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一)8个子女的浓情往事(小标)
        河南省济源市承留镇山坪村的郭瑞民老先生有8个子女,个个都是“成功人士”。8个子女中,有博导、市委副书记、校长、医生,也有企业家。
        这种成就,别说农村,就是在城市知识分子或干部家庭,把8个子女个个培养得有出息,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郭瑞民的孩子们陆续出生,陆续长大,陆续入学。当时的农村,都靠挣工分吃饭,每天的工分分值只有1毛多钱。郭瑞民夫妇养活8个子女,是生产队挂号的“缺粮户”,连吃饭都是问题。但夫妇俩不论吃多大的苦,对子女们的教育一点也没有松懈过。郭瑞民没上过几天学,老伴又是文盲。他们忍辱负重,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夫妇俩对子女一视同仁。
        在最艰苦的年代,郭瑞民和孩子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嘘寒问暧,使孩子们感到家庭的温暖。孩子们感到,生活虽苦,但学习快乐。
        1963年,大儿子郭天富考上了初中,要到离家60多里地的王屋乡上学。那是他第一次离开家,去学校报到那天,父亲执意要亲自送他。父亲赶着牛,把他送到学校后,千叮咛万嘱咐,要郭天富“学出个人样儿”,给弟弟妹妹们做表率。
        但是,初中毕业那年,还没有“学出个人样儿”的郭天富正赶上“停课闹革命”,他只好回家。之后,他在林场当过护林员,也在小学食堂做过饭。
        1968年,郭天富18岁时,被生产队推荐当了民办教师。
        长子如父,郭天富刚刚成为小学民办教师,老二郭天财上了初中,老三郭颂福正好到了小学入学的年龄。郭天富住校,三弟郭颂福就睡在他的脚头。当时,郭天富每月的工资只有6元钱,生产队再给记1个劳动力的工分,根本不够供老二和老三上学。他就利用星期天的时间上山打石头,学做泥瓦匠,不仅自己给家里盖了两座房子,还把弟弟供应到高中毕业。
        老二郭天财在济源市承留镇上高中时,离家有50里山路。他每星期六下午回家,到家就是深夜了,为给哥哥和父母分担一点压力,他每个星期天都上山割荆条卖钱,一个星期天能挣1元钱。当时,他看到山里一个三线工厂的工人吃着豆腐粉条白米饭,就想,这辈子也能吃上这些就满足了。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高考”,郭天财高中毕业后,也当了民办教师。但他非常想上大学,就在星期天搞副业,自己挣钱,等待上大学的机会。
        1974年,郭天财成了许昌农学院(河南农大前身)的大学生,当时,哥哥郭天富还是民办教师,三弟郭颂福正上高中,其他几个弟妹,有的上中学,有的上小学,一家人非常困难。为省钱,郭天财在许昌上学时每年回一次家,要座火车,转汽车,需要一天时间,他就忍着一天不吃东西。
        1978年,老三郭颂福参加高考,也考上了许昌农学院。
        那一年,老二郭天财已经从许昌农学院毕业,并留校任教。老大郭天富把三弟郭颂福送到许昌后,就对郭天财说:“二弟,我就把老三交给你了。家里的事,我管。”
        从此以后,老大郭天富管家里的父母,供应兄弟姐妹上学,老二郭天财负责老三的大学生活。
        再后来,郭天富的妹妹们也要上学了,由于孩子多没人照顾,大妹入小学时,还带着3岁的另一个小妹。
        在郭家子女的记忆里,为了孩子们读书,母亲从来没有戴过发卡,她舍不得买。平常,往往是母亲割荆条,父亲编箩筐,然后卖掉,供应孩子们上学。乡亲们说,母亲是“风过来也要抓一把”,“挣钱都挣疯了”。就这样,8个子女当中,最低也供应到高中毕业。  
        艰苦岁月总算熬了过来,一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老大郭天富也由民办教师转正,被调到了城里教书,直到90年代中期,才通过成人高等教育考试,从河南职业教育师范学院毕业,圆了大学梦。
          
    (二)博导发起“家族基金”(小标)  
        郭瑞民的8个子女参加工作后,个个争气,比工作,比贡献,都很快成了各自岗位上的骨干。
        长子郭天富,曾任济源市职业高中校长,现退休;二子郭天财,现任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小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还兼任全国小麦专家顾问组副组长等职务;三儿子郭颂福,孟州市市委副书记;四儿子郭松才在济源市一家企业任工程师;大女儿郭晓如是医生;二女儿郭庆如有自己的生意,生活富足;三女儿郭莲如开有公司,是企业家;四女儿郭庆房是人民教师。媳妇和女婿中,有教授,有干部,有企业家。
        如今的郭氏家族,包括郭瑞民老两口和郭天福出嫁的女儿郭东云在内,有4代10户,35口人。
        35口人中,现有12个学生,其中两个博士,郭天财的儿子郭玮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后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现在法国国家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读博士。老大郭天富的儿子郭中伟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被保送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博连读。大女儿郭晓如有两个成才的儿子,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当上了一家跨国公司的区域经理,二儿子就读于吉林大学。郭瑞民的三闺女郭庆茹的女儿常莹莹,现在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就读。还有3个高中学生,3个小学生,一个上幼儿园。
