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12月以来,武汉相继举行多场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连日来,在招聘现场,记者对几个传统热门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全程记录传统热门专业毕业生的求职过程。调查发现,传统的热门专业在今年的招聘会上频频遇冷。

    这一就业讯息,无疑给众多中学生、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敲响了警钟。

    专家就此提醒:家长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当下的热门只能作为参考,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潜力才是填报志愿的最初出发点。

    热门专业找工难 高考生你选好专业了吗(组图)

    逛了一天的招聘会,未有合适的岗位,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眉头紧锁。通讯员莫成摄

    热门专业找工难 高考生你选好专业了吗(组图)

    虽然竞争比例高达60∶1,不少毕业生仍抢着填写报名表。通讯员莫成摄

    【现场】找不到一个对口岗位

    12月10日,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晨报联办的2006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本科生专场在此举行,200多家用人单位吸引了近万名毕业生前来赶场。

    李源泉是武汉某“211”高校法学专业大四学生。此次招聘会,小李只带了五份简历。“之前我跑过很多招聘会,招法学专业的很少,今天来碰碰运气。”

    一上午,从第一个用人单位展台到最后一个,小李未发现一个专业对口的岗位。仅有的一个需要法律专业的用人单位,声称本岗位只招法硕,本科生谢绝投简历。

    “原打算进学校的,但现在看来没戏了。学校招法学的很少,且一般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

    整个招聘会,李源泉没有找到一个与法律专业对口的岗位。

    全班只有一人找到工作 

    武昌某高校新闻专业王亮告诉记者,全班20多人当中,仅一名男同学已与用人单位签约,小部分同学考研,大部分同学拿着实习作品,纷纷“北上”“南下”找工作。

    小王介绍,很多同学都从去年毕业的学长那里,对本专业就业形势有一定的了解。“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相对较窄,而且新闻单位入行门槛越来越高,省级以上的媒体大都把目光锁定在硕士身上,不少同学早在大二、大三时就已作好考研的准备。”

    据称,该校新闻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共200多人,目前找到了工作的并不多。

    【现状】 竞争比例高达60∶1

    招聘会上,大部分单位都是理工类企业,各类公司、企业占了近九成。计算机、法学、新闻学、财会、管理等传统热门专业毕业生在此次招聘会上遭冷遇。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岗位如会计学、法学类专业,一个岗位竟然有60人前来竞争。而市场需求较大的专业机械、土木工程、农林类等专业人才十分欠缺。

    绵阳师范学院负责招生的杨老师表示,在今年的招聘中,经济、管理、计算机等专业“人满为患”,而英语、数学等基础学科人才很短缺。

    记者在九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栏上看到,农林类包括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园艺等需求量为130人,而财会类(财务管理、会计)只招10人,经济类(金融、财经专业)只要2人。

    传统热门专业走下坡

    市人才市场部部长窦炜列了这样一组数据:综合几个月情况,需求量较大的五个专业为营销、计算机、通信、教育、机械;需求量较少的专业为财会、金融、贸易等。教育、机械等专业学生供不应求,平均供需比例为1∶1.5,而计算机、财会供需比例最高达3∶1。

    “传统热门专业在人才市场中,渐走下坡路。”窦炜称,即使IT类人才需求量仍较大,但对于计算机专业庞大的毕业生队伍来说,所能提供的岗位并不多。

    窦炜介绍,研究生大肆扩招后,对传统热门专业的本科生冲击很大。很多用人单位随之把“胃口”调高,使得原本不景气的传统热门专业,更加雪上加霜。

    省人才市场部副部长舒欣介绍,近五年,传统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财会、计算机、法律、管理、英语、新闻等社科类专业。但就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理工类毕业生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舒欣称,五年前,化工、材料、食品安全等专业毕业生在招聘会中完全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而现在这些专业毕业生绝对走俏,每人手里都攥着好几份协议书。

    【出路】 专业结构需调整

    “高校专业的所谓‘热’与‘冷’,主要是从人才市场中供需双方的比例得出的结论。”武大高教研究所所长胥青山认为,传统热门专业就业遇冷,是因供需比例失衡,但比例失衡并非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剧增所致,而是热门专业结构需调整。

    “撇开计算机不说,传统热门专业均为社科类专业。”胥青山直言,与理工科专业相比,社科类专业高校投入成本较低,普通高校、民办高校以及二级学院都能很快上马。因此,在热门专业的开设中,相关部门应严格把关,对学生总数膨胀的所谓热门专业,应进行学科和专业的调整。

    省人才市场部副部长舒欣告诉记者,一个自称计算机运用熟练的信息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企业的现场上机操作测试中,连基本的Word、Excel都不会用。舒欣坦言,传统热门专业如今职场受冷,与高校的课程设置分不开。部分高校热门专业课程设置老化,专业结构与用人单位需求相比相对滞后,学生运用能力不强,这些都有可能造成热门专业遇冷。

    可去西部和基层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的招聘负责人王老师表示,就业难只是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以及基层单位,传统的热门专业人才还十分缺乏,只是少有大学生愿意去。因此,毕业生应该及时改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为社会服务。

    胥青山称,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待转变,不能只围绕“三大”来求职—大城市、大公司、大机关,而应着眼于长远发展与考虑,到基层和西部去工作锻炼。

    【反思】 报志愿热门只是参考

    绵阳师范学院人事处杨老师称,热门专业就业难,主要是由于一些学生和家长盲目跟风,不了解行情造成的“假热门”。

    杨老师认为,高校应在每年招生时的专业设置上进行调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每年适当减少一些社会需求较少的专业的招生人数。

    武大的胥青山指出,反思环节中,最值得深省的是家长。家长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当下的热门只能作为参考,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潜力才是填报志愿的最初出发点。只要毕业生综合素质高,自身足够优秀,哪怕是再热的热门,也绝对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今天的冷门也许是明天的热门。”武汉市人才市场部部长窦炜认为,专业的热与冷受到市场杠杆调节,任何行业发展都有一个周期性。如以前人们观念中学机械的就等于到工厂开机床,可现在随着制造型企业的大力发展,机械类专业学生就业回暖,连机械专业的中专生都很吃香。记者杨万国杨梅实习生陈新勇许程

    ......
    本文标签: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