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生  物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A.表现型        B.基因型    C.不利基因       D.生殖过程
    2.食品工业中常采用苯甲酸钠防腐剂,下列曲线中表示防腐(↑处表示加防腐剂)过程微生物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3.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需研究右图。该图表示了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哪条线表示生殖的数量,P点代表什么?      
    A.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B.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C.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
    D.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
    4.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试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和前肢变得都很长
    C.桦尺蠖工业黑化现象是因为受煤烟污染而被熏黑的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所以它们都产生了白色的定向变异
    5.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A和a基因频率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6.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种群(Ⅰ和Ⅱ)的存活率进行了逐年观察.下列为两个种群的存活曲线,并根据曲线提出了保护措施.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种群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Ⅰ和种群Ⅱ都为1-10岁时期    
    B.种群Ⅰ和种群Ⅱ都为7-10岁时期
    C.种群Ⅰ为0-1岁时期,种群Ⅱ为6-7岁时期
    D.种群Ⅰ为1岁以后的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
    7.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有
    A.前者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后者以种群为研究对象
    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C.两者都认为突变、重组是变异的主要来源    
    D.后者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依次为         
    A.变异、选择、隔离       B.选择、变异、遗传
    C.遗传、变异、选择       D.隔离、变异、选择
    9.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只有两种说法正确  C.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都正确
    10.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②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了氟氯烃制冷剂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大量破坏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11.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主要来自于
    A.物理沉降   B.微生物的分解   C.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调节    D.能量流动
    1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①某一个池塘边的一棵柳树    ②一片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有翅和成熟无翅棉蚜
    ③一片农田中所有的普通小麦    ④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
    ⑤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⑥某草原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
    A.①④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13.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
    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DDT和aldrin是用于
    控制这些生物的杀虫剂,aldrin对甲和乙的
    毒性相同,但DDT对乙的毒性比对甲更强,
    现用DDT和aldrin单独处理田块,右图中,
    哪2个图能分别代表DDT和aldrin单独作
    用时对害虫数量的影响           
    A.1和3   B.2和1   C.2和4   D.3和4
    14.对分布于甲、乙、丙三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
    量结果如右表。如果测量数据来自长白山、武夷
    山、海南岛,那么推测甲、乙、丙地区分别是
     A.长白山、武夷山、海南岛
     B.海南岛、武夷山、长白山
     C.长白山、海南岛、武夷山
     D.海南岛、长白山、武夷山
    15.右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
    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
    B.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
    C.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
    D.甲与丙为竞争关系
    16.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的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的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剌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17.下图分别表示A、B两国人口的女性年龄组成图(设性别比例=1.0)。横轴示年龄,纵轴示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列叙述能反映人口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A.图中涂成黑色的部分表示幼年个体,预计A国的人口增长率一定更快
    B.设A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a,人口基数为x,则y年后的人口总数为x+ay
    C.若B国的平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不变,则在和平年代,人口增长率将会增加
    D.若A国实施晚婚政策,但每个育龄妇女出生人口数不变,则出生率也不变
    18.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移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②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
    ③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
    ④当人们把生产者当做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食物
    播种量的比例 收获种子的产量
    大麦 燕麦 大麦 燕麦
    0.2
    0.4
    0.6
    0.8 0.8
    0.6
    0.4
    0.2 42
    81
    98
    105 133
    56
    32
    13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9.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表:
    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                                                        
    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
    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
    20.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50%来自绿色植物,30%来自牛和羊,20%来自小型肉食性动物。那么,此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应消耗绿色植物
      A.70千克    B.140千克     C.35千克    D.105千克
    21.若下图表示某生态农场的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均不该画出的一组箭头是
    A.(1)、(2)、(3)
    B.(4)、(5)、(6)、(7)
    C.(8)、(9)、(10)、(11)、(12)
    D.(13)、(14)、(15) 
    22.从理论上分析,海洋捕捞的最佳时期应在“S”型增长曲线的
    A.S型曲线即将增长的水平     B.1/2K的水平
    C.K值水平                   D.1/4K的水平
    2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是           
    A.城市生态系统由于绿色植物稀少,所以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小
    B.草原生态系统由于植被植株矮小,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少,所以可供动物和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还是很多的
    C.农业生态系统由于有人为的管理调节,所以不会受到旱涝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
    D.湿地由于常作为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源,所以被称为“地球之肾”
    24.右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
    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a>b>c       B.c>b>a
    C.c=b>a        D.a>c=b
    25.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
