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武则天墓考古突破 陪葬珍宝至少500吨[组图]

      乾陵陵园全景。

    武则天墓考古突破 陪葬珍宝至少500吨[组图]

      资料图:陕西乾陵遗址

    自去年六月“纪念武则天入葬乾陵1300 周年学术座谈会”和九月的“唐风文化展”以来,多年沉寂的乾陵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就乾陵要否发掘、乾陵玄宫有多大、有多少文物、武则天历史功绩如何等问题展开热烈争论,并愈演愈烈。

    1月22日,乾陵博物馆报经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在西安召开“乾陵博物馆文物保护、文化研究工作新闻发布会”,就“乾陵怪圈”、“藏宝500吨”、“发掘乾陵”等争论进行说明,直接回应社会关注。

    “乾陵陪葬珍宝至少500吨”近来被传得沸沸扬扬,而这一说法竟是来自于几年前的文学作品。

    “玄宫”是唐人对帝王陵的墓室的称呼,而下宫是唐代帝王陵的附属建筑。许多读者或观众误将下宫考古调查理解为乾陵发掘。

    有关人员在卫星照片上看到以乾陵主峰梁山为中心的圆环,其直径达400公里,这一大圆圈,与乾陵考古风马牛不相及。

    争取今年全面启动

    乾陵陵园考古调查

    在文物保护方面,乾陵博物馆配合西安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完成了乾陵陵园内城西门石刻保存环境整治工作,治理环境面积约2500平方米;完成了陵园司马道石刻保护标准区工作,修复加固司马道石刻3件;对朱雀门外东西两侧的61蕃臣石像群进行了整理,扶正、加固、修补石像15件;收集石刻残块4件。

    谈到今年的工作时,乾陵博物馆馆长樊英峰告诉记者,除了继续进行乾陵陵园石刻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外,还将与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联合,争取全面启动《乾陵陵园考古调查》项目,在开展陵园考古调查的基础上,申报大陵玄武门、青龙门、白虎门遗址等新的保护项目。

    “藏宝500吨”源于文学作品

    位于西安西北80公里的乾陵,埋葬着盛唐时期的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是我国惟一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墓,这种“两个皇帝两个国号,一对夫妻埋在一个陵里”的情况在世界上也极为少见。另外,它还是目前所知惟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仅地面上的石华表、石马、石人、无字碑等文物,场面就已很壮观。正因如此,多年来围绕着乾陵的猜测和争议一直不断。

    近日,《新闻晨报》刊发报道称“武则天墓考古突破,陪葬珍宝至少500吨”,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据《新闻晨报》披露,乾陵博物馆业务部主任秦建明介绍,根据史料和地表的考古可以对乾陵内部存在的文物作出推测。“有人说,乾陵中大约存在500吨的文物是有一定可信度的。”这个数量最初是由一位在乾陵进行长期采访的作家提出的,虽然此人并非考古工作者,但如果在常见的金银财宝、书画绸缎等随葬品的基础上再加上乾陵的石门、石棺等文物,乾陵中的文物重量达到500吨是有可能的。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文物考古工作的计量规范。”乾陵博物馆馆长樊英峰郑重地说,博物馆业务人员没有在正式场合坚持这一提法。唐代贵金属质地的文物例如金银器的计量,最大为两,约相当于今天的40克左右,最小计量为字,相当于今天的一克。用吨计算两朝皇帝玄宫内的包括书法作品、丝织品等在内的珍贵文物,远离学术和专业修养。这一说法来源于几年前的文学作品。

    同时,西安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科技考古室主任秦建明发表声明称,自己并非乾陵博物馆业务部主任,也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说过“乾陵有可能藏宝500吨”的话。“考古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尤其是对墓葬的考古,没有经过正式发掘,甚至在发掘没有正式结束之前,是不能随便下结论的。”秦建明说。

    乾陵考古只是调查不是发掘

    “玄宫”是唐人对帝王陵的墓室的称呼,在《唐会要》等典籍中就多次出现。而下宫是唐代帝王陵的附属建筑。唐代帝陵下宫在主陵的西南方位,是守陵人员包括陵署官员、军人、宫人的活动场所。昨日,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建林研究员就乾陵下宫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成果向与会者进行了通报。他说在号称唐陵典范的乾陵北门发现石虎等石刻,将改变人们有关帝陵石刻组合的固有认识。下宫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表明,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其内外两重城垣的事实表明,唐人在营建乾陵时,不仅整个陵域是仿照唐长安城形制分三道城阙营建,而且,下宫也可能是按照这一理念进行营建的。下宫是乾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与皇室关系极为密切的小社会,有陵署官员、宫女、兵士等。至于有何重要的遗迹遗物发现,还有待进行新的考古工作。

