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文件中,延续了50多年的“计划”提法首次变成了“规划”,回答1、2题。

      1.上述变化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被破除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应该是通过 来实现。

       A.国家的宏观调控 B.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

       C.对企业生产项目的计划和管理 D.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2.“计划”改“规划”,虽一字之差,内涵却不尽相同,这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

      内函有了新的认识。这体现了党 ( )

       A.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B.执政能力的增强

       C.发挥了依法参政的作用 D.在国家结构形式中处于中央地位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已有整车生产能力800万辆/年,在建生产能力220万辆/年,各地正在准备投资的规模预计1000万辆/年。而去年的汽车产销量只有500万辆左右。回答3—5题。

      3.上述经济现象直接反映了 ( )

       A.供求矛盾 B.价格下跌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企业利润下滑

      4.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然而,中国汽车购买力的增强在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的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从发展的观点看应该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适度原则

       C.扶植新事物的成长 D.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5.美国华盛顿特区市长劝告说:美国曾经非常重视汽车业的发展,但现在却发现这是一个

      错误。中国不应该再犯这个错误,不应该用过多的财力发展汽车业。这表明 ( )

       A.联系是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B.发挥能动性要合乎客观规律性

       C.实践是证明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D.正确的实践决定了正确的认识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现行的800元正式提高至1600元。回答6、7题。

      6.200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就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问题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这意味着 ( )

       A.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工作

       B.我国立法机关的立法质量亟待提高

       C.我国正逐步实现立法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受到消弱

      7.修改“起征点”有利于发挥税收 ( )

       A.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 B.对经济调节的杠杆作用

       C.实现经济监管的作用 D.作为货币政策的作用

      GDP的增加(单位:亿元)与就业规模的扩大(单位:万人)

      年 份 GDP/增加 就业总人数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2001年 95033/7.5 73025 789

      2002年 102398/8.0 73740 840

      2003年 116694/9.5 74432 859

      2004年 136515/9.5 980

      读表格,回答8、9题。

      8.从上表反映出,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有 ( )

       A.前者促进后者的关系 B.后者促进前者的关系

       C.二者互为因果的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9.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是需要长期面对的严峻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包括( )

      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②发展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

      ③发展第三产业 ④发展乡镇企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05年,是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的脚步迈出重要一步的一年,伴随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海尔竞购美泰、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联想收购IBM的PC……中国企业与资本力量相融合,以前所未有的商业化姿态出现在国际并购市场上。回答10、11题。

      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 的客观要求。

      ①生产社会化 ②经济全球化 ③政治多极化 ④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为反映了 ( )

      ①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 ②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经验的新举措

      ③中国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 ④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近年来,我国危机管理取得了很大进步,应急管理体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回答12—14题。

      12.仅从2003年“非典”疫情以来,北京市就经历了多次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北京市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编制了“城市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这体现了 ( )

       A.实践是纯客观的活动 B.实践是认识的根本动力

       C.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理性认识可以指导实践

      13.2005年湖北省电力部门首次推出“彩色”预警发布机制,当电力供应处于不同的预警阶段时,电力部门就会启动相应的预案。我国电力工业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属于( )

       A.国民经济的基础 B.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

       C.国民经济的主导 D.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4.《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处置法》已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 ( )

       A.处置权 B.执法权 C.司法权 D.立法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回答15—19题。

      15.自2000年以来,农业部投入34亿元资金,组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受益农户达375万户。以“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为标志的新农村在中国大地上涌现。该计划的实施反映了国家财政具有 ( )

       A.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作用

       B.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

       C.为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的作用

       D.有效地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作用

      16.读漫画《歪嘴和尚》。这位领导之所以

      “念歪经”是因为他没有 ( )

       A.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脱离人民群众

       C.形成来源于客观世界的意识

       D.以正确价值观和科学理论作为指导

      1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国家在此行使的是 ( )

      ①政治职能 ②经济职能 ③对外交往职能 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通过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农业获得可持

      续的发展。这表明 ( )

      ①只有处理好各部分的关系,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②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新事物成长

      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就决定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要通过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

      的整体素质。培养“新农民”的意义在于 ( )

       A.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B.弥补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C.履行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 D.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济效益

      当前,中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要鼓励消费,扩大内需,把储蓄闲置的钱更好地利用起来。回答20—22题。

      20.如果储蓄率居高不下,很可能会导致货币流通中的 ( )

       A.存款增加 B.存款减少 C.现金流通量过多 D.现金流通量过少

      21.鼓励消费,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其理论根据在于 ( )

       A.生产决定消费 B.生产为消费创造必要条件

       C.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D.居民消费水平反映家庭收入水平

      22.把储蓄闲置的钱更好地利用起来,实质上是 ( )

