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还有100多天就要高考了,可以说现在进入最关键的时刻,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备战,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天星教育网非常高兴地请到了北京大学附中名师舒嘉文老师。请他解析高考政治大纲,并和网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舒老师,您好。

      舒嘉文:您好。

      主持人:今年的政治大纲有什么特点?

      舒嘉文:我先把2007年政治高考大纲的变化和特点,简要的和同学们介绍一下。总体的说,今年的大纲保持稳定。政治学科的知识考试范围基本稳定,只有个别知识点做了调整,比如经济常识部分,将“国家的宏观调控”调整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它表明更重视这一考点,另一个是把这一考点具体化。这是将联系到今年的一些时政背景。哲学常识部分,在事物发展的趋势中,把“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调整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个调整表明哲学的考试去掉一些主观色彩,增强它的客观性因素。第三个就是政治常识部分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整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调整实际上是对教学中反馈过来的信息。

      比如当我们问到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党制还是多党制?同学们往往不能准确的回答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而误认为,或者说我们国家是一党制,或者说我们国家是多党制,这两种说法都是不科学的。另外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调整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因为这是课文里面的大的标题。也就是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位之下,再去讲授它的领导核心作用。

      总体来说,知识点或者知识范围的调整,表明它的稳定性和科学性。主要的特点就是表明大纲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难易适中。这些知识点或者范围的调整,体现了科学性和和谐性的统一。有利于指导教学改革和高考的良性发展。其它的方面没有什么变化。大纲的稳定性指导有利于通过高考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性。所以,从上学期,也就是寒假前我们的复习和考试一直保持着和以往一样的稳定性,大纲下来,对这点是一个促进。希望同学们借此增强大家的信心。

      主持人:在我们前段时间进行的网上调查当中,网友普遍感觉今年的大纲比较难。您觉得难易程度怎么样?

      舒嘉文:从刚才给同学们的介绍当中,同学们已经了解大纲是稳定的,试题的改革也是稳定的。难易是适中的。

      主持人:想请您预测一下今年政治的命题思路。

      舒嘉文:谈不上预测,也就是说,我们来聊一聊,高考命题在稳定性这个前提下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要求。也就是2005、2006年两年的高考命题贯彻着一个要求,就是教、学、考的统一性和和谐性。也就是我们在学校里面,大家学的教材和我们考试命题的主体和命题的难易程度,这都是和谐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应该清楚地理解高考的要求就是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运用,这是一条主线。

      具体到今年的命题思路和考试要求,我本人根据大纲给同学们讲四点:

      第一,命题首先要求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以一定的记忆为基础。所以文科的考生用大纲的话就是“应能再任再现所学的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常识”,但是学习的关键不是背诵,是重在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知识和储备。也就是说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的前提必须先有一个系统性的知识储备。

      第二,对系统理论知识的建构和运用必须掌握相关的方法。这个方法给它总结成三点:1、辩证的。2、历史的。3、比较的。也就是要求考生初步具备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现象和它本质的概括能力。

      第三,命题一定会引入新的材料,设置新的情境,要求探究一些新的问题。所以,2005、2006年两年的高考考查体现了一个转变,这个转变是由过去传统的知识中心型转变为问题中心型。这种命题的思路将试题呈现为单独的或综合的案例,而这种案例必须以课本相关的知识为依托,又在逻辑和结构上不同于课本知识的直接阐述,要求考生面对试题,也就是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额、解决能力。所以,这就叫做“综合认识和评价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四,要求考生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体现创新性和探究能力。观点的明确要求立伦明确,主题观点必须直接针对对象。而表述的清晰则要求术语规范,逻辑的严谨要求推理正确,并有清晰的主次。创新型思维将表现为试题和解答,也就是要求考生的思维必须或者能够冲淡、冲破学科知识之间的严格界限,在综合运用知识上有所创新,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创新。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高校对优秀人才的选拔。

      主持人:请您回答一下网友的问题。

      网友:政治考试总和现实问题联系的非常密切,今年我们要注意哪些热点、焦点问题?

