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读者王莹在刊登于2月6日《联合早报·交流站》的《巧用多媒体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一文中,发表了真知灼见。《联合早报·言论》于2月7日也刊登了吴韦材的文章《打瞌睡不因是否有武侠》,对于新加坡华文水平不断下滑感到忧心。读了以上两篇文章,很有同感。我们必须尝试不同的华文教学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融合多媒体是途径之一。然而,我认为推广华文的努力不应仅局限于学堂里的莘莘学子,而应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工作人士。

      笔者曾经就读特选中学,四年沉浸在中华文化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学习华文可说是事半功倍,得心应手。然而,升上初级学院后,除了平时的家常话,就没多少机会使用以往所学的华语。由于与华文“打交道”的机会减少了许多,以致之前打下的华文基础和累积的文化知识开始流失,华文水平退步了不少。相信不少人也有类似的经验,一旦毕业离校,能使用华文华语的机会不多,华文水平也因此在不知不觉中滑落。

      语言是个活学活用的科目,必须不断地练习,学以致用,才能温故知新,熟能生巧。我认为,我国华文水平在近四十年来垂直下滑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一个有利于让人们使用华文华语的大环境。华文教学再成功,倘若学生毕业后都甚少或不继续使用华文,华文教学改革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因此,营造一个利于让人们都有机会常常运用华语的大环境,让华文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提高我国华文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此,笔者建议以下几个可行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商榷。

      一、提供更多渠道让人们,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运用华语。

      华文报章可加大力度鼓励年轻读者投函发表看法,进行有深度的辩论,并将它们刊登出来,鼓励人们用华文交流,参与讨论。电视业者也应再接再厉,继续制作类似《有话就说》和《争锋相对》等时事节目,鼓励更多人用华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近来的国会辩论,不少年轻议员都用了华语发言,是个很好的典范。

      二、更注重翻译人才,以及开创让精通双语双文化人才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近年来,教育部花了不少资源培养精通双语的双文化人才;政府领导人更在近日建议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带头成立“华语俱乐部”。笔者认为此建议非常实用,有关单位可考虑把俱乐部发展成华语版的健言俱乐部(Toastmasters Club),让人们有机会完全沉浸在华族文化里,自如地运用华文华语。

      目前许多学校与中国学校展开了交流计划,我认为交流活动应扩展到社会的其他年龄层与人士。对此,总商会可考虑与人民协会、人协青年团等机构合作推行类似的交流活动,让国人通过亲身体验,提高和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兴趣。

      综上所述,语言作为一个交流工具,必须还有一个有利于运用华文华语的大环境,让人们就算毕业后还有许多机会使用华文,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华文水平。

      在不少国家当中,人民都通晓两种或更多的语言,兼通双语并不是新加坡独有的优势。随着中国的崛起,许多国家都吹起了一股学习华语的风潮,香港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行“两文三语”政策。因此,新加坡正面临非常严峻的竞争与挑战。

      希望在大家和有关单位的努力下,我们能够扭转乾坤,使我国的华文水平更上一层楼,否则就会被他国抛在后头。

    ·作者刚服完兵役等待进入大学

    ......
    本文标签: 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