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行为,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又呈现个性化很强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一方面,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复杂性和艰难性,不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方面,我们还得知难而进,不能望而却步,无所作为。我们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尤其是孩子做人的老师,人格的老师,能力的老师,健康的老师。但是在日常教育中,家长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是孩子的成绩。我们发现,恰恰在这个方面是家长的弱势。今天,我们想就这一问题,与家长沟通,形成共识。

    一、我们认为一个成功的学生后边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家庭。

    为什么在成功上边加上引号,主要是强调这个成功不是指别的,是指教育方式的恰当。突出表现为以下这样几种类型:

    1、文化积累较厚的家庭。我有切身的体会,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在学习上要明显的优于其他方面家庭出身的孩子。这说明家长的求知态度和求知表现对孩子有很大影响。我曾在北京海淀区任教多年,海淀区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大区,与海淀区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当然,这是一般而言,不是说只有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才学习好,其他的孩子就不能学习好。在现实中也有很多教师的孩子也存在严重的学习问题,也有很多文化很浅的农民家庭照样出状元。我是从整体而言。我的意思是家长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家长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家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家庭的文化继承对孩子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有很大的影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以无知自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倡导建立学习型、知识型家庭,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是百年大计。

    2、有志气有拼搏精神的家庭。为什么在一些偏僻的山村,也能飞出金凤凰?其中与家庭有志气有拼劲是分不开的。我想举身边的一个例子,这就是我们四中网校的学生荣博同学。荣博是一个脑瘫儿,一出生就是一个重度残疾儿童。他的父亲叫荣晓鸣。儿子出生以后,不久妻子难以承受家庭灾难的打击,提出离婚。为了给孩子治病,荣晓鸣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并且提前退休在家照顾孩子。他有一个信念:尽管孩子是残疾人,也要让他受到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从此他们父子俩便踏上了艰难而又漫漫的求学之路。荣晓鸣说过:你们谁的家庭比我还差?你们哪个孩子的条件不比荣博的条件要好。荣博用手握笔写好一个“一”字,手上竟磨出了泡,磨出了血。就是凭着这股劲,荣博在学业上一直就没有落下。荣博之所以能够凭自己的实力考取挪威国际红十字会学院,并且受到挪威国王的嘉奖,称他为“东方的奇迹”,与他们父子的拼搏是分不开的。

    当然,“成功”还有很多方面,比如有良好家庭教育背景的家庭,和谐的家庭,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二、我们同时认为“问题学生”的后边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

    1、盲目型、糊涂型的家庭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父母会说这样一句话,他们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别的什么都不管行吗?我身边刚刚发生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刚参加完中考的优秀学生,这个学生初中三年,无论在家在校的表现,都是非常优异的。家长和老师无不交口称赞。三年三好生,市优秀干部,优秀团员,所有的“优”都集中到他身上了。中考报考,学生、家长、老师志在必得,只报一所市重点,非此校不上,其他志愿一概不填。结果中考成绩一下来,436分,现在档案成了死档,一个优秀的学生面临无校可上的结果。这里可能有考试制度的弊病,但家长和老师就没有责任吗?我们的孩子再优秀,也自然是孩子,他们还有很脆弱的一面,他们见的风雨不够多,在关键的时候有可能就会出问题。

    2、溺爱型的家庭。

    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溺爱”是很普遍的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一方面对孩子寄予很高很大的期望,一方面教育没有原则。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个家庭。男孩子上初二,母亲对他的爱是不停地给他选择这样的辅导班那样的艺术班;父亲对他的爱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耐克鞋,高级自行车,结果出了问题,孩子迷恋上了网吧,为此曾三次离家出走。第四次又要走的时候,父母请我们的老师帮助制止。老师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孩子就像一头发了疯的狮子,而父母哭得像泪人一样。如果父母的爱换得这样的结果,难道我们还不应该反思吗?

    3、观念陈旧,不思进取的家庭。

    有些家长观念陈旧,既不懂教育,又不了解孩子,自己也学习,只凭“想当然”办事,有时候往往好心办错事。我在大庆讲课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一位家长:孩子读初三,在黑龙江大庆市一所很不错的学校学习。孩子初一时学习成绩不错,初二成绩下降,现在成绩已经在班级中排倒数几名。母亲很焦急,找到四中网校,咨询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我们在与孩子和家长的谈话中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这位母亲在孩子初一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初二的时候,她下岗了。母亲因为有了时间,内心觉得以前因为工作忙没有照顾孩子,现在应该把亏欠孩子的补偿回来,所以现在每天盯着孩子学习,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她始终认为这是她应尽的“爱”心。我们问孩子:“你能理解你妈的用心吗?”孩子一脸茫然,显得很无奈。孩子说:“我理解是一回事,问题是妈妈是在干扰我学习,她却浑然不知,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母亲却认为孩子是强词夺理,说:“我看着他学习成绩还下降,我要是不看着还不知道他差到什么地步呢!”