      舒嘉文:关于这个问题是按我们今天要聊的主要内容。因为,我们看文综三科综合的考试,历史是从过去考查我们今天对它的评价认识;政治就是直接考查现实问题;历年高考文综政治都体现着基本知识和现实热点的有机结合,以今年知识点的修改为例,比如说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一个大的专题。2007年的调整,把国家宏观调控调整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这个调整表明,过去只是宏观调控的泛泛认识或者概括性的认识,今年开始,将对国家宏观调控的认识进行深化和具体化。我们来把课本相关的知识给同学们做一个解释。关于宏观调控的概括性表述,也就是主要表述,是在经济上册54页—57页,在这一块详细讲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原因、主要目标、手段体系及运用要求。但是,作为一个主干知识,在经济常识上、下册各课中有关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可以贯穿全书,其中包括规律的作用在29页—31页,市场调节的缺陷和要求,53页—57页,法律保护正当竞争与取缔不正当的竞争91—92页,处理好和优化三大产业的内在关系98—114页,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124页—127页,财政的作用请考生注意。

      现在进入下册,也就是财政的作用开始在下册12页—17页,税收的作用在下册23页—25页,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40页—42页,银行的作用在49页—50页,发展商品服务市场的原则、要求和目的在下册74页—75页,生产与消费者辩证关系、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扩大内需81—85页,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86页—92页,对外贸易和关税117—119页,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在124—127页,上述这些具体的范围都很详细的解释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具体作用和它将会体现出来的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国家宏观调控既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历史性课题,又是一个尖锐复杂的现实性课题,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来讲,它又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举一个例子,新中国建立后有两次著名的宏观调控,如果今年的文综要求涉及到宏观调控的话,那么,这两次,特别是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的政策及其作用。另一次是指6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国家政策及作用。

      这两次重要的宏观调控对新中国的稳定和发展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历史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调控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特别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政府针对局部某些行业出现的过热问题,开始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2006年8月份为止,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中经济快速增长、失业压力下降、物价呈现稳定、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盈余。也就是说我们从刚才所讲的四大目标,也就是我们课本中规定的一个考试点,这四大目标中前三个目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只有国际收支出现较为严重的不平衡。这也是外贸出超、盈余过大、宏观调控的综合效果所产生的,也就是辩证的分析。

      从2001—2006年,应该说,经过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措施,中国的经济形势是改革开放,也就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好时期。2005—2006年,国家以控制投资为主要目的的宏观调控中,中央政府的手段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金融市场调控,试图抑制货币供给,减小贷款规模。通过税收政策,调控投资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二是运用行政手段直接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投资管制,针对土地使用进行“釜底抽薪”式的微观调控。以此达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宏观目的。

      今年的知识点要求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要有一些了解,我们来介绍一下,比如说,国家金融宏观政策手段。自2006年4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连续4次上调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这些金融调控的频繁出台,体现了金融调控政策的宏观性和连续性,对抑制投资过快增长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二点,国家通过税收调控政策的立论。2006年涉及到宏观经济中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出口退税的结构性下调,及房地产税收的结构性调整,税收也是我们教材中重要的宏观调控知识和手段。

      但是,与金融调控政策和行政调控运用手段相比,税收这一周期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我们观察一下的话,它运用的目的只是在这两个重要的领域,以及个人所得税的领域。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国家行政调控政策的手段使用。比如说,国家土地管理政策。严格土地管理和监察制度、金融行政管理政策、限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严格贷款控制,是通过行政制约的。第三房地产的行政管理政策,比如出台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俗称“国六条”,限制和监督户型和面积的要求,以打压,也就是限制房地产投资的不健康发展。按

