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夜宴》的故事

      先帝驾崩,太子巡游在外。皇叔篡位并自封厉帝执掌朝政。身为当朝太子后母却又是与太子自小青梅竹马的婉后迫于无奈,委身厉帝,并希冀以此保太子周全。

      但是,刚刚得知父皇驾崩消息的太子,却在其竹海的伎馆遭遇了一场生死之战。厉帝在诛杀太子的同时也在先皇的宫廷开始了排除异己确立皇权的屠杀。婉后为求自保,在这场政治争夺中成为了厉帝的帮凶,同时对权力的企及也在她心底日益萌生。

      殷太尉之子殷隼乃是当朝虎将,其女青女更是早已许婚太子。大势所趋之下,识时务的殷太尉开始阻止青女与太子的交往,并极力想在新的王朝确立自己的地位。谁料青女痴情于太子,并梦见太子回朝。

      当太子无鸾出现在婉后面前,婉后抱住少年时的情人,仿若生死两别,但是无鸾一声“母后”将她残酷地推开。她不再是无鸾少年时习武的陪伴者,她不再是无鸾的后母,此时,她将成为新的皇后,成就新的皇权,并以她昔日的身份和荣耀,助篡位者猖。

      于是,这本该灭绝的王朝开始了一场新的混乱……

      冯小刚版的哈姆雷特

      第一次驾驭大制作的冯小刚从舞台艺术大师莎士比亚那里找了些灵感——《夜宴》无疑是冯氏版本的《哈姆雷特》。父亲在睡梦中被叔叔害死,叔叔登上皇位并且娶了嫂子,太子则以柔弱犹豫的性格去复仇,吴彦祖是哈姆雷特,奥菲利亚变成了周迅。

      冯小刚改编《哈姆雷特》的初衷不得而知,我认为这是冯小刚作为中国导演向西方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表示尊重,同时也在传达一个东方人的见解。但名著改编很难达到原著本身的高度,除了费雯丽成功地演绎了电影版的《乱世佳人》之外,很难看到名著成功改编的例子。看一看明星汇集的《特洛伊》和不久前《雾都孤儿》的失败就知道,让文学与电影水乳交融是多么困难!更何况,移植还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幸亏冯小刚没有让吴彦祖在银幕上追问生与死的抉择,奥菲利亚的单纯也被周迅演绎成了为爱而生的青女,而这一切却让观众们无法接受——笑场伴随着青女那些爱的宣言响起。台词的古怪是中国近年来大片的通病,中国大导演们好像一拍古装就“不说人话”,曾经以底层人物的幽默俏皮把我们耍得一愣一愣的冯小刚也不可避免地患上了古装“失语症”,我们无比热爱的平民影帝葛优戴上皇冠之后说的话,也让人开始听不懂,听不懂的结局就是观众傻笑。

      不过,我们在从前冯小刚电影里看到的聪明当然没有消失,《夜宴》移植的是中国的古代故事,不仅糅合了中国冠袍飘扬的古典风格,还加入了《武则天》的情节,再以武侠片的面目出现,所以画面非常好看。故事也因为环环相扣一直吸引着观众。最精彩的是结尾,我想每一个观众之所以不在灯光一亮就赶紧离场,是因为一直希望杀死章子怡的那个凶手最终会出现。而因为这个悬念,超女张靓颖的片尾曲可以被完整听完。

      冯小刚的电影还是比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好看。不过,尽管冯小刚要的主角是章子怡,但谭盾选择《越人歌》,将寂寞的主题送给了太子无鸾,并让他成为当之无愧的音乐主角。


     

    [NextPage]

     

     夜太深,宴太少

      在一个深刻会显得幼稚的时代里,一部面目深刻的电影《夜宴》只是造成了观众仅有的两三次笑场,冯小刚不容易啊!虽然冯导要凭《夜宴》打开西方市场的意图明显无比,但作为一名国内观众,暂且不要揣测西方观众能否尽情享用,先以东方的观影习惯品评一番。

      我最喜爱影片前面的部分,先是王子在伎馆的一场戏,《越人歌》如泣如诉,伎人舞裳具云飞之态,配上绿树草堂,让人如痴如醉,可以说《夜宴》的开头在视觉上获得了很大成功。之后紧接着的一场武戏也非常精彩,篡位皇帝派来的羽林军血洗伎馆,身穿宽袍大褂,带着伎人面具的舞伎穿梭在一众铁面人之间,血战之后,镜头里终于出现了一张没有被遮盖住的、王子悲伤的脸庞,而背景音乐则始终将凄凉的情绪灌注进每一个画面……此处无论是舞蹈或武打都似乎到了全片的顶峰,但是对于电影整体来讲,这顶峰来得似乎太早了点:这里的武打最特别,之后的武打要么过于血腥,要么千篇一律,这里的舞蹈最自然,或许是伎人舞的诡异跟皇宫的气氛不合,同样的舞蹈,放到最后的夜宴上,让人觉得有些别扭。

