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到党的十六大全党对“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形成共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系统,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总结和升华,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才能辨证地认识和处理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关系,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最终目的,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人的民主权利、人的公平公正要求、人的全面素质提高、人的价值实现、人的精神文化需要。其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对于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教育作为全社会的一个先导性、基础性部门,为社会各行业各系统提供智力支持、培养专业人才、传播先进的社会理念,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的实现首先依赖于教育。

    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非常密切,具体表现在:第一,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如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比率、区域教育的发展状况等最能体现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程度。第二,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难点都在教育上。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占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5%的水平。2003年,我们消耗了全世界钢铁的26%、石油的30%、水泥的60%,才创造了全世界GDP的4%。这与我们教育发展尤其是职业教育的落后是有密切的关系的。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考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片面、失调、不可持续地发展,是统筹兼顾还是顾此失彼?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中国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要实现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二、用科学教育发展观正确审视我市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我市教育紧紧围绕“走创新这路,建教育强市”的总体目标,以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总揽全局,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教育促开发”战略,各项工作取到了长足发展。

    从基础教育看:自实施“两基”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9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新建校舍35万m280%以上中小学实现了楼房化,义务教育正在朝均衡化方向发展。全市共建成3个省级重点高中,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高中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高考二本上线人数逐年稳步增加,万人比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四。

    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看:职业教育面向市场,调整结构,注重学员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年招生3000人。市职业中专建成全国示范职业学校,耀州区职中被命名为陕西省扶贫培训基地,为服务“三农”,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形成网络,遍布乡村,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年均培训农民5万人次,大大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进程。

    从布局结构看:我市共投入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资金6300万元,撤并学校163所(教学点61个),新建学校64所,改造危漏校舍面积14万m2,危改任务基本完成。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民办学校达59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所,高中学校1所,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教育投入和所有制多元化改革探索正在进行。

    从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看:2001年在全省率先通过了省上“普实”验收,被授予“实验教学普及市”称号。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市662所学校实现了“校校通”,125所学校接入互联网,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6420台,生机比15:1(全省35:1),信息技术教育走在全省前列。

    从学校管理看: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管理规范化学校和文明校园两项创建活动,每年对学校进行“两项常规”检查,全市已建成管理规范化学校60所,省级文明校园23个、市级58个、市级文明校园标兵10个,省级示范中小学9所。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体卫艺和国防教育有声有色,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从教师队伍看:全面实施了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工程,797人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广泛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和新课程师资培训。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开展“名校、名师、名校长”评选活动,推选骨干教师近1000人,学科带头人1500人,涌现出了全国十杰教师赵文忠、陕西省师德标兵赵宝元等一批先进典型。

    总结几年来我市教育工作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一是我们提出的“走创新之路,建教育强市”的总体目标和“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方针是符合铜川实际,完全正确的。二是我们开展的创建教育强乡镇工作是卓有成效的。2002年以来,我们已建成省级教育强乡镇3个、市级8个,大大推动了我市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我市投入近8000万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创建教育强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规模化发展高中教育的路子是正确的。2004年我市高中入学率达68%,普及程度在全省较高,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高中教育质量已跻身全省先进市行列。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表明,我市以布局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教育资源大整合和以强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骨干体系建设是完全必要的,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特征的教育质量大推进和以配置计算机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教育大发展是成功的也是正确的。

    但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我市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育发展水平不高且不平衡。义务教育实施水平较低,各级教育、各类教育、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由于体制等深层次原因,教育的群体发展、德智体美劳教育、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也不平衡。二是教育发展目标不平衡。社会、家长,甚至一些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只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品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赢利成了一些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办学的重要目的,教育途径、方式、方法单一,观念落后,“以考为本”还占主导地位,很大程度上使教育丧失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性。三是市矿条块分割,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隶属关系复杂,全市教育资源难以整合和优化配置,办学效益不高。四是教育投入总体不足。“普九”、“危改”欠帐较多,薄弱学校改造资金困难,农村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不到位,“一费制”的实行,又使一些农村学校难以为继,由于投入体制、投入渠道和投入政策等原因,使一些富校更富,穷校更穷,教育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五是教师结构不均衡,数量总体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由于体制性矛盾,缺乏有效的机励机制和政策导向,教师流动越来越不利于落后和偏远农村的教育发展,中青年骨干教师外流严重,导致全市教师素质总体不高。六是教育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学校特别是村办小学、企办学校质量意识不强,管理薄弱,素质教育推进缓慢。

    三、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我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以上问题是我市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对此,我们必须用科学教育发展观来思考这些问题,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第一,必须坚持加快我市教育发展不动摇。

    对我市来说,发展依然是硬道理。在继续发展外延的基础上,必须要看到我们的发展内涵还很不充分。我市教育的发展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围绕到2007年实现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初中办学条件达到高标准“普九”,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全市教育总体水平跨入全省先进市行列的总体目标,与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宗旨不动摇。

    教育全面、和协发展,一是指教育系统自身的全面发展;二是指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即服务,对教育来讲,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目的上要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过程中要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于人。我们的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走向“学生本位”的教育实践,从教育的内容、目标到教育方法的选择,都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评价标准。因此,我们在今后教育实践中,一方面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成功和成才服务,另一方面还要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不断地提高教师待遇,提供教师进修发展的机会。同时还要办好家长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为社会服务、为社区服务、为经济服务。

    第三,必须坚持加大教育投入不动摇。

    加大教育投入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指出:“加快社会发展,就是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建设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近年来,我市对教育的投入总体上有了很大的增加,但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还没有真正到位,教育经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我们建设教育强市的最大障碍。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这一问题,进一步理顺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确保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有效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基础教育在我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确保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否则基础教育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就会受到影响,科学兴国就是空话。

    第四,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发展不动摇。

    教育协调发展,就是要求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最大教育效益。

    统筹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发展。到2007年,力争建成民办中小学或按民办机制运作的中小学8—10所,使民办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在全市整个教育中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形成我市新的教育增长点。

    统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以着力为地方培养合格劳动者为宗旨,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成人教育以构建终身教育为方向,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建立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社会化、开放式教育体系。

    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要继续把重心放在抓好农村学校两项常规管理的落实上,通过加快教育骨干体系建设带动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到2007年,全市农村中小学由2002年的916所调整到775所,校均规模由144人增加到180人以上;农村初中由36所调整到32所,校均规模由710人增加到930人以上;全市普通高中调整到10所左右,校均规模达到2000人左右。同时,要在新区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学校,为入区市民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统筹学生各个方面和不同学生群体的发展。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重点抓好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诚信教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必须坚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动摇。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缩小我市教育同发达地区教育、薄弱学校和骨干学校、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教育差距,实现我市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今后我们要坚持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建设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龙头,以学生信息意识和获取加工利用信息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推动教育现代化为目的,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全面加快我市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步伐。

    科学发展观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观,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对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的一场重大考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五个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要具备五种能力,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只有掌握了教育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科学技术,才能适应铜川教育发展的需要。铜川的实际就是欠发达,铜川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目前,市委、市政府结合铜川实际,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发展思路,正在努力拓宽铜川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只有适当超前发展教育事业,才能为铜川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离开发展,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还是硬道理,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寻求铜川教育更好的发展。

    ......
    本文标签: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