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重点题11: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现实意义

      十一、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我国各行各业以各种形式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试分析其现实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隆重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其目的是要用长征精神继续推进我们在新的征途上再创辉煌。这是今年国内时事中的一件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对此影响,考研政治试卷中也会有所反映,考生备考时一定要注意。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我党进行长征的原因及过程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境地。日本军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危机四伏,中国人民饱受煎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起,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百折不挠地为改变中国的面貌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斗争。但是,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向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围剿”,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党领导红军进行战略转移。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等错误,纵横十余省,最远的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红军主力长征期间,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西北地区的红军、党领导下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以及在白色恐怖下开展地下斗争的党组织,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坚持斗争,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红军长征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宣告结束,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革命战争的卓越能力,充分体现了红军将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充分证明了人民革命战争的正义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相关材料2:长征的伟大功绩

      在红军长征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转移中,我们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以长征的胜利推动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迎来了新的曙光,开辟了光明前景。

      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篇章。长征途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三个全局性问题,即:引领红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向问题,使党和红军摆脱被动局面的军事指挥问题,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实行符合实际的战略策略,这一我们党在血的教训和生死存亡考验中认识并确立起来的思想路线及其取得的重大思想成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红军长征胜利,使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于西北,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红军长征的磨难和考验,锻炼了中国革命力量,党员和红军质量显著提高,为党的队伍和革命力量的壮大、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基本骨干。红军长征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信心和勇气。红军长征胜利,为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伟大的红军长征,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关材料3:长征的深远意义

      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踏上胜利道路,转折点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过胜利和失败的长期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从遵义会议开始,又经过10年努力,到党的七大,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党的领导更加成熟,党的力量成倍壮大,党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核心力量。

      相关材料4: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红军长征之所以成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中国革命由波折坎坷走向蓬勃发展的重大转折,关键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在我们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红军长征给我们的最可宝贵的启示。红军长征,推动我们党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国革命问题、特别是党的思想理论指导问题,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为基本点的一系列思想理论成果,有力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使我们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一部包括红军长征在内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实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作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人民群众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概括,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支柱。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英勇的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之所以能够战胜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阻,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为人民解放和民族自由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要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进取精神、开拓勇气、创新能力,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最广泛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在红军长征途中,我们党经过艰苦努力和严肃斗争,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红军的空前团结,密切了党和人民军队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没有这种革命大团结,红军长征胜利是不可能的。团结是克服困难、赢得胜利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维护和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和加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让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一切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红军长征胜利充分说明了一个真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长期以来,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了卓越贡献。建立巩固的国防,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要着眼世界战略格局、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的重大变化,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不断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依靠人民建设国防、建设军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要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安全观念,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努力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更好地担当起执政为民、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在红军长征的艰苦磨难中,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使我们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旺盛生机和蓬勃活力,为红军长征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也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实践告诉我们,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赢得各项事业胜利,必须把党建设成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广大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红军长征中共产党员忠于革命理想、献身革命事业的政治品格,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要学习红军长征中共产党员热爱人民、造福人民的思想境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学习红军长征中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风范,始终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模范地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学习红军长征中共产党员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坚强意志,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勇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带领群众坚韧不拔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相关材料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继续发挥长征精神

      在新长征的征途上,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不断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不断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命题视角点拨】

      考生在备考时,将重点放在对其意义的把握以及这一精神对当前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激励作用上。

     

    [NextPage]

     

      重点题12:正确认识我国不同时期的两个“工业化道路”

      十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我国工业化的思路是什么?这与我们当前提出的“新工业化道路”有什么关系?

      【考点背景透析】

     

      建国以来,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面对的时代课题不同,我国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如何实现工业化以至实现现代化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战略,这为我国一步一步实现现代化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今天我们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在其特殊形式下采取的不同的发展思路,我国对如何实现工业化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符合时代形势的理解,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国家日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对此,考生应有足够的重视。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一化三改”

      1.“一化三改”的提出

      1953年12月,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拟订、经毛泽东亲自修改和中共中央批准的文件《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的公开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将这条总路线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2.“一化”和“三改”的关系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解决所有制的问题,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和“三改”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和解放生产力的辨证统一,推动我国社会迅速地向社会主义飞跃。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它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个客观规律,这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方面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使中国从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作为“革命胜利后,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求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关系而不可分离的。”由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方针,因而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并没有放松对经济建设这个任务的努力。在提出总路线的1953年我们就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投入建设的资金达7亿两黄金,建设了156项重点工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同时,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也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任务进行的,使改造工作的实际步骤能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之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因为如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样一个及其深刻、复杂和困难的社会变革中,不但没有引起激烈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而且使这一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直接的重要推动力量。即使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时期,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也是逐年上升的。

      3.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相伴提出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用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国国情提出来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屡遭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就是因为中国长期的封建主义统治,造成了中国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抵挡不住资本主义的进攻。近代以来,所有的志士仁人都希望中国独立与富强起来,但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才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而国家的独立和富强,有赖于国家的工业化,即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只有实现了工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好地显示出来。

      (2)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必然出现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国家的各项政策、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本企业职工乃至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党和政府开展的打击投机倒把、调整和改组工商业、“五反”运动、粮食棉花的统购统销以及企业内部的工人监督生产等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和步骤,必然地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惟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3)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为了避免产生两极分化,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新技术,确实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任意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

      (4)中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已经成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和重要依靠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主要经济力量集中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因此,这个变化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支持国家财政、稳定经济局势、保障人民和社会利益的主要经济力量,又是现有基础工业的主体,“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由它来承担。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而不能依靠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5)经过三年实践,党中央已经积累了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经验。在农村,土地改革完成后,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各种生产互助合作组织,实际上成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在城市,在同资本主义经济反抗国家限制的不法行为的斗争中和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国家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从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程度不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6)国际环境和苏联过渡时期的理论与实践,也对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的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在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的形势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军事上威胁,经济上封锁,国际事务中敌对,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则支持和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从发展趋势看,资本主义阵营不景气,社会主义国家则充满活力,显示了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这样的世界格局,不能不促使我们党尽早考虑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总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它改变了原来十年、二十年以后一举转变的设想,形成了从现在起逐步过渡的现实构想,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愿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4.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从1953年起,在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全面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取得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相关材料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党的八大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此后,工业化的道路就集中在如何安排农、轻、重的问题上

      1.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就是当时党的中心工作

      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探索的第一个里程碑。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科学认识上。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现在,“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也就是说,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中共八大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分析是正确的,它把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综合实力起点非常低、社会生产力发展十分落后的这一基本国情突出出来,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历史证明,这个科学认识是正确的。这是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

      2.当时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方针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他指出:“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在1957年2月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进一步阐释了这一基本方针,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是建立在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穷二白”的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

      3.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认识的波动

      (1)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时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大概要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又指出,我们“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5年10月,他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说,将来的趋势就是:大约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约在五十到七十五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中国何时建成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在经历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不是遥远的将来”的“大跃进”的失败后,毛泽东在1959年底至1960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思想,认为前一阶段时间比后一阶段要长,中国当时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阶段。1961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客人蒙哥马利时又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快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这些见解虽然没有展开,而且以后又有反复,但是毕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难能可贵的思想火花,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实现来源。

      相关材料3: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1.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时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大概要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又指出,我们“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5年10月,他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说,将来的趋势就是:大约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约在五十到七十五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初步形成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在1954年开始逐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替代了原来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新中国的发展目标。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在1954 年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个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他说,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就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它主要体现了物质文明的要求。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他说:“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样就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同时,周恩来在报告中指出,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比较完整地阐释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相关材料4: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就是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毛泽东高度重视工业化的问题,认为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标志。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中,已经基本形成了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思想,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发出号召:“在革命胜利之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明确提出了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毛泽东看来,三大改造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由之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则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必要条件。

