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 编者按 此文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谢平在中国人民大学就“现代金融监管理论和中国金融监管中的问题”发表的演讲整理而成。) 
      在经济学的分类中,金融监管还没有成为一个分支。我现在讲的金融监管理论,只是一些观点,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种方法。
      1.人类有没有无风险的金融体系,不需要监管的金融体系。我们发现是有的。原来纯计划经济时代的金融体系,如原来的中国、现在的朝鲜这类国家,全社会只有一个银行,而且是中央银行相商业银行混合一起。一种货币,所有产品按照计划生产,产品都能卖得出去。所有居民、企业的存款都存在这家银行,所有代款都由这家银行发放,全社会的出纳、核算、支票结算都由这家银行办,完全垄断的银行。利息由政府决定,利差很大,银行完全可以用这个利差弥补它的成本。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原来的中国金融体系是没有风险的。它的每一笔贷款都能追回。因为产品都是按计划生产,都能卖得掉。但它的代价是,效率极低。一个无风险的金融体系,得付出很大代价:效率极低,普遍的短缺。
      这是我们分析的逻辑起点。一旦引入金融体制政策变量、一旦金融机构多样化,一旦我们走向市场经济;一旦我们的金融市场发展,引进了拆借、引进了股票交易、引进了外汇交易,引进了外汇汇率的并轨,引进多家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银行、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的竞争等等,金融活了有效率了,但同时,金融机构就有倒台的危险,就有挤兑的危险,就有贷款收不回来的可能性。金融市场的交易就有不确定性,有些交易就不能收回本金,就可能有利率风险,有汇率风险、有违约的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引起了金融机构的不稳定,金融机构不稳定有可能损失存款人的利益。谁知道这四大银行去年是盈利还是亏损?都不知道。你们只知道把钱存在工行、存在农行。这时,我们感到,得有人监营银行。为什么?如果不监管,比如工行,有两亿多储户在那里存款,它一旦倒闭。这两亿人的大约三万多亿的存款就没有了,这事情很严重。所以金融监管由此而生。
      这是第一个要点,即从一个没有风险的、抽象的金融体系推导出金融监管的可能性。我国1993年以前没有金融法律,人民银行没有监管部门。
      2.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银行有天生的脆弱性。如果我国现有的一百多家银行,有一家银行出问题的话,大家都会受感染。这家出问题的银行要想从货币市场上拆入资金,是不可能的,谁都不愿意拆出。就有相互感染、挤兑的可能性。比如一个储户,在不同的银行有存款。一天突然发现在这家银行取款取不出来了,会立即跑到另一家银行急着把款取出。如果大家都这样,那本来经营得好的那家银行不可能有这么多钱。这时它从市场拆借,才发现,今天所有的银行都不拆出了。为什么?大家都危险,都把头寸放在手里。因为金融机构的负债率很高,存款的80%早就贷出去了。今天真正能应付到期存款的,只有20%的现金。这时就发现金融市场上根本就没有流动性,整个金融业就处于大家都紧张的状态。这个情况,在我国个别城市发生过。好在,我国的工、农、中、建,特别垄断,它是全国统一调配资金。人民银行在各地有很多现金仓库,每个仓库都有几十亿的现金放在那儿。谁要挤兑,现金可以很快运到那儿,使事情平息。
      这是第二个要点,它是说银行的脆弱性是由银行高负债率和流动性不足造成的恐慌。所以需要监管。监管概念包括了这种挤兑时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我们国家现在有一条:只要金融机构情况过得去的,发生挤兑,不论什么情况,中央银行马上给钱。
      3.金融监管的基础和目的在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金融监管和证券监管不一样。银行监管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而证券监管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二者是相反的。假设工商银行是上市公司,证监会监管工商银行,它的目的是保护工商银行股东的利益。但人民银行对工商银行的监管,是保护在工商银行存款的人的利益。所以中央银行跟证监会有时要打架的。比如,上市的信托公司出问题了,证监会说你人民银行应该给钱,股东的权益要保护。但是我们给钱不是给股东,而是要求信托公司把这个钱兑付给存款者。如果存款兑不出来,对不起,你们股东砸锅卖铁也得付存款。
      4.金融监管具有使宏观经济稳定的作用。
      5.银行与存款者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比较严重,银行与贷款者也存在着信息的严重不对称。
      6.为防止银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金融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7.最优监管规则理论。它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斯蒂格勒提出的。这个理论说:一个国家的监管不能过度,过度了,就把市场扼杀了,没有竞争了。但是又不能不监管。什么情况维持着一种最优监管状态,很难确定。他的书中有一个证明,使我们大吃一惊:他说美国的证监会在头二十多年监管当中没有有效制止内部交易。这个意思是说,有了证监会,证券市场实际上跟原来一样。
      8.监管者竞争理论。在这点上中国与美国的做法不一样。中国老认为一个部门一个监管者,这是最优的。我们把证券监管,保险监管,银行监管分开了。银行业由中央银行监管,证券业归证监会监管,保险业归保监会监管。美国一个部门必须有两个以上监管者。银行有三四个监管部门,证券有两个监管部门。不仅有中央监管部门、还有地方监管部门。为什么?它认为监管者也得竞争。如果一个部门只有一个监管人,那么这个监管人肯定腐败,肯定低效率。各国监管模式很不一样,有英国模式、有中国模式、美国模式。现在大家比较赞同英国模式。英国模式是证券、银行、保险全部一家监管,然后跟中央银行分开。这个国家有两个部门:一个中央银行,就管货币政策,就管支付清算;一个金融监管,大一统监管,既管银行也管证券、保险部门。我们去英国考察了两年,探索英国模式。现在韩国、日本都学英国模式。但它的前提是混业经营。我们国家现在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些模式体现的是,监管者要有竞争。
