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近日,香港岭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面试活动陆续在广州进行,香港科技大学华南地区的招生于7月8日开始。来自广东、福建等几个省份的150多名尖子生参加了考试,其中不乏广东高考状元。有专家分析发现,考生热报香港高校,与优质的教育资源、国际化的培养方式及高层次就业前景不无关系。
    (见7月9日《信息时报》)

      旅美学者薛涌近日在他的博客中撰文认为,随着近年来港校在内地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众多高分考生的首选学校已经成了香港的大学,“北大、清华很可能会被香港的大学打成二流!”因为,如果香港八所大学在内地的招生规模突破万人以后,每年内地高中毕业生最优秀的一两万人被香港的大学挑走,内地还有哪个大学好意思说自己是“一流”?

      内地名校“二流”论一经抛出,哗然和争吵之声远远超越了教育界。当然,内地名校“二流”论,还不过是薛涌先生的个人观点而已。然而,在内地名校“二流”论尚在“初成”未成定论之前,内地优质考生们,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着自己青睐香港高校的动向。如人民网7月3日就报道说,北京文理高考状元就同时应试香港科技大学。另外,去年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内地考生放弃清华、北大而选择香港高校。这一切均表明:尽管内地名校“二流”论尚停留在言论的层面,但内地考生的动向,已经给内地名校以巨大的“二流”“心理”压力了。

      因为报考、面试的不冲突,内地考生选择香港高校,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个“意外”的选择罢了。内地名校在遭遇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后,一段时期内,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后者对自己优质生源的掠夺。诚如专家分析和报道热衷报考香港高校的考生说的那样,香港教育丰富的资源、国际化环境、全英文的教学方式、有机会到国外以交换生的身份学习、接受国际化的教学熏陶,高层次就业美好前景等,都是内地高校的“软肋”。

      但笔者认为,内地名校“二流”论是个和谐的信号,内地名校没必要尴尬和懊恼,公众更没必要陷入“恐慌”;与此同时,内地教育界尤其是高校,以及公众层面的反思,比尴尬和恐慌更重要。

      众所周知,内地名校在招生时,历来具有的“话语霸权”已经长期存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样的“话语霸权”已经使这些高校“僵化”,损害了这些高校原本应该拥有的“创新”意识。如何摆脱被桎梏的“象牙塔”样式精英思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切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前景为本位、革新高校中愈来愈僵化的用人体制、革除教师和学生诸如学术腐败和论文作弊等群体性浅薄化功利心理等,都是内地高校,尤其是名校应该积极考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考生方面,和如此众多的内地考生比起来,内地那寥寥可数的名校,无论从数目,还是从个体的容纳程度而言,都显得单薄和脆弱——内地优质考生,应该拥有个广大的选择的空间和权利。而这样的选择,在自觉和不自觉之间,被我们狭隘的选择范围,更被我们狭隘的意识所遮蔽和抹煞了——无疑,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的介入,为这些优质的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更为僵化的内地高校群体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有竞争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发展。如复旦大学港澳台办公室项目主管庄辉所言,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师资力量、政府投入和人文传统等都是重要因素,因此部分优秀生源选择香港的大学,绝不会导致内地名校被“横扫”;内地名校在就业上做足做好文章,就不用怕香港高校的竞争。所以笔者认为,在内地名校“二流”论的争论中,内地教育界尤其是高校群体,反思比尴尬更重要。借助反思的契机,思考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取长补短,为我所用。自身综合实力提高了,才会有综合的竞争实力,才会在竞争中永是“一流”,立于不败之地。

    ......
    本文标签: 内地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