      2.毛泽东把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视为实现中国工业化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基本上没有犯大的原则性错误,在工业化一开始,就注意避免犯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错误,探索着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从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大农业国的基础上尽可能快地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同时也适当安排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强调要根据形势和经验作适当的调整,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他辩证他地论述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关系,提出了发展重工业的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他认为,从长远观点来看,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重工业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这里已经有了农业是重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思想。

      3.毛泽东高度重视农业在中国工业化道路中的特殊地位。在1957年1月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集中阐释了他关于重视发展农业的基本观点。他指出,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他从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城市和工矿区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是轻工业的原料的主要来源、农业是轻工业和重工业的重要市场、农产品是主要出口物资、农业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等六个方面的论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农业就是工业。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要搞好工业化,就应当这样做。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把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他说: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的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这就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

      4.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在总结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深化。

      相关材料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来的并开始实施的,我国走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它使我国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也造成各种产业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是农业落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严重滞后、教育和科学很不发达。因此,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目前我国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实现工业化,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工业化的内涵和道路有所不同。但纵观世界发展史,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都与时代紧密相关,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吸收和应用当时最先进技术的结果。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实现工业化必须和实现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党的十六大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这个概念包含着三个重要内容,或者说三个重要任务:

      ——要找到新的快速增长方式。中国经济在持续了20多年的高增长之后,在未来20年中,还要保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但是,仅凭经济规模的叠加,已不可能实现快速发展。只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才有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要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改变高能耗、高物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需要和资源供应的矛盾将日趋尖锐。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所说,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工业化道路。

      ——是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到2020年,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如何吸收在城镇化进程和结构调整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是重要的渠道。要在推进信息化的同时重视发展传统的制造业,扩大就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为我国高起点加速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完成工业化任务,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着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因此,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不是现代化的工业化;而忽视工业化,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加快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工业化过程是科技进步、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升级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针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部署,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不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命题视角点拨】

      新兴工业化道路是这几年的热门知识点,在2004年、2005年出过多项选择题,还没有出过大题,这一知识点可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知识联系起来,是一道大的材料题,希望考生开阔思路,作跨章节、跨学科(毛概、邓三论)复习。

     

    [NextPage]

     

      重点题13:正确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十三、如何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既有正确的成果,也有失误的教训,但是都是后人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对此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能以偏概全,或生硬理解。这也是今年大纲新增的一个考点,在其他内容都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考生一定要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探索的成果: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指引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大门的时候,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直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2.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

      (1)“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在新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在当时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别无选择地选择了苏联模式,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苏联模式毕竟不是至善至美的,更不是为新中国度身订做的。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国内和党内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揭示出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等。毛泽东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也开始发现了苏联模式暴露出的一些弊端。1955年底,他在中国共产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毛泽东指出,对待外国经验必须采取辩证的态度,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2)苏共二十大的思想冲击。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作了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在面对如何对待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表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文章,系统地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在讨论这两篇文章期间,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他阐释了国际共产主运动中的共同道路和民族特点的关系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反对否定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同时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强调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本国的具体情况,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各自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

      (3)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要有自己的创造”的共识。在1955年下半年和1956年上半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在如何对待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经验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从1956年起,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的历程。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了 “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十个方面关系的问题。《论十大关系》成为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1956年9月,中共八大举行,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总结了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这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并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所有这些,都是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它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鲜内容。

      正是在对“苏联模式”的利弊进行反省和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初步总结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伟大工程,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3.中国共产党在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的两个发展趋向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

      (1)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这些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在毛泽东1956年4月的《论十大关系》、1957年2月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1956年9月中共八大文献和其他中共领导集体成员的文章与讲话中;包括当毛泽东本人在某个时候或某个问题上偏离马克思主义、脱离中国实际时,其他中共领导集体成员根据毛泽东一贯倡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例如:毛泽东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反对平均主义,强调要发展商品生产,遵守价值规律和做好综合平衡,主张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以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等观点;刘少奇提出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和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周恩来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及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的观点;陈云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等观点;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以及加强执政党建设,执政党要接受党内外监督等观点;朱德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邓子恢提出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等。所有这些,为毛泽东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使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起步阶段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这一阶段主导的方面。

      (2)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特别是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这些错误的东西,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实际,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这种正确与错误交织并存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全党的集体探索过程中,也存在于毛泽东本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比较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有所积累,但是,由于它本身还不很成熟、还不很完善,正确的发展趋向终于没有能够阻挡错误趋向的进一步发展,“左”的错误发展趋向终于暂时压倒了正确的发展趋向,导致了1966年开始的为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同时,继续探索中国自己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一方面,纠正毛泽东晚年的失误,把他反对错了的事情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毛泽东没有提出的新任务、新方针、新政策,终于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

      相关材料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我们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毛泽东同志晚年特别是在 “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他的历史功绩永远是第一位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先导。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根据和理论基础,其思想成果的基本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邓小平理论所充分地继承和发展。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其坚持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所充分地继承和发展。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其坚持“走自己的路”的独立自主精神,其“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邓小平理论所充分地继承和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所形成的一系列积极的思想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命题视角点拨】

      本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唯一新增的考点,考生一定特别注意。本知识点一般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在回答时即要知道毛泽东等人在探索的过程中有正确的思路和收获,也有失误,正确的和错误的都是毛泽东等人探索改革开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在复习备考时,可把思路延伸到邓小平是怎样吸取他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NextPage]

     

      重点题14:台湾问题与祖国的完全统一

      十四、试透过对海峡两岸各自政治社会的演变发展,分析我们在处理复杂多变的两岸关系时所持的立场及其现实意义,并说明中共为实现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

      【考点背景透析】

     

      近几个月以来,台湾政治社会形势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台湾当政者弊案连连、台湾人民倒扁抗争不断、陈水扁为转移视线不断挑衅大陆和国际社会;同时一年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台湾问题上连续作出了积极的重大动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对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必将有利于国家最终统一的实现。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台湾当前的乱象

      (1)据台湾媒体报道,经过4个多月的侦查,台“高检署”宣布“国务机要费”侦结,其中,陈水扁妻子吴淑珍等确定被提起公诉。此外,“高检署”发言人张文正也表示,检察官认定陈水扁涉嫌贪污和伪造文书罪嫌,这个部分因为受到“宪法”五十二条的保障,要等到陈水扁遭“罢免”或卸职后再侦办。

      张文正3日下午召开记者公布了“国务机要费”的侦查结果,他表示,吴淑珍、前后任“总统府”办公室主任马永成和林德训、“总统府”第三局出纳陈镇慧等4人,分别涉有共同贪污(利用职务机会榨取财物),伪造文书及伪证罪嫌提起公诉。另外,前“总统府”机要室主任曾天赐及杏林制药负责人李碧君涉嫌伪证罪嫌,两人都给予缓起诉。

      张文正表示,案件在侦查期间,侦讯嫌犯和证人高达276人次,分别在8月7日和10月27日曾经讯问陈水扁两次,8月20日讯问吴淑珍一次。 而检察官在“国务机要费”的支出凭证中,每张发票的真正消费者,最后认定吴淑珍涉嫌从2002年7月间到2006年3月止,以他人付款消费的发票,榨领“国务机要费”中的非机要费1480多万元。

      (2)国务机要费案大事记

      11月3日 台北“地检署”侦结“国务机要费”案,吴淑珍、马永成、陈镇慧、林德训以贪污罪条例起诉。

      10月12日 “台湾红”负责人李慧芬在“立法院”“总统罢免案”审查会作证。

      9月21日 约谈“总统”随扈与吴淑珍亲友、同学等20人,追查案情。

      9月中旬 约谈李登辉查证“国务机要费”用途。

      9月7日 “总统府”及“高检署”证实,检查官陈瑞仁于8月7日及20日分别就讯陈水扁和吴淑珍。

      8月24日 “查黑中心”传唤12名有消费发票进入“总统府”“国务机要费”帐册的证人,追查为何发票会流入“总统府”。部分证人称,不知道自己消费的发票被“总统府”拿去使用,怀疑由商店直接提供“总统府”。