      不过最初的精彩过后,影片进入了漫长的黑夜,之后的情节大部分发生在舞美师叶锦添手下的“红加黑”宫殿,厚重、深沉、华丽、奢靡,这些都足够了,而且这一切似乎都被笼罩在青黑色的气氛下,好似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深深的黑夜,这种气氛作为一种精心设计,有时可以算是影片很好的特色,但随着影片思想内容的展现,漫长的黑夜终于变得拖沓起来,直到最后婉后被杀的情节中,才重又显出这种“黑夜”色调的美感来。

      然而,其实《夜宴》最让我诧异的地方是居然没有“宴”,我以为会在其中感受到皇家盛宴的气氛,而这具有东方特色的重头戏最后只剩下了一只精致的酒杯,看来冯导这次在思想上是动真格了,把最有人文色彩的热闹场景给忘干净了。

    [NextPage]

     

     台词笑场

      看《夜宴》之前,刚刚看了网友的一句话:只有《夜宴》出来,大家才会放过《无极》。当时哑然失笑,如今觉得,这句话对《夜宴》的期望值过高,《夜宴》怎么也超不过《无极》那种“无聊×2”的“高度”。

      看《夜宴》的时候,一直在想看完后该如何回应朋友们关于如何评价《夜宴》的问题,一时走神,差点错过了葛优和章子怡一瞬而逝的激情戏。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银幕上冰冷的色调,听着片刻不停的配乐,心情总有点恍惚:起了大早,忍受着电影院那可以把人冻成冰棍的空调,就为了看葛优的嬉皮笑脸变得一本正经吗?就为了听葛优穿上古装后嘴里蹦出稀奇古怪的台词?

      是的,这部电影并不像冯小刚说的那样,“成也章子怡,败也章子怡”。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如果说这部电影成功了,那是章子怡学会了演戏,她的表演已经不像《英雄》和《十面埋伏》的时候那样流于表面,而是让人感觉到了婉后这个角色内心压抑着的痛苦。但如果这部电影失败了,那最大的败笔,应该在葛优,或者说给葛优安排的台词之上。

      一直以来,观众都习惯了在冯氏喜剧中看到葛优,不经意地让人会心一笑并牢牢记住他的台词。在《夜宴》中,葛优的台词也会让大家会心一笑,但这次的笑却是笑场。电影中,葛优演的厉帝是个政治家、阴谋家,同时,厉帝也是个多情种子,对“婉后”的爱情让他愿意毁灭自己。可能是极少见到葛优在电影里那样深沉的样子,所以,当厉帝自尽前用深沉而又带点歇斯底里的语调直白地阐述导演的中心思想时,观众们纷纷表示“受不了”。也许,冯小刚导演迫切地希望观众明白他所要表达的关于人性、欲望的主题,但是,影片的主题似乎不应该由主角用赤裸裸的语言灌输到观众的脑子里。

      不过,看完《夜宴》,还是没有对冯小刚失望。如果说,《十面埋伏》和《无极》暴露出张艺谋和陈凯歌不会讲故事的缺陷,那么,《夜宴》只不过显现出冯小刚难得一次的不会说话。不会讲故事的导演只会忽悠观众,不会说话的导演还可以靠故事的完整来取得观众的谅解。

    [NextPage]

     

      形式是中,剧情是西

      《夜宴》的故事灵感借鉴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按照东方人文思想对其进行了重新创造。这一改造在观看了影片之后我更相信是为了迎合西方电影市场。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更多的是在观看时会拿《夜宴》与《哈姆雷特》相比,因此,在情节上毫无新鲜感。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夜宴》故事并没有成为蓝本。

      借用冯小刚自己的诠释,《夜宴》的拍摄,试图再现中国古代的优雅气派,重拾遗失已久的古朴风韵,同时要把中国古代宫廷的斗争以及人性欲望的膨胀和孤独表现出来,这一点在片中确实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华美的服装、精致的对白以及细腻的音乐。

      在拍摄手法上,有张艺谋《英雄》、《十面埋伏》的影子,不过片中最精彩的当是几次《越人歌》响起的时候,如影片开场被皇上派去的9人羽林军刺杀太子无鸾及伎人时的场面;以及青女在夜宴上为太子而歌的场面等都把人性中的种种完好体现出来了。但遗憾的是,看完之后,会觉得整部电影很空洞。另外,在一些对白上,由于不太符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更像是时下词语,让观众时时发笑。

      《夜宴》演员阵容强大,但综观整部影片,大多数演员在演技上并无太大突破。章子怡在此前的古装大片《英雄》、《十面埋伏》中的表演,已经让她在观众眼里有定型之感,因此给人感觉并无太多改变。而另一个女主演周迅戏份不多,同时表演也最弱,尽管她曾在古装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有过类似的表演,但这次她无论是在台词还是表演上,都无出彩之处。

      葛优看来演喜剧或平民角色更合适,这里他演的是一个皇帝,看不到他平时应有的演技。吴彦祖扮演的太子则是全片中很重要的角色,可能有配音的原因,几乎不会让人觉察他的香港腔,而在表演上,他把一个孤独而寂寞的太子发挥得淋漓尽致,算是最出彩的一个。而黄晓明由于戏份的原因,在片中发挥的机会不是很多。


    ......
    本文标签: 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