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大学不宜办产业

      朱清时: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朱清时从中国大学校办产业的经验教训谈起,他认为,过去几年,国内一度掀起校办产业的热潮,一度认为如果高校不办大的产业就落后了。在这波热潮中,中国科技大学也办了自己的校办产业。应该说,在当时的背景下,校办产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最快捷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这也是政府的良好愿望。但是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

      首先,从科研成果到技术之间还有很长的路,市场研究、顾客心理、企业的激励机制等,这些实际都是大学所缺乏的,大学拥有创新的知识,但却缺乏将知识转化为产业的一些条件。知识变产业实际上是有很大风险的,学校在办产业的同时不得不把这些风险背在自己的身上。现在,中国科技大学正在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而逐步从校办产业中退出,今后不再直接办企业。

      朱清时表示,大学社会定位是培养人才和创新知识的基地,它位于高新技术的上游,产业则是高新技术的下游,上下游之间还有一个中游,就是研发和风险投资。

      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潘宗光: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潘宗光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尽早提升自身,必须优化及创新其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人才资源、产品服务、科技、市场战略。在这一点上,产学合作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大学的优势在于知识资源和专利科研成果丰富,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科技、产品及管理支援动力。

      潘宗光介绍,香港有8所高校,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理工大则一直强调如何配合工商界发展,是一所应用型大学。产业化日益激烈的今天,怎样帮企业提升竞争力,大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的优势在于知识资源,丰富的人才、设备、科研成果;丰富的专利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创新科技、产品及管理支援动力;专业范围广,综合科技实力强;在已运作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上与企业合作,富成本效益;大学有需要寻找创新的科研课题,企业可提供有关信息,相辅相成。

      “让象牙塔成为顶梁柱”

      刘人怀: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人怀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说,最近看到一组数据,过去的一年,中国人消耗水泥占全世界水泥消耗的45%,消耗钢铁占全世界的29%,消耗煤炭占全世界的31%,而中国人GDP却只占全球的4%。这就说明中国人产生的经济效益很低,原材料太浪费了,花出去很多,但产值却太低,这个问题不得不令人反省。

      他认为,技术进步的要素和过程有三个基本元素,发明、创新、扩散。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中国现在的问题就是技术和经济仍处于分离状态,科技创新缺乏实际运用,因此,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细数古人的发明时其实是纸上谈兵,留给后人的只有纸上的东西。现代中国大学如果仍然像是密不透风的象牙塔,则是很可悲的,现在仍有不少学校的专家教授,关起门来搞科研,追求获奖、发表论文,只是将一些科研技术束之高阁。他呼吁,知识分子独善其身、徘徊于象牙塔外,应当成为过去了,要让“象牙塔变成顶梁柱”。

      风险投资者会泼“冷水”

      何国杰: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董事长

      大学是培养国家栋梁人才的基地。风险投资是创新知识尽快转化为成果,从而服务于社会。关于这一点,何国杰眼中的现状如此,首先,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资金和人才比较充足,已形成多层次人才和创新结构。

      何国杰表示,风险投资与大学要加强沟通,避免闭门造车,及时把市场需求的信息告诉大学,并阶段筹划如何拿到最好的效益,这是个窍门。何国杰举例说明,在与一些学校的科研人士接触时,有的人可能讲“我的科研投入市场可能只有一个人会去用,但是只要有一个人用就可以了”,这个时候,风险投资者根据市场的判断,就要给他泼点“冷水”,冷静地告诉他:“你的成果或许一个人都不会要。”

      学术研究与市场不同

      王树:IDG技术投资基金合伙人

      王树与大学有着不解之缘,几乎从未离开过大学,家人都是大学教师,自己也曾经做过大学教师。他表示,对于发展校办产业这一观点一直不敢苟同,甚至从来没有看好。所以准备谈论这样一个主题时他比较“犹豫”,直到听到大学校长们都有类似表示,他的心才“定了下来”。

      王树表示,近几年,境外大量风险投资涌入中国,现在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之所以从来不看好大学校办产业,原因之一是不专业。其二,企业定位是以赢利为目的,明知投资了会死不会去投,只投概率大的,考虑的是赚钱的可能性,而不会有“支持、支援”这样的想法。其三,财务上有问题时如何去解决,盈利性与非盈利性的取舍,很多学校还是权责利脱钩,有的甚至还有国有企业的一些弊病存在。客观地说,大学校园提供的是一个平台,它能够培养出研发“两弹一星”这样的人才,它能够培养出各种人才,为各种人才提供机会,也可以让有能力的去创业,但有一点,这些人不是在学校这个圈子里去做校办产业,而是脱离出来去发展。

      营造一种良性循环

      许毅:戈壁合伙人有限公司副总裁

      许毅认为,大学校园拥有原创的技术,精英会聚,知识密集。但目前,科研人员对市场缺乏真正的了解,国内高校的转化率还比较低,一般低于10%。风险投资者就是要使科研成果营造一个转化的良性循环环境。但是,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的社会投资体制还不够顺畅,法律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许毅建议,现在可以看到,风险投资领域仅仅是外资还是不够的,要大力发展本土的风险投资。然后,还要充分发挥“孵化器”的作用,通过联系市场和高校科研的中介,孵化新兴的高科技公司。大学项目如何吸引风险投资者?他表示,首先要意识到,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新,风险投资者强调的是回报;其次,要强调创业者的执行力,“夸夸其谈”实际上并非明智之举,风险投资其实主要是“投”人,面对风险投资家,你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想做什么、怎么做等等明确地告诉他;再次,创业团队要团结,要有凝聚力。

    ......
    本文标签: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