      8月16日 李碧君与李慧芬对质,否认曾亲手将发票交给吴淑珍。

      8月14日 李慧芬自澳洲返台至“查黑中心”作证,并证称李碧君向她要发票,都是要交给吴淑珍的。

      8月9日 “查黑中心”约谈杏林新生制药负责人李碧君,她坦承,向李慧芬索讨君悦饭店发票,但不知为何流入“总统府”。李碧君讯后遭检调限制出境,并列为被告。

      7月31日 “查黑中心”查扣近6年“国务机要费”单据。

      7月25日 “查黑中心”约谈杏林新生制药负责人李碧君,她坦承,向李慧芬索讨君悦饭店发票,但不知为何发票流入“总统府”。李碧君讯后遭检调限制出境,并列为被告。

      7月10日 检调约谈“总统府”前副秘书长马永成就“国务机要费”案说明。

      6月29日 “高检署黑金中心”根据先前接获的检举内容分案完成,由检察官陈瑞仁调查“国务机要费”流向。

      6月28日 “审计部”派员赴 “总统府”查账,事后将疑涉不法相关资料函送“高检署黑金中心”调查。

      6月12日 “台湾红”负责人李慧芬向国民党“立委”邱毅爆料,她的300万新台币君悦饭店住宿发票,被堂姐李碧君拿去转交吴淑珍核销“国务机要费”。

      (3)台湾主要政党纷纷要求陈水扁立即辞职下台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指出,陈水扁既然被台湾司法机关认定涉嫌贪污和伪造文书,就应以台湾为念、以苍生为念,尽快辞职下台。国民党“立法院”党团表示,陈水扁应主动下台,否则该党团不排除第三次提出罢免陈水扁的提案和弹劾陈水扁的提案。国民党中央定于晚间召开临时中常会,将视民进党如何回应“机要费”贪腐案,提出国民党的下一步做法。

      亲民党“立法院”党团表示,吴淑珍与原陈水扁办公室主任马永成被起诉只是顶罪,真正主谋是陈水扁,亲民党打算再提罢免与弹劾陈水扁案,逼迫民进党表态。

      与民进党同属于泛绿阵营的台联党主席苏进强表示,台联党在台湾“立法院”第一次审议陈水扁案时曾公开声明,如果陈水扁与吴淑珍有涉及贪腐、弊案的具体事证,台联党将要求陈水扁下台。现在检方已认定陈水扁和吴淑珍有不法行为,如果泛蓝阵营第三次提出罢免陈水扁,台联党将予以支持。

      民进党内的青年团体“绿六组”、“世代论坛”表示,对陈水扁涉嫌贪腐“感到无比的悲痛与愤怒”。陈水扁应立即负起政治责任,辞去台湾地区领导人职务并静候司法审判。民进党应开除陈水扁、吴淑珍和所有涉案党员的党籍,如陈水扁不愿辞职,民进党应立即启动弹劾及罢免程序。

      (4)岛内民众不满陈水扁及其政权的贪腐,从今年9月9日起开始发起倒扁运动。9月15日进行围城行动,9月29日则展开名为“遍地和平开花”的环岛游行。10月10日台湾“百万人民反贪腐”总部发起的“天下围攻”活动,10日上午在台北市中心地区展开。大批民众高呼“倒扁”口号,表达反贪腐诉求。有数十万人参加的“天下围攻”活动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后,“反贪腐”总部号召民众到台北车站广场集结,并计划在下午四时开始每四个小时一次继续展开“天下围攻”活动,沿管制区附近绕行。

      (5)陈水扁近日声称,在他下台前会推动“新宪法”,他并提出所谓使用“冻宪”和“第二共和”的看法。虽然陈水扁强调推动“新宪法”、“冻结宪法”的解释,意味着和旧有“宪法”保持相当程度的连结,不“完全切断”。不过显然对于陈水扁的“第二共和”以及“冻宪”说表示“不乐观”。评论说,陈水扁的言论显示,他可能会采取“更大胆的方向”,而这个动作则会让平静了2年多的两岸关系再度动荡。

      陈水扁的这一最新表态立即遭到了岛内各政党的批评。认为陈水扁是在转移人民的视线,靠挑衅大陆来为自己的贪腐寻求台独基本教义派的衷心拥护,是拿台湾2300万人民的生命作赌注的不道德的冒险活动。而同属绿营的台联党也认为陈水扁是在“骗支持”、“骗选票”。美国则针对陈水扁的论述表态:美方严肃看待陈水扁数度宣示“宪改不会涉及包括领土定义在内主权议题”的承诺,美方认为,陈水扁能否履行其承诺,将是“对其领导能力、可信赖度以及政治家风范的考验”。

      相关材料2:祖国大陆对台湾人民的关心

      (1)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昨日下午在厦门宣布,为解决最近台湾出现的香蕉滞销问题,经有关方面研究决定,将由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和福建超大集团与台湾方面沟通,立即采购台湾部分香蕉。 陈云林在厦门机场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送行时作上述表示。他说,今天上午连战主席在参观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过程中,听到来自台湾的蕉农和业者反映最近台湾香蕉又出现滞销,农民和企业十分焦虑。连主席希望通过国共两党沟通平台,商量一下解决的办法。陈云林说,经过我们认真研究,决定将循以往的采购机制和办法,立即由中华供销合作总社、福建超大集团与台湾有关方面沟通,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立即启动采购部分台湾滞销香蕉。

      (2)5月3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大陆有关方面将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国家旅游局20日表示,大陆方面已作好准备,希望尽快就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与台湾方面民间机构进行磋商。

      大陆方面宣布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岛内各政党都说好。

      不只国亲两党都表示欢迎,认为能够落实在野党先前替两岸搭桥的成果,连民进党与“台联党”也都不反对,称只要“政府”做好相关配套措施,双方能够协商。据台湾媒体报道,大陆旅游部门宣布,将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希望台湾方面尽快授权台湾方面民间旅游机构就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与大陆方面磋商,并期待两岸以今年台商春节包机形式商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事宜。国民党“立院”党团书记长陈杰表示,台当局如果愿意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将可带动台湾经济,国民党对此乐观其成,由在野党为两岸事务搭起桥梁,促进两岸交流、经济互动合作,而执政党能落实,是很好的模式。亲民党“立院”党团总召陈志彬也说,只要有助于两岸和平的事务都乐观其成,亲民党也会将“胡宋会”的“六点共识”以议题分组分配给“立委”,推动相关“修法”,落实“六点共识”。民进党“立院”党团干事长赖清德指出,大陆要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行政院长”谢长廷也持开放的态度,但相关的配套措施应该要做好。 “台联党立院”党团总召罗志明称“只要官方协商达成协议”,“台联党”就不反对。

      (3)日前,连战访问大陆,大陆送给连战与台湾人民三大礼物,其中之一就是宣布近期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此举,是大陆对台的巨大善意,对振兴台湾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将为台湾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台湾旅游业不景气,台湾旅游业希望台湾当局尽快开放大陆居民到台旅游,以改善经营困境。旅游业曾是台湾重要的产业之一。但今天,台湾昔日繁荣的观光旅游盛景已不复存在,观光产业每况愈下。2000年,台湾观光外汇收入为37.4亿美元,约占台湾GNP的1.2%。多年来,每年来台观光的人数一直未超过300万人次,一般在250万人次左右。由于旅游业不景气,许多观光企业亏损严重,惨淡经营。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台湾观光事业至关重要,是众所皆知的事情。依台湾“观光局”的估计,以每天开放来台1000人,每人停留10天,一天平均消费207美元,一年至少有265亿元新台币的观光收入。依此计算,一天开放2万人,就会有5000亿元新台币的市场。日前,大陆宣布将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为台湾旅游业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关材料3: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贯彻实施反分裂国家法,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加强与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的对话与交流。