        经过几十年努力,郭家终于完成了从目不识丁到书香门第的跨越。
        但郭家人也有遗憾:后辈人中虽然有博士,有留学生,有重点大学学生,但是还没有人读过清华、北大。
        郭家人都相信,是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是知识改写了家族历史。他们更希望,在后辈人中,能有人敲开清华和北大的校门。
        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郭家人,为了使郭家后代多出人才,成大才,干大事,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每年春节的家庭会议,教育成了最重要的内容。    
        1995年的春节来临了,郭家儿孙们又从四面八方回到了老家山坪村,在一年一度的家庭会议上,“最有学问”的博导郭天财提议,想建立一个激励后辈人比学习、比进步的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成立一个家族教育基金会。他让大家思考思考,在合适的时候成立。
        在郭天财看来,人是需要鼓励和激励的,孩子们在运动场上如果没有竞技的对手,没有全场同学们的“加油”声,他的潜能就无法发挥出来。他的荣耀必须要有人去欣赏,如果没有人的赞叹,就不存在自豪。
        365个日日夜夜一晃而过,转眼,1996年春节到了,郭家儿孙们又像候鸟一样飞回了山坪村。
        家人相聚,话题自然离不开工作和教子。郭天财在同四弟郭松才的交谈中了解到,四弟的儿子郭琨在中招考试中,没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是四弟掏8000元高价,才使郭琨进入重点高中学习。入学时,郭琨的名次排在级段613名。但是,父母不仅没有埋怨孩子,而且百般鼓励。结果,期中考试,郭琨就上升了100名;到了期末,他居然升到313名。仅仅一个学期,郭琨就进步了300个名次。
        郭天财听罢,感触很深,他曾有两个朋友的孩子在天津上重点高中,由于远离父母,缺乏关心和鼓励,结果都退步了。
        郭天财认为,每个平淡无奇的土壤里,都蕴藏着一座丰实金矿,孩子也如此。只要父母加以引导,变为他们自己愿意肯去挖掘的行动,也会挖出令他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自己的侄子郭琨居然能有如此进步!就是“激励”二字挖掘出了令人“惊讶不已的宝藏”。郭天财感到,成立教育基金会已时不我待。
        成立教育基金会,要有理事会。郭天财提议,理事会由7个理事组成:郭瑞民老两口、四个儿子、四个女儿妹、四个女婿,都算是不同“界别”,分别推选1人担任理事,孙子孙女和外孙中也分别推选出一个理事。
        理事会推选郭瑞民老人担任理事长,老伴儿任名誉理事长,把基金会命名为“瑞民教育基金会”,郭天财任常务副理事长,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博连读的郭中伟任秘书长,郭家小女儿郭庆芳是财务主管。
        大年廿九,郭天财一天没有出门,他根据大家的意见,拟出了《瑞民教育基金会章程(试行)》,第二天一大早,他让秘书长郭中伟拿着“章程”草稿,在10户家族成员中争取意见。
        2006年1月31日是大年初一,郭家召开基金会成立后第一次全体会议,除远在法国巴黎的郭玮缺席外,全家其他34名成员全部到会。对《瑞民教育基金会章程(试行)》表决时,郭天财拨通了越洋电话,争取儿子郭玮的意见,大家一致通过《章程》。
        当天,理事会就开始了基金的募集。

    (三)家族基金会中的“家法”(小标)
        发起人郭天财是个高瞻远瞩的高级知识分子,他希望,将来的郭家,是一个“国际大家庭”    
        因此,郭天财特意把瑞民教育基金会译成了英文,译名为RuiMin Education Foundation,缩写为RMEF。
        郭家人强调,基金会是公益型、开放性非盈利组织。其宗旨是,为鼓励瑞民基金会成员子女及章程规定的学生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成为国家栋梁人才。
        《瑞民教育基金会章程(试行)》规定,经费来源,是由发起人按规定提供的资金和自愿捐款;基金存入金融机构收取的利息或投资收益;社会单位团体和个人的捐款。
        基金会成立初期,基金主要由瑞民家族成员以户为单位进行筹措,所有瑞民基金会发起成员,以户为单位每年最低捐助500元,成员中有固定工资的人员每人每年捐助其单月平均工资额的50%;成员中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每年按其不低于纯利润的3%;成员中无固定职业和固定收入的人员,视其实际收入和经济能力,自愿捐助;成员中所有在校学生获得各种奖金的10%、每年收到的压岁钱按不低于50元捐助;成员中其他合法收入按自愿的原则进行捐助。这些捐助,均上不封顶。
        郭家对瑞民教育基金的用途,有严格规定:奖励瑞民基金会成员在国(海)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的优秀学生,扶持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并确定适当比例资助社会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原则上每年年初奖励一次,前三年每年发放的奖励金额原则上按当年基金收入的50%进行分配。如果当年奖励金额超过或不足时,转入下年度。