       A.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B.形成纸币的价值

       C.实现货币的贮藏功能 D.提倡居民节俭生活

      全世界近200个国家、60多亿人口,在民族传统、宗教文化、经济水平、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情况千差万别,很难想象用一种模式、一种价值观来统一,由一个国家来“领导”。回答23、24题。

      23.我国制定和实施了适合自己基本国情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即 ( )

       A.民族区域自治、独立自主自办教会

       B.“一国两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D.各民族共同繁荣、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24.我国主张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这属于我国

      外交政策的 的重要内容。

       A.基本立场 B.基本目标 C.基本国策 D.基本立足点

      25.自然须通过作者的心灵,在里面经过一番意匠经营,才变成艺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

      全在于“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这表明 ( )

       A.意识决定客观事物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主观要与客观相符合 D.意识源于感性认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6.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一些地方却存在着浮躁情绪,比如盲目拔高城

      市的定位,在全国总共661个大中小城市中,竟然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的大

      都市或国际化城市。问题的产生虽然原因复杂,但却与一些地方领导思想上的“盲目症”

      是密切相关的。

      结合材料,说明推进城市化建设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6分)

      

      

      

      27.中华环保联合会开展了大型问卷调查活动,公开征集全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

      保规划意见和建议。8万字的《意见建议书》汇集了4120517名公民的热情与智慧。《意

      见建议书》已经报送国务院,合理内容将会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中去。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6分)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8.由于我国的法律长期以来一直只强调对国有、集体和个人财产的保护,忽视对私营企业

      财产的保护,致使私营企业财产受到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物权法》还处于草案

      阶段,但《物权法》的核心早已确定为保护私有财产,它的实施将为我国私营经济的发

      展扫清障碍。

      辨题: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7分)

      

      

      

      29.近年来,中美双方不仅仅在微观领域有摩擦,而且在宏观领域也出现比较明显的摩擦,

      比如说人民币汇率问题。这本身是中国自己的问题,但现在却成为中美之间一个很重要

      的分歧点。

      辨题: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合作,只有永恒的摩擦和冲突。(7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0.材料一: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指标,认为中国是全球消除贫

      困的成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绝对贫困人口

      减少了数亿。

      材料二:中国消除贫困的实践经济被概括为“政府主导的开发式扶贫”模式,中央财政

      安排扶贫资金,通过改善贫困地区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源,教育投资等一系

      列有效措施,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全国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

      口总量大幅减少。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原因的哲学观点,分析我国扶贫事业取得成功的依据。(8分)

      

      

      

      

      (2)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为什么要解决贫困问题?(4分)

      

      

      

      31.材料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赖以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传统制造业,由于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只能从事“大路货”

      工业品的生产制造。

      材料二: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

      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的情况恰好相反,且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

      基本依赖进口。

      材料三:中共中央建议“十一五”规划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

      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必须实现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6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建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6分)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B 3.A 4.B 5.B 6.C 7.B 8.C 9.D 10.D 11.C 12.B 13.C 14.D 15.B 16.D 17.C 18.A 19.D 20.D 21.C 22.A 23.C 24.A 25.B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6.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脱离实际。(3分)城市化建设必须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追求过高城市定位的思想,会破坏城市化建设的和谐有序。(3分)

      27.①国家机关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广泛吸纳公民的意见,反映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3分) ②公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反映了公民行使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3分)

      (如从“民主集中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该题总分不超过6分。)

      三、辨析题(每小题7分,共14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8.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分)我国发展市场经济,要促进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分) ②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和法制性的一般特征。(2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物权法》要体现对国家、集体和私有财产平等保护的原则。(1分)

      29.①合作、摩擦和冲突都是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因此都不是永恒的。从中美关系来看,合作、摩擦、冲突等形式是交织在一起并且不断变化的。(2分) ②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首要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摩擦或冲突的根源。中美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变化也首先基于上述原因。(4分) ③针对命题的观点,应该这样表达: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合作、摩擦或冲突,只有永恒至上的国家利益。(1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0.(1)①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要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在消除贫困的实践中,既需要政府的扶持和促进,也需要贫困地区自身的努力。(2分) 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作用。消除贫困,关键在于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2分) 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消除贫困,政府是主导力量。(2分) 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通过外因作用于内因,来促进事物的发展。中央财政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开发式扶贫的方式,培育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了扶贫事业的发展。(2分) (2)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解决贫困问题,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是宏观调控的目标,这包括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3分)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也要求我国政府必须下力气解决贫困问题。(1分)

      31.(1)①要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分) ②要降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过高投入,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2分) ③要避免在国外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必须做到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为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实现国家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2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中共中央建议“十一五”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对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3分)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重视自主创新,才能使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增强国家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3分)

    ......
    本文标签: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