      扩大两岸民间交流与往来,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推动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促进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相关材料4:当前台海政策的基本状况和基本形势

      1.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当前形势与现状

      (1)2005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部分委员时,重点对台湾问题发表了意见,指出:当前,两岸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新的积极因素,台海紧张局势出现了某些缓和的迹象,但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斗争仍然是严峻的、复杂的。(2)胡锦涛指出: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3)胡锦涛指出: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4)胡锦涛指出: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5)胡锦涛指出:中国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台湾海峡两岸可以就下列事项进行协商和谈判:①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②发展两岸关系的规划;③和平统一的步骤和安排;④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⑤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地位相适应的活动空间;⑥与实现和平统一有关的其他任何问题。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对台动武的三个前提条件”:“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关材料5:在台海关系中的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1.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的革命统一战线是随着一定时期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它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国民革命时期的联合战线。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标志着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建立。组成部分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主张新三民主主义的爱国者。组织形式为改组后的国民党。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大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退出统一战线,支持国民党的蒋介石集团。因此,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只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基本上是三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战线,故称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3)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统一战线。为了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9月,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为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广泛,凡抗日的都可以参加。因此,不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有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阶级、开明绅士等,都可以加入到抗日民族资统一战线中。

      (4)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要重新建立一个国民党反动的独裁统治。所以,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为革命任务。因此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人士、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的制订和通过,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实现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使统一战线这一有效的武器在中国革命中得到成功的运用。这些基本原则主要有:

      (1)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所谓独立自主,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正确理解这个原则,应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要讲统一性。因为既然结成了统一战线,形成了联盟关系,就一定有共同的目标,也一定要商定共同需遵守的东西,不得随意违背和破坏。这就是坚持统一性。另一方面,要讲独立性。如果只讲统一性,不讲独立性,那也谈不上统一战线。毛泽东指出:“不是因合作和统一而牺牲党派和阶级的必要权利,而是相反,坚持党派和阶级的一定限度的权利;这才有利于合作,也才有所谓合作。否则就是将合作变成了混一,必然牺牲统一战线。”“我们的方针是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

      (2)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团结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主要的敌人,这就要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毛泽东把这种策略思想归纳为十六字,“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关键在于善于抓主要矛盾。

      (3)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政治上逐步把同盟者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而不是把自己降低到同盟者的水平,这就是原则性。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善于与同盟者达成必要的妥协。只有原则性而没有灵活性,就没有统一战线。

      3.中国共产党实行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1)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领导权问题,是革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问题。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对于全国人民的政治领导”、“对于全国各革命阶级的政治领导”。

      (2)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工农联盟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农民以及工农联盟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

      (3)在同资产阶级联盟中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所谓联合,就是同资产阶级结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所谓斗争,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同资产阶级进行“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以斗争求团结;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

      4.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同盟者,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以便集中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这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又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之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但武装斗争要有统一战线的配合与支持,否则就会遭受挫折,甚至走向失败。

      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中间阶级广大,敌强我弱,作为革命领导者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关键就在于依靠最广大的农民;团结小资产阶级,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2)革命的长期性,必须争取一切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采取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以便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壮大自己,削弱敌人,使敌我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最终压倒反革命势力,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命题视角点拨】

      本题主要考察点在于:一是中国的完全统一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之一,近来我们在反对台独的斗争中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因而有可能以时政的方式要求考生掌握这一最新发展。二是结合毛概2006年新修订的大纲“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三是中国共产党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立场。

     

    [NextPage]

     

      重点题15: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十五、依据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试论述中国的和平发展及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说明“中国威胁论”的荒谬性。

      【考点背景透析】

     

      本知识点既涉及中国的和平发展,又涉及中国的对外交往政策。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常借此大做文章的问题。中国政府故此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2006年8月21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新世纪新阶段的外事工作,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开展外事工作,维护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有利外部条件,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会议强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应有之义,符合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对外大政方针,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要加强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合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要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把我国的对外政策主张与各国人民的进步意愿结合起来,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解争端。

      2.2006年4月3日,正在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演讲。温家宝指出:

      (1)中国正在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它的精髓是,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中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

      (2)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第一,这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第二,这是由中国自身发展需要所决定的。第三,这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是国际社会一员,要实现自己的发展,也要顺应天下大势,与各国共同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3)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正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负责任的作用。概括地说,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中国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致力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中国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正在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自己的立场;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在处理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反恐和防扩散合作,努力维护全球安全与战略稳定;中国切实履行入世承诺,致力于建设公平、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真诚无私的援助;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推进国际裁军和军控事业。

      3.2005年12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正文分五个部分:一、和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二、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三、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五、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白皮书”指出:

      (1)“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2)“白皮书”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3)“白皮书”指出: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4)“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立足本国实际上,同时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努力实现更为均衡的发展。

      (5)“白皮书”指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

      相关材料2: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从世界来看,当今霸权主义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欺侮、压迫和支配小国、弱国,实行在世界上或一个地区称霸的政策。霸权主义总是想成为集团的、地区的甚至是世界的主宰,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别国利益之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国。霸权主义总是要对外扩张,谋求势力范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争霸世界的争斗。因此,霸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从中国来看,争取世界和平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实现“三步走”的宏伟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为完成这一战略任务,需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需要别的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的环境来实现现代化。

      2.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尊重他国人民的独立自主和道路选择。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在国家利益中要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主权是国家的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有机结合的整体。安全是不受外来侵犯。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是独立自主地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

      3.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是中国外交工作的落脚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处理国家关系时,不能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放在首位。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不应成为发展国家关系的障碍。中国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人讲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给中国。

      4.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这个基本立足点,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把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推向新水平。扩大同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相互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积极参与多边外交事务,促进国际合作。广泛深入开展民间外交,做好文化交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增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相关材料3:中国威胁论的谬误

      1.“中国威胁论”的基本内容

      “中国威胁论”是在1990年左右出笼的,这种论调一度在美、日和东南亚地区甚嚣尘上,至今仍时有显现,对我国的对外交往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主要内容有:

      “中国经济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经济将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

      中国军事威胁论。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以后,军事实力必然增加,会走上军事扩张之路。

      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将对西方产生威胁。

      2、“中国威胁论”的实质及错误

      “中国威胁论”思想的实质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口中国威胁,为自己扩军备战,出售军火谋取巨额利润。应该看到,真正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的,不是发展中的、爱好和平的中国,恰恰是那些“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对此,人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威胁论”是没有任何道理和依据的。从经济上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并没有像有些人估计得那样强大,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很难说会对其国构成威胁。中国经济发展不是对世界的威胁,反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有着重大贡献。中国经济发展会对世界各国带来好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向世界提供巨大的市场。如果中国经济不发展,反倒会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威胁。试想,一个拥有十三亿贫困人口的中国会对世界造成怎样的冲击。因此,从本质上讲,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从军事角度看,中国的军事预算是有限的、低水平的。中国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永远不会称霸。

      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构成威胁,不在于它发展快慢、是否强大,而根本上在于它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命题视角点拨】

      在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问题上,考生今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央在06年8月的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的发表。尤其今年中国在外交领域的重大事件,如中非论坛、朝核问题、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等都在国际间造成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论是对中国威胁论的反驳,这个问题可能会出材料题,考生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运用中国的外交政策阐明中国的和平发展观,驳斥中国威胁论。

