制转换的关头,我们要大力推进校本建设,促进学校自主地、创新地发展。
      3、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这是解决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就是要把发展重点从硬件建设转移到软件建设和内涵发展上来。如果说均衡是实现“两高”的基础,那提高就是发展的方向。要实现初中教育均衡协调地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不动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那该怎么做?李岚清同志说过,除了行政上继续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方针不变外,要抓好四个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课程改革、德育工作、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这要求我们在各个方面加以努力。
    关于课改问题。从今天看来,课改既是一个均衡发展战略,也是一个发展平台,它具有双重功能。研究洋思中学等学校的经验,证明一些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正是通过仔细研究发展战略,以课改原则和精神为指导,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所以说课改是一种均衡战略。说它是发展平台,学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带动学校发展起来,一是学校进行课程开发,带动了校本课程资源的丰富;二是带动教师的发展,没有哪项活动像课改这样能把教师全部带动起来;三是带动了信息化发展,课改中由于开发教学资源和改进教学模式的需求,加快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四是带动了校本建设。
      关于评价制度问题。现在每个人都面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在教育普及的时代,教育怎样适应社会多样化要求,怎样去适应对人的多元能力结构的评价?评价制度改革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的发展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之后的必然要求。围绕初中教育,首先“小升初”的制度一定要改革,要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其次是初中升学制度要改,各项制度要配套。
      4、加强初中的校本管理,促进学校主动发展。一是管理体制问题。从课改看,国家实施的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三级课程在学校得到实施。国家正在研究学校的基本管理制度,将逐步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学校不再是行政的附属物。从学校发展机制讲,学校不是奉命发展,而是主动发展、创新发展。校本管理的问题最终反映的是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发展。学校主动发展,每个学校都不是一个模样,学校能够结合自身的环境,创造性地发展,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四、今后几年农村初中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


      1、加强合格学校建设。江苏属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先进地区,应该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实现高质量、高标准“普九”。
    为提高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促进学校办学的条件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省教育厅已经制订了新的《江苏省合格小学标准》和《江苏省合格初中标准》,正在全省征求意见。《标准》在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提出了要求,这些要求是办学的最低标准,2007年西部地区要实现基本“普九”,作为在全国率先“普九”的江苏,全省所有小学和初中都应该达到办学的合格要求。例如南京市六合区在进行初中布局调整的同时,加强所有乡镇初中的标准化建设,通过区、乡两级政府的努力,使每一个乡镇定点初中全部基本达到了省级示范初中的建设标准,充分体现了政府承担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体现了政府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决心。六合区是南京市经济最弱的一个区,与苏北很多县的情况差不多。六合区能做到的,全省各县应该都能够做到。
      2004年我省初中毕业生与小学毕业生大体持平,在校生规模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生源爆满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一情况还将持续一年多。2005年全省初中在校生数将下降约20万,生源爆满的问题开始缓解。2006年全省初中在校生数还将下降约30万。在学校占地和校舍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全省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将从目前的20平方米,上升为2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将从目前的5.l平方米,上升为5.9平方米,基本能够达到目前省教育厅正在制定的合格初中标准中生均占地和校舍面积的要求。各地要集中力量解决所有学校的合格问题,主要是实验室、图书、音体美器材和劳技设施、信息化设备的建设。少数地区的学校布局调整和部分学校的基本建设还有遗留问题,要尽快解决。
      为了实现这一任务,要切实解决好投入机制问题。初中属于义务教育,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为此要处理好各级政府之间的体制关系,参照六合的经验来看,在坚持“以县为主”的基础上,省财政将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省辖市财政也要增加专项补助经费,同时要像六合那样,各地乡镇政府也要切实承担起建设的责任,形成合力,共同担负投入的责任。此外,各地在实施“一费制”之后,要制订好标准,落实好职责。
      2、加强内涵建设和初中课程改革。要以初中课程改革为龙头,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今年全省所有初中都将进入新课程,从整体上讲,初中课改落后于小学,主要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教师培训问题、考试评价制度问题。
      当前,不仅初中学校主动发展需要课程改革,而且高中课程改革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初中生提出了能够自主学习的要求,也迫使初中必需进行课程改革。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进行初中生综合素质评定;普通高中招生要以初中毕业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为依据;逐步扩大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继续推行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分配与初中适当挂钩。各市要根据教育厅的要求,尽快制定有关方案,为课程改革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在80%的初中已进入课改,怎样按照“两高”要求和未来高中课程改革对初中的要求来提高初中课改的实施水平?我认为重点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二是课程实施的模式,三是课程评价,四是课改的投入保障。课改重点是农村学校,要努力实现城乡同步发展。
      3、加强学校校本建设。对一所学校而言,合格是基础,校本建设是不断发展的推动力。全省初中当中已经有一批像泰兴洋思中学、海门东洲中学、溧水东庐中学那样,校本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他们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要跳出课程看课程,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机制。要利用课程改革建立的新平台,抓好校本建设的几个重要环节。要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以校本教研和师训为两翼,以校本资源开发为基础建设,校本管理为纽带,综合推进校本发展,形成学校新的发展机制。校本建设的水平必须成为“两高”发展的重要标志。
      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5月1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和宣传,落实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学校要发挥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中小学校长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负总责。今后校长的任用、教师的晋级、先进人物的评定,都要把重视和做好德育工作并抓出成效作为重要依据。
      二是明确重点,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认真组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活动,明确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主线索,狠抓预防犯罪教育主攻战。
      三是加快教学和课程改革,发挥学校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四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助学活动,加大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重视生命教育,深化诚信教育,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五是制定政策措施,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完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加强德育干训师训工作。加强师德建设,完善表彰奖励制度。
      六是加强学生课余活动主阵地建设,广泛开展中小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七是加强组织推进,形成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合力。推进学校与家庭、社区结合,加强教育与宣传、组织、文化、工商、公安、司法、财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联系和配合。同时,要进一步增加德育专项投入,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督导,确保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取得实效。

    ......
    本文标签: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