      9.关于监管的成本效益分析。这个理论比较抽象。监管付出了很大的成本。而且监管可能带来的效率损失成本有多大,很难估算。监管收益,比如存款者得到了保护,证券市场更加平稳,保险市场上诈骗行业减少等,都属于监管的收益。把监管的这些制度性收益与监管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来证明监管效益有多大,这很难。
      有人说,监管对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是一种扭曲,必然是低效率的。
      10.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有人说金融监管完全是来自金融创新、有的金融监管又引起金融创新,像猫和老鼠的关系一样,有了监管,别人为了逃避监管,不断地创新,不断创新我又发明很多方法监管它。这样来回循环,金融业也就发展了。有好些金融产品主要是来源于两个目的:一个是规避风险,一个是逃避监管。
      11.监管的政治学分析。很多人认为,监管,不论是金融监管还是非金融行业的监管,包括电信、电力、金融,永远都是跟腐败有关系,跟政治有关系,跟政治利益集团有关系、跟寻租有关系。甚至有人说,监管就是人为的设租,就是腐败,让大家给你上供,给你请示。你看证监会门口,每天下班后排队,为什么?请官员吃饭。现在还这样。就是为了上市,上市审批很严格的,一旦上市了,你就凭空赚了至少一个亿。从中你拿出一千万去寻租还是划得来的。中国任何上市公司,只要你拿到上市指标,上市成功,一块钱的股本起码是六七块价格,收益确实大、所以有人说监管永远跟政治利益集团,跟寻租有关系。我们国家最典型的例子一个是房地产业的监管,一个是证券监管,一个是金融监管,一个是电信、邮政,一个是国家电力,这几个是所谓监管比较严的部门,大家都可以看到,都认为是腐败比较严重的。
      12.对监管者的监管。对这些监管者,又是中央银行、又是证监会、又是保监会,谁来监管?这里有四个理论假设:
      第一,监管者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不能假设监管者最聪明。
      第二,监管者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公正。
      第三,监管者不可能永远兑现它的承诺,即监管者不可能随时都说到做到。
      第四,监管者也有很强的利益动机。
      大家都知道,这四个假设是对的。既然如此,那么,谁来监管监管者?
      13.有无一套指标体系、一种方法来衡量监管的业绩,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指标,你凭什么来说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谁干得好、谁干得不好?现在说不清楚。比如说,我国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中小金融机构都在出风险。最近都在救火。人家会断定说你人民银行监管不好,但究竟是我监管不力,贷款收不回来呢,还是因为宏观经济波动,才使贷款收不回来?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监管部门。比如中国电信业,国家信息产业部是监管部门,大家觉得它监管得不好。为什么?你可以将中国打电话的价格和国际价格比较。这个问题报纸上经常在讨论。学者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的信息产业部的监管是最差的,因为中国的电信价格是世界最高的,而且服务态度最差、上网最慢。这些指标,就比较出了中国的邮电监管者比其他国家邮电监管者的业绩要低。
      但对金融监管应该找些什么指标比较呢?你可以说把中央银行跟美联储进行比较?很难比较出是你干得比我好还是我干得比你好。现在很多制度变量,很多不确定因素,没有办法把它还原成像邮电监管这么清楚。邮电监管很清楚:每分钟中国多少价格,美国多少价格,上网速度美国几秒、中国几秒,很多技术指标可以提出来,清清楚楚;中国监管效率比其他国家差远了。
      14.跨国监管理论。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在探讨。究竟需不需要一个超越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包括我们中央银行行长在国际上也在争论,争论的结果是搞一个金融稳定论坛。原来普遍的观点,应该有超国家金融监管,对于对冲基金、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监管。有人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该承担起来,有人说国际清算银行应该加强对各国的监管。后来,美国人说不行。你要建立超国际的监管,肯定不行。最后妥协的结果是,大家相互通信息,搞一个金融稳定论坛,中国是成员国之一。有24个国家。这个事情是有争议的。人类的金融活动已经越来越全球化,全世界大部分货币是可兑换的。跨国的银行交易、跨国的证券交易、证券清算,资金流动这么快,需不需一个超国界的监管?而且超国界的监管理论应该怎么样设计,现在没有定论。
      15.奥林匹克监管理论。人类的体育活动的监管,从来不是政府行为,是由奥林匹克这么一个纯自律性监管机构进行的。奥林匹克、国际足联、国际体操联合会、国际篮球协会等,都是自律性的。这就是说,监管可不可以完全自律监管?奥林匹克做到了这一点。大家想一下,奥林匹克的监管不比金融监管简单:这么多体育项目、这么多代表团、什么兴奋剂等等,这竟然没有利用各国政府,也没有什么法庭、司法程序;它就用自律性的原则把它监管好了。因此,监管理论始终在探索一种自律性监管理论,是不是不要政府介入监管,由这些银行协会、证券商协会、交易所组成一个很有力的自律性监管体系,自己定游戏规则,谁违反这个规则,就把它处罚出场。美国有点儿类似。美国的金融监管用了大量的自律性监管措施,然后配以国家的法律,一定的司法程序。但全世界的金融监管基本上是政府行为,是法律行为。奥林匹克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律监管有效的很好的例子。  ......
    本文标签: 证券论文 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