     

    [NextPage]

     

      重点题16:“朝核问题”及中国的影响力

      十六、以“朝鲜核危机”和“朝核六方会谈”为例,分析中国政府的基本外交政策、中国影响力的提升、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间关系的调整及各国对争取世界和平所作的努力。

      【考点背景透析】

     

      今年10月9号朝鲜成功进行核试验震惊了整个世界。经过几天的沉默之后,朝鲜宣布愿于近期重返六方会谈的谈判桌同样让世界瞠目:中国的沉默外交效率惊人!中国为六方会谈所进行的成功努力赢得了全世界的赞同。同时这一会谈又涉及到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几个国家的关系。涉及到当今时代最敏感的核武器问题。所以应当关注。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朝鲜核危机

      (1)2006年10月9日,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朝中社报道说,这次核试验是“百分之百”依靠自己的技术进行的。报道称,这次核试验是“安全、成功的”,核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像核辐射泄漏这样的危险。报道没有透露核试验的时间、地点和爆炸当量。

      (2)2006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10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现半岛无核化,反对核扩散,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一切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中方将为此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3)2006年10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对于朝鲜核问题,刘建超指出:实现半岛无核化、防止核扩散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一贯立场。这一立场没有改变。昨天的外交部声明已经明确阐述了中国政府对朝鲜进行核试验的严正立场,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中方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的承诺,停止一切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维护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政府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和平解决有关问题。中方将继续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中方也正在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做各方的工作,以使朝鲜半岛核问题尽快回到六方会谈轨道上来。我们希望有关各方能够积极行动,推动形势向缓和的方向发展。在朝鲜半岛无核化这个问题上,中朝之间出现了重大分歧,我们对朝方所采取的政策表示坚决反对。我们也呼吁朝鲜方面能够切实履行关于无核化的承诺,停止采取使局势进一步恶化的任何行动,尽快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朝鲜方面进行核试验给中朝关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发展同朝鲜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这一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没有变化。我们在处理同朝鲜的关系的时候,遵循两个原则:第一,符合中朝双方的共同利益;第二,有利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我们将继续本着这样的原则处理中朝关系。现在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在就如何应对目前的局势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中方一直并且将继续关注形势的发展。中方将继续同有关各方,包括安理会的成员国就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交换意见。我们采取的所有努力,第一要有利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第二要有利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第三要有利于六方会谈能够尽早恢复,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

      (4)2006年10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朝鲜进行核试验问题发表声明。安南说,对朝鲜不顾全世界反复要求不要进行核试验的要求,朝鲜仍进行核试验表示极为关切,这个行动违反了国际裁军和核不扩散的准则,也违反了目前国际禁止核试验公约,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危害了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的安全。安南呼吁有关各方对朝鲜的这一严重挑战,给予建设性的反应。安南还呼吁有关方面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立即恢复严肃的对话和谈判。安南认为,朝鲜这次不顾世界劝阻仍进行核试验说明,国际社会有必要共同努力,重新加强并使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得到实施,使国际社会在裁军和禁止核试验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5)2006年10月14日,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并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同时,决议强调《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应严格履行义务,有关各方应保持克制,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继续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寻求解决问题,争取尽早恢复六方会谈。决议排除了授权使用武力的可能,未对朝鲜实施全面制裁,并表示将视朝鲜遵守决议情况调整、暂停或取消对朝制裁措施。

      材料2:中国政府对第五轮六方会谈的推动

      (1)中国外交部31日宣布,中朝美六方会谈团长在北京举行非正式会晤,就继续推进六方会谈进程坦率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三方一致同意在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方便的近期举行六方会谈。这一消息即刻受到包括与会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外电认为,一旦这项共识得以实现,那将是六方会谈的一次重大突破。美国总统布什则对中国为重启六方会谈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

      (2)朝鲜宣布将重返六方会谈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11月1日在平壤宣布,朝鲜将重返六方会谈,但前提条件是朝鲜和美国在六方会谈框架内讨论解除金融制裁问题。据英国媒体报道,朝鲜官方11月1日表示,朝鲜将重返六方会谈。以下是朝鲜官方通讯社朝中社对此的报道全文:“对于朝中社11月1日提出的有关在北京举行的双边和多边接触,尤其是朝美之间接触的问题,朝鲜外务省一名发言人做出如下回答:针对美国日益增长的核威胁及金融制裁压力,朝鲜近日采取了自卫的防范性措施。10月31日,朝鲜在北京与有关国家进行了双边和多边接触,尤其是与美国之间进行了接触。朝鲜与有关国家讨论了重开六方会谈的方法。朝鲜与美国将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对取消金融制裁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予以解决,在这一前提下,朝鲜决定重返六方会谈。”

      (3)布什感谢中国为重启六方会谈所作的努力 美国总统布什对中朝美三方同意于近期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欢迎。美国总统布什对媒体发表讲话说,他对中国、朝鲜和美国三方同意于近期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欢迎,对朝核问题取得进展感到非常高兴。布什还为此感谢中方,他认为,很明显这是因为朝鲜听取了中国和其他方面发出的信息。

      (4)联合国秘书长安南31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中国、朝鲜和美国三方同意于近期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欢迎。正在华盛顿访问的安南在声明中说,希望六方会谈能够尽早恢复,并希望会谈能够产生积极成果以缓解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5)韩国外交通商部发言人31日发表评论说,韩国政府希望尽快重开六方会谈,并通过会谈就如何履行《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达成协议,以早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评论还说,韩国今后将同六方会谈参加国进行紧密协商,为解决朝核问题以及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作出外交努力。

      (6)俄罗斯副外长阿列克谢耶夫31日也对此表示欢迎。他说,俄方认为,中朝美同意尽快恢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是“极为积极”的现象。阿列克谢耶夫感谢中方为促成中朝美三方代表团团长的会晤所做的大量工作,并表示他将率俄方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六方会谈。

      (7)日本官房长官盐崎恭久当日晚间就中、朝、美三国同意重开六方会谈一事表示“六方会谈是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最好框架,对重开六方会谈表示欢迎”。

      (8)中新网巴黎11月1日电 法国外长杜斯特布拉奇10月31日发表声明,积极评价了中国在美朝间的斡旋作用。该声明认为,中、朝、美就重开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达成一致“是一个积极的征兆”,声明对“对中国所起的作用表示敬意”。

      相关材料3:朝核问题谈判的演变及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

      1. 六方会谈缘起

      (1)美国和朝鲜的军力不平衡及美对朝的军事威胁。美国从1958年开始,在朝鲜半岛及其临近地区部署了大约2600件核武器。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主要是短程核导弹、核炮弹等,其针对朝鲜的目的很明确。美国还对韩国提供了核保护伞。尽管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提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这种态势导致以下后果。第一,朝鲜在安全上更倾向于发展战略武器能力,而不是依赖与苏联或中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其次,由于当时苏联和中国在安全上给朝鲜的承诺不包括核领域,因此,两国对朝鲜核武器发展政策的影响力也极其有限。

      (2)美国政策的转化。1991年9月27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撤除美国部署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战术核武器。这是当时东西方全球战略互动的一部分,它在事实上大体满足了朝鲜要求美国撤出驻韩国核武器的呼吁,客观上推动了朝鲜核问题的积极转变。

      1991年底,朝鲜北南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韩国政府宣布韩国不存在任何核武器,表明美国已经完全撤除其部署的核武器。朝韩双方签署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

      1992年1月底,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协议。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进行了第一次视察。但是,1992年下半年,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朝鲜就视察问题出现摩擦。