      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形势表明,2007年度国家宏观调控的任务艰巨,既要扩大内需,主要是指扩大居民的消费能力以拉动经济的发展。又要抑制一些行业的过热投资,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以确保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一问题必然成为高考文综政治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纵观2005—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和分省文综政治试题都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直接关注重大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试题的这些导向表明,第一,通过这些对热点问题的关注,重视对基本知识、基础能力的考查。也就是说,不管是多热的热点,但是在文综政治,也就是文综考试题当中,一定要重视对基本知识、基础能力的考查。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没注意到,在全国卷,特别是第一、二卷文综试题,特别是政治题的第二问,就是政治专科试题的第二问,一定重点倾向于考查课本基本知识。另外考查重大时事重点,高考文综试卷特别是政治学科,紧扣重大的社会热点和重点问题,对于传统的社会热点和重点问题不会回避,但是会随着情势的发展,涉及最新的热点和情境,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素质。我们要是2005、2006年的试题梳理归纳一下,有以下专题请同学们思考,也就是今年的热点,列为首要的应当是构建和谐社会专题。这是作为六中全会的一个主题思想面向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但是这个问题的考查一定非常具体。

      第二,“三农”问题专题。这是年年必考的。今年又有它特定的实际针对内容。

      第三,国家宏观调控专题。因为这是今年和往年都重视但是今年又把它具体化了。还有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教育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公共安全机制,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专题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专题,以及对外开放和全球化的专题。这些专题请同学们观察。在近期各地的模拟考试当中,一定会有所表现。

      看看同学们的能力,通过近期的考查可以做一个检测。请主持人接着提问。

      网友:政治考题考得都很活,如果我把书本内容都死记硬背下来管用吗?

      舒嘉文: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所讲到的。就是说政治文综或者人文学科,头一条必须有一定的记忆作为基础。所以对于人文学科的知识来讲,记忆是一个前提基础。但是,这个要求不是要求死记硬背。这种死4记硬背能够有一些基本知识的考题到位,但是考查素质能力的活题,也就是同学们说的很活的题拿不到高分,这是近几年来高考试题的反馈。平时死记硬背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高考分下来了,平时不那么认真,但是思想活跃的学生也许文综考试的时候,成绩比较理想。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还是提倡同学们在记忆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应用能力上的强化训练。

      网友:如果在考试过程中遇到自己没复习好的题怎么办?如何在考试中提高应变能力?

      舒嘉文:应变能力的提出应该是进行了一定的训练作为前提的,有的同学们考试中遇到自己没复习好的题,也就是说,这个问题的提出还是建立在一个一个的能把一些题背下来。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够科学的。所以,我们在复习的过程当中,通过题要落实、要积累的是知识和能力,其中也包括了应变的素质,

      比如我们举这样一个题做例子。这些都是北京市最新的期末考试题,“近期以来粮油涨价引起人民群众和国家的有关部门的关注”,国家有关部门表示一方面涨价属于理顺农产品价格关系,另一方面国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

      也就是说,这是从2006年底到现在,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就是粮油基本生活用品涨价。那么,这个涨价怎么看?有两个区考到这个问题。没有复习好,我们看它一定是出现一个和你平时考试表述不太一样,材料不太一样,但是,所考查的知识却是同一的。因为运用经济常识嘛。

      谈认识呢,粮油是商品,该不该涨价呢?应该遵循价值规律。价格应该由价值决定,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随行就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它考查经济常识第一课最基本的知识。在这一点来讲,给同学们提示,材料再新,所考查的知识一定是我们所学的最基本的。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就应变到这个水平上了。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国家和谐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点,如果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破坏了国家的和谐发展,破坏了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

      对此,国家必须拿出一定的措施,比如说,给一些人民群众增加工资或者增加低保的水平补助。拿出一定的粮食投放市场,稳定粮食价格。这些都表明国家作为对人民负责,体现人民民主国家的性质和本质,必须要做的国家职能,也是国家原则。这就涉及到把国家知识和经济知识综合起来。

      还有一个区是这样来考的,粮油禽蛋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应该进行分析,那就涉及到了上涨必然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可以调动和保护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或者基本生活用品的积极性,这是从一个角度。这种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带动其他相关产品的提高,会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对这一点必然会影响到城市乃至国家低收入,或者是经济生活的一个基本水准。对这一点国家必须综合采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当然主要是经济的手段来给予调整。这是一种应变。国家要应变,我们作为学这个常识的公民来讲,面对这个问题,也要理解国家在应变上所采取的措施这是一个例题。