        受奖人员,均从瑞民基金会成员所有在校学生中评选产生。成员中子女当年考入普通中学的每人奖励100元,考入重点中学的每人奖励300元,考入普通大学的每人奖励500元,考入重点大学的每人奖励1000元,考取硕士生的每人奖励1500元,考取博士生的每人奖励2000元,考取清华、北大的每人奖励10000元。小学阶段获校、区、市级奖励的,基金会再分别奖励50、100、200元;中学阶段获校、区、市、省、国家级奖励的,基金会再奖励100、200、300、400、500元;大学获得奖学金的,每人按校、国家奖学金额度的30%、50%进行奖励。对未获得以上奖励的学生,基金会每年另设鼓励奖3名,一等奖1名200元,二等奖2名各100元,受奖的学生需提出申请,由理事会评议确定奖励对象。
        《瑞民教育基金会章程(试行)》还特别规定,对考取大学或出国留学的学生,家庭困难的成员可向基金会借支学习费用,自毕业后第二年开始2年内返还,逾期无法偿还的另按实际欠费的10%收取滞纳金。
        瑞民基金会成员及其子女在校学习期间每年向基金会会员汇报一次学习情况。所有受奖人员将由本教育基金会发给荣誉证书。
        2006年春节,瑞民教育基金会共募集到了15600元,虽然钱并不多,但发起人郭天财仍然相信,自己的这个构想是一种方向,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每年都能按时募集,即使是小河流也能汇聚成江河。
     
    (四)第一次发奖(小标)
        2006年春节,郭家共对9名郭氏宗族后代进行了奖励,共支付奖金4830元。
      获得奖金最高的是老大郭天富的儿子郭中伟,他因为被保送为硕博连读研究生而获得1500元的奖励。
      郭瑞民的外孙常鹏远最高兴、也最得意,他一人拿到了两个奖:考上高中,奖励100元;被基金会评为“年度进步较快奖”,又得到了鼓励奖200元。
      常莹莹是郭瑞民的三闺女郭庆茹的女儿,现在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上大二。1995年,她不仅获得了学校的400元奖学金,还被学校评为“学生会优秀干部”。因此,瑞民教育基金会“依法”奖励她220元。但在获奖之后,根据章程,常莹莹也将她获得的奖学金的10%计40元捐献给基金会。
      常莹莹在获奖感言中说:“今年,全家齐心创办了瑞民教育基金会,我明白这是为我们晚辈所创的,所以,我一定要更好地学习,不辜负长辈们的期望。”
      获得奖励最低的是郭瑞民的外孙女王靖文,这个刚刚上学的孩子因为被学校评为“校道德标兵”而获得了50元的奖励。
        郭琨是一年中进步最大的郭家后代,他在获奖后激动地表示:“所获奖励其实是长辈们对我们的希望和寄托。虽然接下来的路并不容易,不过我会尽力的,我一定会拼着自己的力量,奔着自己的前程,更加勤奋地学习。”  
      没有得奖的郭永兴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都拿奖了,自己啥也没得到,心里有点不好受。这个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子当时就哭起来了,非闹着也得让爷爷给他发个奖。但“固执”的郭瑞民对他说,要想拿奖,就得像人家那样,也抱个学校的大奖状回来。
       鼓励进步的、鞭策退步的,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过上好生活。
      郭天财说,评奖的意义不在于奖金的多少,关键在于能通过这种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形式,在家族内部营造一种争着求上进的氛围,让这些孩子能互相比拼去取得更大的进步。
        如今,郭家要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把培养后代作为一项社会责任承担。 
      担任孟州市市委副书记的郭颂福坦言,通过建立家族教育基金会的形式,还能让宗族内部成员的思想都统一到一起,变以往的单个家庭培养学生为现在的倾家族之力共同培养孩子,对以后孩子的成长肯定有利。
      作为瑞民教育基金会的倡导者,郭天财对以后教育基金会的发展有更多的设想。他给瑞民基金会定下了目标:前3年为筹备年,按目前的章程去做。3年以后,资金的募集范围进一步扩大,只要同意基金会的章程,就可以加入瑞民教育基金会,资助对象也将扩大到济源范围内的贫困学生,保证他们能完成学业。
      而更远期的设想则是,伴随着瑞民教育基金会资金的充裕,将在基金会章程上再增加一条规定:基金会成员年满18周岁后,必须服从基金会管理条例,不允许再向家中索要一分钱,所有花销须以贷款形式从基金中支取,并且这笔费用必须在以后10年内还清。       
      谈到对这样做的原因,郭天才解释说:“高中生拖贫一个家,大学生拖垮一个家。现在不少家庭因为孩子上学,家里弄得一贫如洗。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还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和经济压力。”  
      所以,瑞民教育基金会打算,在今年高考以后,将对济源市高考文、理科状元进行奖励,并选择资助山坪村3--5名贫困生,由村委会确定资助对象。
        基金会还设想,在适当时候,面向社会开放,吸收瑞民家族成员以外的家庭和团体捐助,并享受本章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我们衷心希望,郭氏家族的“家族基金会”,不仅能泽被郭氏宗族儿孙,而且惠及社会。
    ......
    本文标签: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