      1993年3月12日,朝鲜第一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在朝鲜的宣布生效之前,美国和朝鲜进行了副部长级的谈判,并于1993年6月11日达成一个联合声明。原则上,这次核危机得以解决,实际上,双方仍有很多争执。到1994年上半年,问题再次严重起来。美国前总统卡特于当年6月中旬对朝鲜的访问改变了问题发展的方向。朝鲜同意冻结其核计划,美国同意恢复双边高级会谈。

      1994年10月21日,美国和朝鲜就朝鲜核问题达成一个《框架协议》,同意就彻底解决朝鲜核问题采取逐步的互利措施。但是,在协议达成之后一段时间之后,协议的履行变得越来越艰难。

      布什政府上台后,表现出强硬的对朝鲜姿态,并于2002年初将朝鲜与伊朗、伊拉克一起称为“邪恶轴心”,媒体披露的美国《核态势审议报告》也将朝鲜列为使用核武器的对象之一。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态势和军事行动可能加重了朝鲜对美国军事打击的担心。朝鲜也对美国表现了非常强硬的姿态。在2002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期间,朝鲜承认其拥有浓缩铀计划。美国方面以朝鲜破坏《框架协议》为理由停止重油供应。朝鲜随后中断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核设施的安全保障。2003年1月10日,朝鲜再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2.六方会谈的基本历程

      (1)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中国、朝鲜、美国三国在北京举行了朝核问题三方会谈。

      (2)2003年8月27日至29日,第一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形成六点共识是:第一、各方都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开创半岛的持久和平;第二、各方都主张半岛应无核化,同时认识到,也应考虑解决朝方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关切;第三、各方原则上赞同按照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的方式,探讨并确定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第四、各方同意在会谈、和谈进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措施;第五、各方都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减少分歧,扩大共识;第六、各方同意继续六方会谈的进程,并尽快通过外交渠道确定下一轮会谈的时间和地点。

      (3)2004年2月25日至28日,第二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三个议题”和“五个进展”。“三个议题”是:一是解决核问题的目标是弃核。二是解决核问题第一阶段的措施问题。三是持续和谈进程的问题,各方一致同意把和谈进程继续下去,不晚于2004年6月底举行第三轮六方会谈,并成立工作组。 “五个进展”是:一、成功推进了实质问题的讨论;二、明确了采取协调一致步骤解决问题的方式;三、发表了启动和谈进程以来首份文件;四、确定了第三轮会谈地点和时间;五、同意建立工作组推进会谈机制化。

      (4)2004年6月23日至26日,第三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五个成果”:首先,各方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朝方表示愿意以透明的方式放弃核武器计划,强调核冻结是弃核的第一阶段,愿意为此接受核查。第二,各方就弃核的第一阶段达成共识,各方均认同实施核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是弃核的第一阶段。第三,各方同意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的原则寻求核问题的和平解决。第四,各方审议通过了工作组的概念文件,确定了工作组的职责和运作方式,有利于工作组今后更为有效、规范和务实地开展工作。第五,各方原则确定了第四轮六方会谈的会期,并发表了第二份《主席声明》。这标志着会谈进程将继续下去。

      3.中国政府在解决朝鲜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

      (1)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2)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解决分歧;

      (3)保持朝鲜半岛无核化。

      【命题视角点拨】

      本题的考核角度可能有:大国关系的调整;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基本原则;中国的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睦邻、安邻外交政策。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等等。

     

    [NextPage]

     

      重点题17:国家利益、民族冲突和当前世界格局变动的基本特点

      十七、通过当前黎以冲突、伊朗核问题、中东地区的和平斡旋及中东问题的复杂与周折,说明国家利益、民族冲突和当前世界格局变动的基本特点。

      【考点背景透析】

     

      去年《世界经济与政治》大纲新增考点“世界各国争取和平的努力”还没有出题考查。中东地区一直是世界冲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一年来又新增加了伊朗核问题、叙以、黎以冲突问题和伊拉克局势的恶化等,这一地区的战乱与和平交相杂处,形势更加复杂。不仅是大国关系互动的场所,也是当今能源争夺、霸权主义等政治现象表演的最重要的舞台。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伊朗核问题

      1.2006年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和善后处理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决议强调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寻求谈判解决办法的重要性,突出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处理伊核问题进程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并对美、俄、中、英、法、德六国6月初提出的一揽子方案予以肯定,强调该方案是致力于寻求全面、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重要努力。决议敦促伊朗执行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的决议,要求伊朗暂停包括研究和开发在内的所有与铀浓缩相关和善后处理的活动,并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予以确认。决议还呼吁各国防止转移任何可能有助于伊朗铀浓缩活动和弹道导弹计划的材料和技术。决议说,如果伊朗不在8月31日之前执行决议,安理会将考虑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41条的规定采取适当措施,并强调“如需要采取此种补充措施,则须作出进一步的决定”。决议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在8月31日之前就伊朗执行该决议的情况向安理会提交一份报告。由于伊朗未能在7月15日就有关其核问题的六国方案作出及时回应,美、俄、中、英、法、德六国外长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安理会。安理会成员国在经过长时间的磋商后通过了这项由英法德三国起草的决议草案。

      2.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将重新启动核燃料研究设施。1月10日,伊朗正式启封核燃料研究设施,恢复了两年前自愿中止的核燃料研究活动,从而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六国外长和代表已多次举行会晤,共同商讨如何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1月16日,六国代表在伦敦举行闭门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伊朗重启核燃料研究活动表示严重关切,对伊朗应停止核燃料研究活动并重返谈判进程的重要性达成一致。六国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1月30日,六国外长及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在伦敦举行非正式磋商。与会各方要求伊朗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全面中止包括研发活动在内的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同时决心继续为通过外交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作出努力。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决定把伊朗核问题报告安理会。3月29日,安理会通过了一项由英法起草、经过多次修改的“主席声明”,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3月30日,六国外长及欧盟代表在柏林举行磋商,要求伊朗尽快停止一切铀浓缩活动,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会议达成两点共识:伊朗暂停铀浓缩是重开外交谈判的前提;国际社会应谋求用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5月24日,六国代表在伦敦就伊朗核问题举行会谈并取得进展。欧盟方面准备提出一个包括向伊朗提供一座轻水反应堆和安全保证等的一揽子计划,以便促使伊朗中止其核计划。6月1日,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六国外长经过多次磋商,提出一项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由于伊朗的消极反应,六国外长7月12日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只会继续和扩大,不会中止。

      3.2006年8月22日,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拉里贾尼向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正式递交了伊朗对六国方案的答复。不出绝大多数观察人士所料,伊朗在答复中没有简单地“点头”或是“摇头”,有意让外界一时判定不出其“接受”还是“拒绝”了六国方案,并使美国和欧盟在对答复进行解读时出现分歧,从而为本国赢得更多的周旋时间。9月1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伊朗将会继续核项目。这是自从8月31日安理会要求伊朗停止浓缩铀的最后期限过后,内贾德首次就此发表评论。内贾德说:“我们显然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我们将永远不会放弃这一合法权利。”国际原子能机构8月31日公布的一份报告证实,德黑兰尚未根据安理会要求停止浓缩铀。该机构称,为期三年的调查没能证实伊朗核项目仅用于和平目的,因为德黑兰没有提供全面合作。9月2日,欧盟25国外长同意给予伊朗两周时间,以便让伊朗澄清其在暂停铀浓缩活动问题上的立场。