      还有一个例题是北京市春季会考,就是刚刚会考过去的一个题,这个题给了三幅漫画,第一副漫画是对面而来的两辆汽车,平缓驶过,没有事故,没有损失,也就不会创造GDP的增加。如果两辆汽车发生刮蹭,发生小事故,造成轻微损失,两车修理会创造GDP2000元。第三幅漫画说到两辆汽车猛烈相撞,发生大事故,两车报废,再造两个汽车创造了GDP20万元。注:图中汽车的刮蹭相撞也能对GDP作出贡献。事实上这部分GDP并不能带来效益和增长,反而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这幅漫画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今年的考试必定要提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具体的情境,但是又给你提出一个问题,让你辨析,比如通过汽车交通事故所创造的GDP是不是合理的。我们衡量GDP增长中,对增长因素应该怎么办?最终回归到生活情境,就是我们怎么样面对,也就是说GDP的增长。问题的考查给出了新的情境,它要求依据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说明不能仅仅以GDP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区干脆出题,现在不能以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要求学生辨析这些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对此,我们应该看到,GDP作为国内生产总值各国通用,是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指标,用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这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但它不是唯一的。特别是在主张我们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条件下,我们就必须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说GDP不能够全面的、准确的反映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另一方面的情况,也就是“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所以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今天我们衡量社会经济的发展,或者衡量一个官员的政绩,就不能单纯用GDP的数字来表示。所以,这就叫做今天我们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个思路,就是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提出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请你辨析、请你评估,并且请你创新一种思路,去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应有的价值观指向。

      网友:怎样处理好政治选择题?应该怎么答?

      舒嘉文:关于政治选择题,我们简单说一下。我对我的学生进行待考训练当中,我要求他们这样一种思路。就是多做选择题,通过选择题训练自己比较、筛选的能力。也就是说,文综的选择题,都是单选题,这种单选题的方法首先是分析。也就是既要审题干,又要审题支,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分析的过程主要用于最后考虑选择,也就是筛选和排除。建议同学们在这种训练的过程当中练习排除,也就是运用排除法,四个选题只能选一个,也可能四个都对,这时候需要选用最佳选项,这种“筛选”是必须进行比较的。也就是经过分析比较筛选达到逐一排除,剩下比较合理的一项针对题干,这种方法应该是同学们在学习当中逐渐达到自然而然。文综政治选择题最难的是两题连选和三题连选。注意问题的指向性和被选答案之间的最佳联系关系。关于选择题,我们只能说,首先在训练的基础上熟能生巧,但是在熟能生巧的过程中,就看同学们进行分析、比较、排除的能力,这本质上是一种方法的积累。这一点还希望同学们通过加强训练得到一种最佳的能力选择。

      网友:我感觉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不太好。答题不全面,总丢分,政治怎么才能将要点答全?

      舒嘉文:第一步审题的工作,也就是审题要求从文字信息当中找出所考查的知识指向,也就是说,如果你把它的文字材料分析和我们的课本知识对号,你会发现它所联系的知识会具体到课本的哪一课、哪一节、哪一框,也就是说,你能定位知识到这个地步,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就出来了,就是从哪一科的知识去解决这个问题。第二步审清,你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比如“三农”问题,在很多地方我问咱们正在复习的同学,什么叫“三农”问题,同学们往往从网上找了一堆答案,比如农业问题,简练的说就是一点,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产值低,以此要求同学们推导一下,农业产值低给农民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农民的收入低,收入低会怎么样?依照这个逻辑往下推理一下,收入低所影响的不只是他的生活水平低,最主要是他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低。正因为这样一“低”,也就是产值低、收入低、扩大再生产能力低,所有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农业经济长期的徘徊、低水平的循环。所以抓住这些要害,我们今天看到,我们给农民增加收入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给农民增加、提高他自身的生产能力,也就是“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从长远的观点来讲,农民有了自身“造血”的能力,也就是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他的收入增长则是水到渠成的问题。我们审清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指向,是指向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做答案的切入点。