    26.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2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平衡,说明这个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如果长期输出大于输入,生态系统就会退化,自动调节能力降低,你认为这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于下列哪个因素                                         
    A.长期低温    B.连续阴雨    C.植被破坏    D.品种退化
    28.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29.在局部地区的暴雨会使提供特定生态系统的氮、磷、钙的量受到限制,而提供给该系统的碳量很少出现这一问题,其原因是                         
    A.生物体不需要多少碳              B.植物用阳光和水分就能制造自身的碳
    C.植物能很好地吸收土壤中的碳      D.许多养料是来自土壤的,碳主要来自空气
    30.在河流生态系统受生活污水轻度污染后的自净化并恢复原状的过程中,下列选项中最后出现增长高峰的是                       
    A.藻类    B.以细菌为食的原生动物    C.细菌    D.水中溶解态的有机物
    31.下列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起主导作用               B.分解者的活动受抑制
    C.对其它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强     D.其经济系统为社会系统提供消费需求 
    32.在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生物成分必需有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各级消费者     D.阳光和生产者 
    33.近期,在印度的孟买市南下了一场酸雨致使许多农庄的水稻叶片突然枯黄,如用火烧烤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酸雨中有许多有毒物质
    B.酸雨改变了水稻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正常酸碱度
    C.酸雨中含有SO2,使土壤酸性增大
    D.空气中的NO、NO2被氧化遇雨成HNO3,滴在叶片上,杀死叶片上细胞
    34.右图表示对流向湖泊的某一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
    人与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
    含NP)的浓度变化进行调查的结果。下列有关该图的
    说明中,正确的是
    甲:Ⅰ地与Ⅱ地的有机物浓度相似
    乙: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没有影响
    丙:湖水中将有很多藻类等浮游植物
    丁:在Ⅰ地与Ⅲ地间,若除去水生植物,则水质可
    能变得更差
    A.甲,乙    B.甲,丙   C.丙,丁    D.乙,丁 
    35.2001年2月,国际水产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水产养殖》向世界披露:湖南师大生命科学院与湘东渔场协作,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遗传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该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可是研究人员并不直接将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放市场生产。其目的是 
    A.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B.防止基因污染,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C.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D.避免出现新物种,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6.70年代末美国海洋考察发现,在太平洋洋嵴上,水深2000~3000m;压力为265×105~300×105Pa喷口附近,水温高达350℃。这种特殊环境下,不但有各种化能自养型的极端嗜热的古细菌生存,而且喷出的水中有CH4等有机分子。这个事实主要说明           
        A.早期地球的水热环境普遍在         B.热能是化学进化的主要能源
        C.有机小分子演变为生物大分子        D.地球早期生命可能是嗜热性微生物
    37.如图是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
    A.a > b          B.a < b  
    C.a = b          D.a ≈ b
    38.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态因子
    39.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气候原因,生态环境较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
        A.发展民营经济,增加经济后劲                                 
        B.发展生态农业,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C.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治理水体污染,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40.下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在1935年大约有多少只鹿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不会饿死  
    A.12000 B.35000 C.50000  D.100000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41.下列属于生殖隔离范畴的是                    
    A.动物因求偶方式不同或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B.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C.植物因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       D.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殖能力
    42.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
    C.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  
    D.所有变异都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43.生物圈的稳态的自我维持主要是由于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
    B.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C.源源不断的太阳能为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提供了主要动力  
    D.人类的活动为生物圈维持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主要动力
    4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者的能量越多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营养级越多,散失能量越多
    45.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溶解氧越多
    B.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
    D.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重金属含量越低
    46.阳光、空气、温度、水是重要的生态因素,下列哪些生理活动不必在完全这些条件的前提下也能进行                                          
    A.叶肉细胞内ATP的合成   B.蛙的胚胎发育   C.种子萌发成幼苗   D.酵母菌的生活
    47.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细菌   ④蓝藻   ⑤SARS病毒   ⑥噬菌体   ⑦支原体
    A.从结构和成分看,③④⑥是原核生物,⑤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⑦没有细胞壁
    B.从新陈代谢类型看,②是厌氧型,③④是需氧型
    C.从生殖方式看,①能进行有性生殖和出芽生殖,②③⑤能进行分裂生殖
    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①②可作分解者,③④可作生产者
    48.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到中国,在中国长势疯狂,占地为王,成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绿色灾难,紫茎泽兰在我国泛滥成灾的原因        
    A.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
    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
    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竞争关系的物种制约
    D.一旦脱离原产地,就发生基因突变,变得生命力特别强
    49.对“警惕地球变暖”正确理解是                     
    A.地球变暖将是一场灾难,将导致海平面上升
    B.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应尽量减少CO2的排放量
    C.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应尽可能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D.热带雨林极大扩张,有利于海水的升温
    50.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是   
    A.开发优质新品种                          B.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C.多开垦荒地、围湖造田、建立人造小平原    D.研究和开发生态农业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51.(5分)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蹄类放牧量与植被净光合作用合成量之间的关系(净光合作用合成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可用下图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以前的曲线段说明                  
                                       。(2分)
    (2)草原最适放牧量为            点的放牧量,草原最大控制放牧量为            点的放牧量。
    (3)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维持在D点,将造成的后果                       。