      相关材料2:黎以冲突

      1.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对以色列发动了越境袭击,俘虏2名以色列士兵,打死7人。以军随即予以反击,双方发生激烈交火,黎以冲突爆发。当日午夜,以色列举行特别内阁会议,决定对黎真主党采取军事行动。随后,以军开始向黎南部真主党阵地发动猛烈的军事打击,逐渐加大空袭力度,并深入打击黎境内目标。7月下旬,以军对黎真主党武装展开地面攻势,黎真主党武装也频繁向以境内目标发射火箭弹,双方冲突不断升级。14日,以色列完成对黎全面封锁。15日至18日期间,以色列首次轰炸了贝鲁特市中心,炮击黎巴嫩港口和重要桥梁,打死33人;黎巴嫩发射火箭弹袭击以第三大城市海法及以北部地区;各国驻黎人员陆续撤离。19日,以地面部队进入黎巴嫩展开进攻,并决定无限期持续在加沙黎巴嫩军事行动。20日,美海军陆战队员在贝鲁特登陆,协助侨民撤离。23日,以军空袭已造成黎巴嫩356人死亡。24日,以色列和真主党武装分子进行了交火,九名以军士兵在交火中受伤。黎以冲突不断升级还造成双方人员大量伤亡,并殃及无辜。从7月中旬起,各国纷纷从黎巴嫩撤侨。7月26日,以色列空军袭击了黎南部边镇希亚姆,造成包括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在内的4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身亡。30日,以战机对黎南部的加纳村发动空袭,造成至少54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37名儿童,酿成黎以冲突爆发以来黎平民遭受伤亡最惨重的悲剧。31日, 以军在宣布停止空袭后再次轰炸黎南部。8月1日,以色列称48小时期限过后将恢复对黎巴嫩进行空袭。8月2日,以军袭击黎医院。

      2.2006年8月初,法国和美国达成一项关于解决黎以危机的决议草案,并于5日提交联合国安理会。针对黎巴嫩局势以及美法草案,阿拉伯国家外长7日在贝鲁特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完全支持黎政府在罗马国际会议上提出的解决黎以危机的7点方案,强烈反对美法草案中未提及以色列从黎南部撤军和释放被以关押的黎囚犯等问题。在美法两国对有争议的决议草案进行修改后,联合国安理会8月11日一致通过了关于解决黎以冲突的第1701号决议。根据决议,以色列在黎巴嫩政府军和联合国驻黎维和部队开始在黎南部地区部署的同时从黎撤军。8月12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声明宣布,黎以双方的停火时间“将从格林尼治时间8月14日5时正式生效”。

      3.黎以冲突的历史: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长期以来,黎以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由于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并以黎作为抗击以色列的基地,以色列经常对黎进行军事打击,致使黎以冲突不断。1968年12月28日,以武装直升机袭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机场,炸毁了十多架黎民用飞机,以报复以色列一架民用飞机在雅典机场遭巴武装人员袭击。1978年3月15日,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发动“利塔尼行动”,首次入侵黎巴嫩,直逼首都贝鲁特,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地区。6月13日,以军撤出黎巴嫩。1982年6月初,以军出动地面部队、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大举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黎南部地区,并将阿拉法特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赶出黎巴嫩。1985年1月,以色列开始分阶段从黎巴嫩撤军。但以色列以保卫北部领土安全为由,在黎巴嫩南部建立了“安全区”,并将以支持的“南黎巴嫩军”留在黎境内。1992年2月,以武装直升飞机袭击了黎真主党总书记穆萨维及其家属乘坐的汽车,穆萨维及其家属在袭击中丧生。此后,黎真主党武装同以军进行了多次交火,黎以冲突不断升级。1993年7月,为打击黎真主党和巴游击队有生力量,以军对黎南部发动大规模的轰炸。在双方为期一周的激烈交火中,造成150多人丧生,500多人受伤。7月底,黎以双方达成谅解,实现停火。1996年4月,为报复真主党武装对以北部的火箭袭击,以对黎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黎以军事冲突持续了16天之久,造成黎16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50多万人沦为难民。26日,黎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2000年初,为报复真主党武装的袭击,以多次出动战机对黎南部真主党游击队的基地进行轰炸。2000年5月,以军部队撤离“安全区”,结束对黎南部22年的占领。但由于以色列没有从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撤军,黎真主党游击队和以色列的冲突从未停止过。

      相关材料3:哈马斯执掌巴勒斯坦政权

      1.2006年1月25日,巴勒斯坦举行了其自1996年以来的第二次立法委选举。哈马斯首次参选并一举击败一直处于执政党地位的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赢得立法委132席中的74席,成为第一大党。2006年2月18日,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为首的巴新一届立法委员会宣誓就职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巴勒斯坦政坛由此步入新时代。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会议上发表讲话,责成哈马斯尽快组建新一届自治政府,并强调巴方将继续遵守“奥斯陆协议”,继续与以色列谈判,继续和平进程。他还呼吁以色列回到谈判桌旁,与巴方作为平等的和谈伙伴,结束双方流血冲突。

      2.2006年3月29日,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组建的巴勒斯坦新政府在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主持下宣誓就职。由于以色列的封锁,就职仪式分别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两地举行。巴新政府总理伊斯梅尔·哈尼亚、外交部长马哈茂德·扎哈尔、内政部长赛义德·赛亚姆等10名成员在加沙宣誓就职,而财政部长奥马尔·阿卜杜勒·拉齐克等14名成员在拉姆安拉宣誓就职。阿巴斯在就职仪式后说,他希望哈马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新政府“与美国和以色列保持经常性的接触,以免使巴勒斯坦人民遭到国际社会的隔离”。他重申,巴方愿意在有关决议和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基础上与以色列进行谈判。

      3.2006年6月25日,来自三个派别的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袭击了加沙地带边界的一个以军哨所,两名以色列士兵和两名武装分子在交火中死亡,一名叫吉拉德·沙利特的以色列士兵,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俘虏,至今下落不明。巴武装人员提出用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内的囚犯,来交换这名被俘的以军士兵,但遭到了以色列政府的断然拒绝。2006年6月28日,为解救这名士兵,以军6月28日凌晨对加沙地带展开代号为“夏雨”的军事行动。6月29日,以色列军队逮捕了包括内阁部长和立法委员在内的64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官员。自从6月25日以色列士兵沙利特被巴勒斯坦绑架之后,以色列扣留了十几名哈马斯官员,并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行动,造成超过200人丧生,其中包括40余名儿童。

      4.2006年9月4日,巴勒斯坦总理哈尼亚说,巴勒斯坦各对抗派别即将组成一个新的联合政府,而民兵组织哈马斯将成为领导力量。这个联合政府将可以促使国际社会取消对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资金冻结。这次资金冻结导致巴勒斯坦面临经济危机,并造成数以千计的公务员拿不到薪水。但哈马斯官员称,即使哈马斯与其主要政治对手法塔赫一起组建联合政府,这也不意味着他们会承认以色列国,而承认以色列正式国际社会解除资金冻结的条件之一。9月11日,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巴勒斯坦组建联合政府可以成为推进两国之间和平的动力,但巴政府必须承认以色列、杜绝暴力,并释放被巴武装抓获的以军士兵。外界普遍认为,如果哈马斯能与阿巴斯领导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组建联合政府,将有助于巴政府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也有助于推进巴以和平进程。

      相关材料4:中东地区和平与冲突的历史及深层根源

      1.“中东和平路线图”的目标和进程

      (1)联合国“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这项计划为永久解决以巴冲突问题,提出了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以巴两国和平共处的构想。根据“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结束以巴冲突将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3年4月至5月),以巴双方将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的政治改革;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复正常。

      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斡旋四方(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将为此召开国际会议。

      第三阶段,以巴双方将就最终地位进行谈判,并在2005年达成协议,最终结束双方的冲突。中东问题斡旋四方将就此召开第二次国际会议。

      (2)以色列的单边行动计划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在巴以和谈失败、中东和平“路线图”实施受阻的情况下,以色列单方面实行“脱离”巴勒斯坦人的计划。2003年11月,沙龙首次提出“单边行动”意向,12月底开始拟订相关方案,并将其作为政府处理巴以问题的施政纲领。

