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学校校长:赵常生

    学校电话:027-86745656

    学校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学院路12号

    学校网址:www.whjzy.net

    学校介绍:

      一、学校沿革与发展目标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其前身为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和国家级重点中专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具有51年办学历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近六年来又开办了本科及高职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重组教育资源的重大战略决策,由交通部管辖划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03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经教育部同意正式合并组建。
        新组建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伴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飞跃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院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坚持以教学质量求生存,以专业特色求发展,不断弘扬“自强不息、明志高远”的校训精神,努力做到办学条件优良,综合实力较强,教学水平较高,交通特色鲜明,并力争五年左右时间跻身全国高职强校之林。

    二、办学层次与办学规模

        学院以全日制专科教育为主,基本形成了包括普通专科教育、成教(自修本科)教育、中专教育在内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兼顾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如航海船员、数控加工、工程测量、汽车检测、物流管理、英语等方面的培训。学校面向全国招生,至2004年10月,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达10363余人,其中普通高职高专学生8806人,中专学生566人,其它类型学生991人。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交通类大学,学院着眼于长远发展,立足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交通行业服务,制定了“二定一发展”计划(定学校办学规模,定校园建设规划,确定学院发展目标),到2010年,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5000人,成为专科与本科层次相衔接、有较强实力和鲜明办学特色的交通学院。目前,经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学院将在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地区建设占地1500亩,投资5.94亿元,校舍42万平方米,处于青山绿水之中的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建筑风格独特、产学研融为一体的新型校园。

    三、学科门类与专业设置

        学院学科门类比较齐备,共七大类,九院系,27个专业。学院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了交通工程、船舶技术、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物流运输、制造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类等一套结构合理、互补性强的专业学科体系。开设有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公路工程管理、船舶技术、船舶动力机械与装置、机电技术应用、船舶检验技术、轮机管理、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工程财会、会计、金融与保险、市场营销、商务秘书、英语(商务、旅游方向)、港口与航运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装饰艺术设计、旅游管理、智能交通技术等27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船舶技术、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4个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公路工程管理、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旅游英语和工程财会5个专业为学院重点扶持专业。学院还评选出一批重点建设课程,并相应建立了专业带头人制度和重点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以强化专业与课程建设工作。

    四、教学机构与教学设施

        学院为各个专业开设了相应的教学机构。基于现有的专业下设有船舶与汽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子与计算机系、交通与物流管理系、财经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中专部等九个教学机构。并设有教务处、教学督导处、图书馆、科研处、高职教育研究所、实践教学中心、学报编辑部等7个教学辅助机构。
        学院教学设备完备、功能齐全,现有教学和实验楼7座、设备先进的实验室30个(其中机械加工中心、船机实验室、船舶CAD/CAM实验室为重点优等实验室)、实习工厂2个、校外实训基地8个,拥有近千台计算机的计算机中心和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图书馆,藏书量达25.6万册的图书馆,其中《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大清圣训》等都是极为稀有的“镇馆之宝”。此外还有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大礼堂、食堂等等。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育人环境,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五、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根本工作来抓,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强能力”的育人目标,严谨治学,从严治教,构建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机制。办学51年,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输送4万名各类人才。他们中有的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有的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光荣称号;有的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的成为全国经营管理大师;更多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交通系统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骨干和技术骨干,仅担任厅局级领导干部就近百人。学子们遍布祖国各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对外引进和在职培养的方针,大力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已经建立起一支学科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4人,讲师110人,双师型教师83人,国家级、省部级学科带头人9人,现有中青年教师近64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学院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较为合理、年龄呈梯次分布、有一定学术研究和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比重较大、基本适应产学研一体化高职教育需要的专职教师队伍。

    六、教育管理与教学改革

        学院以转变教育观念、稳定教学秩序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标准,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推行了学分制,这一改革既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学生自主择业提供了保障;二是改革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三年制高职部分专业中试行了“2+1”教学模式;三是进行了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和试点,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四是在工程财会和会计两个专业中开办了“注册会计师课程教学”试点班。
        学院坚持以启发性教学作为教学改革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以提高学生的操作和动手能力。学院在进一步拓宽专业的基础上,整体优化了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广泛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建立以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
        学校不断将现代科学、现代技术手段用于教学,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实验室、计算机室和语音教室,并注意积极发展电化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辅助教学。