    52.(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澳洲草原广阔,天然牧草资源十分丰富。澳大利亚的某些地区自1925年起,从印度和马来西亚引入了当地没有的牛、羊等家畜,大力发展畜牧业。几年后,千万头牛的粪便覆盖了草场,牧草大量枯死同时蝇害蔓延,成了澳洲牧区的一大公害。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后来从亚洲引进蜣螂,它们把牛粪滚成团推到地下,既消除了牛粪的污染又肥沃了土壤,还控制了苍蝇的危害,有效地解决了生态危机问题,使澳洲草原又呈现生机蓬勃的景象。
    (1)上述事实表明,在引进牛、羊以前,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处于___      ____状态。
    (2)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们引进牛、羊的主要目的是_                              ___。(2分)
    (3)引进牛、羊后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是_                                    ________。
    (4)蜣螂属于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    ____功能类群的重要成分。
    (5)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___   ____是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差,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好,所以能在引进蜣螂后,使澳洲草原的__     _______得到提高。也说明人类的生产活动要针对生态系统的___   ___特点,采取相应的____   _____。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避免自毁家园的恶运。

    53.(9分)下图示某农场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
    (1)图示可否称为生态农业___    ___,
    判断的依据______                  。
    (2)若要充分利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就要改进该系统,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                       (2分)
    (3)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      __,该系统的__     ____稳定性较低。
    (4)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         _____________。
    (5)若人也是该系统的一员,请在右上图中用箭头标出该的能量流动的过程。(2分)

    54.(7分)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1)写出该生态系统最简单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的是在图中的哪一点?________;
     繁殖速度在A—B段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                             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_。
    (3)种群丙在A、B、C、D这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_______期;在C处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型。
    (4)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图中曲线的振幅和周期变化为:__          __________。

    55.(10分)植物与动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果将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放在一封闭系统,你就能研究与碳循环有关的问题,你可以用pH试纸测定此系统中所发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请你用以下材料和用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以验证: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动物之间碳循环的相互关系。
    实验材料:试管架、4只试管、铝箔4张、光源、2只田螺、2枝金鱼藻、50mL量筒、去氯的水、pH试纸
    (一)实验步骤
    (1)将试管编号为1至4号,放在试管架上
    (2)作量筒取相同量的去氯水注入每只试管中。
    (3)试管1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2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3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4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pH试纸测定每支试管中的pH,并做好记录。
    (5)用双层铝箔将每一支试管口封住,使之不漏气,随后将试管全部放在_________下照射。
    (6)每20分钟测定一次4支试管中的pH,共测8次。
    (二)实验结果预测
    试管1pH__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试管2pH_____________;试管3pH_____________;试管4pH_____________。

    南京十三中2006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检测
    生物参考答案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A D C C A D C C C A B C C C B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B D A B D C B D A D A D C D D B A D A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题号 41 42 43 44 45
    答案 ABCD AB ABC ABD BC
    题号 46 47 48 49 50
    答案 ABCD BD ABC ABC ABD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51.(1)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放牧量增加,净光合作用合成量逐渐增加 (2)B  C  (3)草原退化等

    52.(1)动态平衡
      (2)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动摇了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平衡)
      (4)分解者
      (5)生态平衡    自我调节能力    稳定性    保护对策

    53.(1)是,具有能量的多级利用  (2)用猪粪、鸡粪
    饲养蚯蚓或蝇蛆喂鸡,用玉米秸秆发酵做猪饲料,或
    用猪粪、鸡粪和不能做饲料的玉米秸秆发酵制沼气 
    (3)玉米,抵抗力  (4)物质的大量输入和输出(5)见右图

    54.(1)乙→丙→甲  (2)D   ①种群乙个体数量减少,造成食物短缺   ②种群甲个体数量增加,丙的天敌增多   (3)A   增长型   (4)振幅变小,周期变短


    55.(一)(3)什么都不加  放一只田螺  放一枝金鱼藻  放一只田螺和一枝金鱼藻
    (5)较强光源  (二)无变化  对照   下降  上升  无变化或略有上升


     

    ......
    本文标签: 仿真模拟 
  • 专题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