    “这次下宫遗址的调查表明,乾陵下宫规模相当宏伟,且有内外两重城垣。”乾陵博物馆馆长樊英峰再次强调,许多读者或观众误将下宫考古调查理解为乾陵发掘,造成混乱,在此予以特别澄清:乾陵考古只是调查不是发掘!

    直径400公里圆圈与考古无关

    此前,西安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与乾陵博物馆组成的调查组通过航拍照片,发现乾陵有许多巨型圆环。最大的圆环直径约110米,环宽约为3米左右,处在较为平坦的耕地中,呈淡淡的暗色调,与周围田野的色调明显有别。专家基本确定圆环应是历史遗迹。

    在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乾陵博物馆负责人说,所谓“乾陵怪圈”是新闻界的提法,但确系客观存在。早在十几年前,有人就在观察卫星照片时发现这一情况,而在现场很难看到。最近考古人员在唐燕国公李谨行墓周围进行勘察时,的确看到人为扰动的多个点,与李谨行墓是等距离的,其直径约110米。其时代、用途还有待进一步调查、考证。另外,有关人员在卫星照片上还看到以乾陵主峰梁山为中心的圆环,其直径达400公里,东到黄河西到青海甘肃。这一大圆圈,与乾陵考古风马牛不相及。

    武则天墓的提法不科学

    “将乾陵称为武则天墓,屡次出现在各种媒体上,甚至权威的主流媒体也持这一说法。”乾陵博物馆党委书记马文廷说,这一提法就地点而言,没有错,但就其历史文化内涵而言,则不科学。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将乾陵称为“唐高宗乾陵”,唐代以来的乾县民间将乾陵又称为“姑婆陵”,当地将“姑”读为“瓜”,是对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的尊称。这些提法都不科学。历史学家郭沫若称的“乾陵———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的提法是最全面而科学的,一般称乾陵是可行的。

    乾陵考古发现了什么

    1月22日,乾陵博物馆馆长樊英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乾陵陵园内城西门(白虎门遗址)出土了西门南侧石狮的前腿部残块及石狮基座;清理石狮残腿和基座时,又发现了西门南侧的列戟廊建筑基址。钻探发现了西门北侧石狮基座的夯土遗迹。另外,在乾陵陵园内城北门(玄武门遗址)发现出土了石狮残块、残石马、残石虎、石虎基座、小型石刻基座等6件珍贵文物,其中石虎的发现为重新考虑唐代帝陵北门石刻组合提供了新的资料。同时还发现了北门门址北侧及中间漫道夯土台基遗址和建筑石柱础。

    樊英峰馆长说,1999年,乾陵博物馆曾与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利用现代航拍照片和大比例尺地形图对乾陵的地形地貌、局部地质结构进行对照分析,并经实地勘察,在已经被考古调查证实的平面呈方形的乾陵陵园内城遗址之外,发现了文献记载的乾陵陵园外城遗址,这是我国唐代帝陵考古调查中首次发现双重城垣。

    去年11月至12月初,考古人员在乾陵内城东北角阙遗址之外进行钻探调查时,再次发现了乾陵陵园外城城垣遗址,经试掘发现,文献记载的乾陵外城垣确实存在,现存外城垣夯土基址宽约2.05至2.2米,距内城墙基约220米。这一发现充分肯定了近几年乾陵陵园考古调查的成果。另外,对乾陵陵园内城东北角阙夯土台基的试掘证实,角阙的夯土台基平面呈曲尺形,周边用砖包砌,其上原建有阙楼,两端分别与内城墙垣相连。

    尤其令人兴奋的是,首次基本搞清了位于乾陵西南方向的下宫遗址布局。钻探调查发现,下宫遗址有内外两重墙垣,外城垣平面呈方形,南墙长379.7米,北墙长380米,东墙长383米,西墙长382米,面积144400平方米,同时在内城及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多处建筑夯土遗迹,这对于认识唐代帝陵的陵园制度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

    文/本报记者 赵争耀

    本报记者 郑重

    ......
    本文标签: 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