      第三步就是综合或者结合课本知识考虑,有哪些知识用到这个问题。一般考生在综合能力上有弱点,答的不全面,在当前这个时候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在第一轮复习刚刚结束的时候,同学们学习基本知识和基础能力,在这一点水平仍然是有欠缺的。而运用的能力在热点专题的复习上仅仅也是刚刚开始。所以,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靠二、三轮强化复习,也就是说,我们在用的过程当中进行积累,积累什么呢?知识的积累、能力的积累,也就是悟性的积累。也就是考生从春节后新学期开始,重点在积累答题能力上下功夫,也就是我们在下一轮复习当中不是重点要求同学们去背诵某些知识,而是强调在模拟练习当中,你的思考、你的表达是不是到位。训练上去强化在思考知识上的梳理和在表达上的条理性,通过这两方面的训练,解决能力问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网友:我感觉主观题很难答,您有没有答题的技巧?

      舒嘉文:主观题不是很难,只是比较灵活。近年来,考查综合性材料题的高考题较多,特别是政、史、地综合题。也就是说这种主观题训练的方法:

      第一条是从材料背景信息中学会提取答案要点,或者是从问题的指向性提示中去找答题的切入点,还是回到审题这一关。从审题的切入点中准确地找到准备组织答案的起点。也就是做到了首先是不跑题。

      第二点再从相关的知识结构中找到综合点。也就是大致综合到哪些课、哪些知识或者跨学科的政、史、地。在我们教学上叫学会发散式思维。

      第三点结合知识,结合题目材料,组织答案。组织答案的时候,要有逻辑层次,也就是推理上注意前提和大小前提和结论的关系。这一点也必须从训练中去磨炼自己。

      主持人:还有100多天就考试了,请您为这些考生拟定一个复习计划,在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面,考生应该注意一些什么东西?不能忽视什么东西?

      舒嘉文:在这个时机考虑复习的计划、把握复习的重点时机是非常好的,也就是现在也叫“高考考生黄金时期”,首要的问题是对考试大纲中,关于考核目标和考核范围要求要深入学习,理解和落实。这是一个前提基础。也就是,有的家长往往会问老师,:“老师高考考什么,您就辅导什么,这能不能做到?”我说:“这要看考试中心规定的大纲。大纲规定了哪些内容,我们就从哪里切入”。

      第二点,各学校近期都在进行模拟性训练,或叫强化训练。我建议大家不要陷在“题海”里,要做到精选、精炼、精思、精悟,在做题的过程中悟出道理、悟出方法,这就是提高悟性。

      第三点,在二、三轮高考复习中,各地模拟试题会大量选择一些重点的时政性问题,但重点绝不是这些材料,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基本知识,最后高考题所选择的材料或者时政材料一定会和平时的考题有差别。设问也会比较灵活,应用型也比较强,所以模拟题绝不能死记硬背,而重点是通过这些训练所落实的方法和重点知识加以强化。特别注意指出的是更不能押题。

      最后给大家的建议是复习要有个性安排,每个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安排教材的重点、主干和时政热点的复习训练方法,既要有机结合,更要回归到大纲所要求的基本点当中去。我给大家建议复习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是:

      第一,认真研读高考大纲,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和内在联系。

      第二,注意突出主干和重点知识。加强理解和记忆能力的提高。

      第三,注意分析05至06年高考典型试题,归纳科学的复习应试方法。

      第四,关注时事政治,把握重点热点问题的结合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第五,精选习题,模拟实战,保证落实。

      第六,适时调适心理状态,不打疲劳战术。

      最后我祝大家轻松复习,理想过关。

      主持人:非常感谢舒老师的解答。本次视频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的密切关注,再见!

    北京大学附中名师舒嘉文

    ......
    本文标签: 高考 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