    这位母亲是好心办错事。她认为孩子的学习需要“看着”,需要“监管”。殊不知她的行为恰恰是在干扰孩子的学习。母亲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每个阶段对家长给予帮助的需要是变化的。比如父母唠叨、监视孩子学习、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等都是错误的,是孩子所讨厌的。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孩子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这样的陪学和监视还会产生后遗症,它不仅干扰了孩子的正常学习,还无形中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一旦这种干扰不存在,孩子也很难恢复正常的学习状态。我们建议家长把学习的自由空间还给孩子,把监管变成不定期的“沟通”。

    三、在指导孩子学习方面,我们想与家长达成如下共识:

    1、家长的主要责任是为孩子的人格成长创造环境。要教育孩子学会做人,要诚信,要积极进取,要学会感恩。一个学会做人的孩子,一个积极、乐观、进取的孩子要让他学习不好都难。

    2、要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二者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关系处理不好,互相掣肘,互相干扰,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例如:孩子在学校学习偏科,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出现偏科可以理解。但是按现行的考试制度,偏科是大忌,这一点要让孩子明白。这方面,家庭、学校一定要形成合力。

    3、要正确对待孩子在学习知识上的错误。冯友兰先生曾经重新评注过《瞎子摸象》这则寓言故事,他说,多少年来我们这些有眼睛的人一直在嘲笑那群瞎子,可是瞎子们不服啊。瞎子们说:“你们中的哪一个人又能准确地告诉我们大象是什么样的呢?未必啊!从你们的嘴里描述出来的东西也许更加荒谬不堪,似驴非驴,似马非马,好歹我们是在触摸大象,我们还有一种真实的触摸的感觉哩。”我们学习也好,做学问也好,谁不是像瞎子一样摸象呢?人类对于宇宙的了解,就像海边一个捡贝壳的三岁孩童对大海的了解一样,哪一个物理学家,化学学家,生物学家敢于宣告:我是这门学科的先知者!那么,我们为什么总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出现错误,以至于学生得100分就觉得了不起,得80分都抬不起头来,这不是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石景山王能智老师就提倡让学生在不断的犯错误当中找到自信,他的教学改革很了不起。他的学生都热爱学习。

    4、要学会引导孩子通过改变方法和整合资源来攻克学习难关。任何一个人,面对学习都会遇到难关。遇到难关,如果不寻找度过难关的办法,就会被学习的困难所压倒。台湾著名学者刘墉讲过自己中学时代的一些学习体会,其中谈到他当年特别善于背诵,他有一些窍门。他讲过一个例子,他说当年背有关长江两岸港口城市的知识,他把十个城市的名字浓缩成一句话,叫“镇芜安九月常常杀一万”。镇江、芜湖、安庆、九江、岳阳、长沙、常德、宜昌、万县,让他一辈子都忘不掉。这就是方法,类似这样的方法还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

    5、正确对待孩子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人的小脑是最不受先天影响的,最能用后天来加强,左右脑可以互相促进。所以不能过早给孩子下结论。

    6、正确认识学习与考试的关系。考试是评测学习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优异,但能力一般;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但能力很强。另外,考试自身也有一些规律,甚至可以说是技巧。有时候也要正确对待考试,掌握考试的规律和技巧,实事求是地对待现行考试制度,不要钻牛角尖,把握住生活给予我们的机会。

    7、注重“培养”的概念。美国《发展心理学》研究认为:“十岁的女孩子如果花较多的时间做男孩子体育竞赛的活动,不管当初对数学有没有兴趣,两年后普遍会对数学的兴趣增强;相对的,如果男孩子花较多时间做女孩比较喜欢的活动,像弹奏乐器之类,两年后的数学成绩也会比较好。”所以研究人员建议父母别让女儿跟同性的孩子成天腻在一起,又让男生的家长要把玩疯了的孩子抓回来,作一点静态的活动。

    8、教孩子学会管理时间。一个孩子学习能力的大小,主要表现在时间的管理上。会学习的孩子,会“取”“舍”时间,该用功的时候要用功,该玩的时候要玩,劳逸结合;会学习的孩子能把时间用到最大值。当别人学习的时候你学习,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上网,这比“别人学习的时候你上网,别人看电视的时候你学习”要强得多。

    总之,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家庭教育的功能作用会不断地增强,家庭再一次成为学习的中心,所以我们倡导建立学习型家庭,与孩子共同成长。

    ......
    本文标签: 父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