    七、健全制度与学生就业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部为高学历、高职称的相关专业人才,院长为管理学教授、博士。学院牢牢把握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以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为核心,采用竞争机制配备优秀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不断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督导体制、科研创新体制、文明创建体制、学生管理体制、毕业生就业指导体制、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后勤服务保障体制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等等。它们环环相扣、彼此呼应、完善有效,从体制和制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从而实现了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学院毕业生就业覆盖面广,就业率达到85%以上,特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有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学院升学渠道畅通,优秀学生可升至普通本科院校学习。学院充分利用51年办学实践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在全国交通行业的良好影响,以及众多有效的沟通渠道,与百余家用人单位签订了用人协议,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形成了以武汉为龙头的长江沿线就业基地,以深圳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就业基地,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就业基地,以青岛为龙头的胶东半岛就业基地。四是开展多层次的就业指导工作,实施一对一、个性化、人本化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求职技巧,参加模拟招聘训练,从而使毕业生能保持良好的竞聘心理。

    八、学术活动与科研创新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和高等教育研究会,积极推动学术活动的开展。学院每年都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学术访问、讲学、考察和进修,以开阔教师视野,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同时,校内各系(部院)、各部门积极进行学术交流,举办了各种科技活动月、大学生创新论坛、学术活动报告月等各种学术活动,邀请校内外各类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学院还设立了院级重点项目科研基金,鼓励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交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交流会,营造活跃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目前我院教职工参加各类学术团体就有二十多个,包括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研究会、交通职业教育研究会船舶技术专业委员会、武汉造船学会科普委员会、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高校分会和全国高职高专美育分会等。
        学院鼓励广大教师在从事专业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使得广大教职工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和进取精神。多年科研工作的积淀,不仅使我院创造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而且已在全国交通行业建立了研究工作信誉度。近年来我院已圆满完成国家、省(部)、厅(局)级课题22项,获省(部)奖5项,厅(局)奖2项,其中《交通行业主要管理干部岗位规范研究》等项目分别获人事部、交通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众多成果被中组部、交通部、人事部在宏观决策中采纳,被交通企事业单位转化为管理制度、生产要素或取得国家专利。我院教职工公开发表论文1359篇,出版专著、教材249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并加入了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显示的二次文献率已达35%,在学术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004年学院申报的7项部、厅级课题和8项院级课题已被批准立项。7项部、厅级课题分别是:《风险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两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引导疏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择业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我国物流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的模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办学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学院所具有的科研创新能力优势,为更好地遵循教育规律,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前提、创新思路、科学方案和技术支持,为学院的教学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相衔接提供了政策解读、市场分析、超前准备。

    九、对外合作与国际交流

        学院十分重视加强对外合作与国际交流,早在1993年就与武汉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湖北大学联合开办了成人大专。与此同时,学院注重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先后与美、英、德、法、澳、荷等国的学校进行了交流,与新西兰塔垃纳基理工学院签定友好学校协议,建立了中国——欧盟工业职业教育高级设备维护项目培训基地,为欧盟在华企业培养了100多名高级管理人才。2003年又与澳大利亚斯特什?菲尔德学院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优秀学生可获得双文凭或出国深造,其他对外合作项目也将陆续展开。

    十、校园文化与文明建设

        学院多年来所形成的深厚人文积淀,深深地熔铸在学院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进入校园的莘莘学子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价值取向和高尚情操。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通过学风、校风的建设,以及校训、校规、文明公约行为规范的落实等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健康人格、社会规范、政治文明的教育。教师实行教书育人两手抓,学生实现求知做人双丰收。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建设,学校形成一套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一年一度的以运动会和技能节、文化节为主要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一会两节”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品牌活动,也成为学校学生培养文明素质、审美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在浓郁的人文精神氛围中,校园文化异彩纷呈,各项工作、活动秩序井然,教职工爱岗敬业,学生彬彬有礼,呈现出一派勃勃向上的局面。

    ......
    本文标签: 高校 大学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 湖北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