      依据这一计划,以将单方面从其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夺取的部分土地上撤出,重新部署以国防军,并重新确定部分犹太人定居点的位置,建立一条以色列更容易防守的“安全边境线”。计划的核心是通过撤出建在加沙地带所有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定居点来实现与巴分离,然后再根据以色列的主张,界定一个巴勒斯坦国。

      (3)有关各方对伊朗核问题的基本立场

      美国对伊朗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美国指控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严重违反NPT和保障监督协定,极力主张推动IAEA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处理,对伊朗实施制裁。在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下,则支持欧盟英、法、德三国同伊朗进行谈判,并以“不反对伊入世贸组织”和“同意售伊民用飞机零部件”相诱惑。然而同时布什政府不断发出威胁,不排除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先发制人军事打击的可能性。

      欧盟英、法、德三国自2003年10月开始就伊朗核问题同伊朗展开外交谈判,直到2004年11月才达成“巴黎协定”,伊朗同意暂停一切铀浓缩和后处理活动,三国同意在“暂停”情况下,与伊朗就双方在核、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进行谈判并达成一项相互可以接受的协议。

      俄罗斯主张在IAEA框架内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反对伊朗谋求核武器,但支持伊朗发展核动力,俄罗斯援助的布什尔-1号堆将于2006年建成,并为该堆提供核燃料,不过乏燃料需返还俄罗斯,以防伊朗从中提取钚。俄伊双方还达成初步协议,俄罗斯将继续帮助伊朗建造4~5座核动力堆。

      【命题视角点拨】

      本题的命题视角主要为:《世界经济与整治》去年大纲新增考点“世界各国争取和平的努力”;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世界大国之间的斗争与合作;中东地区战争与和平、对抗与斗争的根源之一是对石油资源的争夺。

     

    [NextPage]

     

      重点题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及其重要意义

      十八、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盛况看国际交流的重要意义、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当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考点背景透析】

     

      中国和非洲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友好往来,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新时期以来中国和非洲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持更加深入。建立了定期对话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第一次召开了中非峰会,非洲有四十八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将参加这一盛会,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是空前的。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

      (1)2006年11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由中非共同举办和筹备。峰会主题为“友谊、和平、合作、发展”。峰会期间还将举行一系列活动。 

      (2)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以下八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扩大对非洲援助规模,到二00九年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比二00六年增加一倍。二、今后三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三十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二十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三、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逐步达到五十亿美元。四、为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和一体化进程,援助建设非洲联盟会议中心。五、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二00五年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六、进一步向非洲开放市场,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一百九十个税目扩大到四百四十多个。七、今后三年内在非洲国家建立三到五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八、今后三年内为非洲培养一万五千名各类人才;向非洲派遣一百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在非洲建立十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非洲援助三十所医院,并提供三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三十个抗疟中心;向非洲派遣三百名青年志愿者;为非洲援助一百所农村学校;在二00九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非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两千人次增加到四千人次。

      (3)2006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旨在宣示中国对非政策的目标及措施,规划今后一段时期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推动中非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互利合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文件全文近五千字,除前言外,分为“非洲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与非洲的关系”、“中国对非洲政策”、“加强中非全方位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及后续行动”及“中国与非洲地区组织的关系”六部分。文件指出,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表对非洲政策文件。目前,非洲53个国家中有47个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指出:“中国对非政策的总体原则和目标是: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繁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相互学习,共谋发展。”

      中非经贸合作近几年发展很快。首先是贸易,50年代,中非贸易额仅1000多万美元,2000年超过100亿美元,2004年达近300亿美元,2005年将近400亿美元。此外,中国同非洲国家在其他领域也有很好的合作,比如,中国积极参与援助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50年来中国在非洲援建的成套项目近800个。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承包很多工程,参与非洲国家经济建设,总额累计达387亿美元。中非还在诸如铁矿、稀有金属等资源领域开展合作,这些项目有的已开始实施,有的还在商谈中。此外,中国同南部非洲国家在矿产领域、同中部非洲国家在森林木材资源领域进行了合作。中国还通过经济援助、优惠贷款等方式,与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大部分是当地老百姓急需的一些公共福利设施,如医院、体育场馆、公路、甚至铁路等。中国同非洲国家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也进行了良好合作。

      相关材料2:中非文化交流

      世界考古发掘一再表明,非洲是人类先祖最早的发源和栖息地,是人类文化的摇篮。千百年来,非洲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质的文化,涌现了一大批卓越的文学家、人类学家、舞蹈家、歌唱家、雕刻家和体育明星等等。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并且中华文明和非洲文明有许多接近之处,如注重集体主义、强调个人服从集体等等。中非开展文化领域的交流和互鉴是构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一项主要内容。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理应和非洲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成为共建和谐世界、推动人类文明繁荣与进步的平等伙伴。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同埃及签署第一个文化协定以来,中非间的文化交流合作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不仅政府文化代表团互访频频,而且民间有110多个中方表演艺术团组到非洲演出。为给中非文化交流创造一个机制性的平台,中国继1988年在贝宁和毛里求斯分别设立两个“中国文化中心”之后,又于2003年与埃及在双方首都互设了文化中心。2005年12月,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大学。今年1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肯尼亚建成我国在海外的首家调频台,每天用英语、汉语和斯瓦西里语播出共19个小时的调频节目。上述平台不仅方便了非洲朋友学习汉语、武术、书法和绘画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对于帮助非洲人民了解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人民了解当今非洲的发展和进步都发挥了重要的“窗口”和“桥梁”的作用。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内涵已日益丰富。中非加强文化交流对于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包容、平等相待、取长补短,携手共建和谐世界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关材料3:新殖民主义是诬蔑

      (1)最近国际上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诬蔑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今天在此间表示,殖民主义这顶帽子永远扣不到中国人民头上。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核心是,谁在批评中国,谁在指责中国在非洲搞殖民主义。没有非洲政府和非洲人民指责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曾经受过殖民主义奴役的非洲人民、中国人民最清楚什么是殖民主义。刘建超表示,非洲的政府和人民高度评价中非关系,非洲的政府和人民也都感谢中国多年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领域提供给非洲的重要帮助。中非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中非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的,中非之间的文化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的基础上的,这样的关系凭什么说它是殖民关系。

      (2)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室主任、研究员贺文萍近日撰文《中非关系发展触动了谁的神经?》文章指出,有关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说法既缺乏历史依据,也没有事实作基础,根本不足以准确揭示当前中非关系的现实,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保护西方在非洲的既有利益,不希望看到甚至想阻碍中国在非洲影响的扩大。所谓“新殖民主义”的指责,其具体内涵主要有三:第一,掠夺非洲能源。声称中国对非洲加大投入是基于对石油、有色金属等战略原材料的需要;第二,以廉价商品占领非洲市场。认为中国的廉价商品,特别是纺织品对非洲国家的大幅度出口增长,严重冲击了当地的纺织业发展,造成了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第三,向非洲国家推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所谓“无赖”国家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援助不利于西方国家在非洲推动的民主、人权事业以及反专制和反腐败运动的进展。

      文章指出,当西方指责中国掠夺非洲能源的时候,事实上正是西方及其跨国石油公司在加大对非洲能源领域的投资,扩大从非洲的石油进口。目前,美国16%的进口石油来自非洲。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提高到25%。中国目前进口的非洲石油也还不到美国的1/3。至于中国以廉价商品占领非洲市场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其实,就连英国媒体都不得不承认,中非贸易和物美价廉的中国日用工业品为非洲人提供了买得起的商品,客观上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另外,得益于与中国贸易的大幅增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近年来取得了近6%的年均经济增长,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至于指责中国输出发展模式,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历来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非洲国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不寻求向非洲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至于说对所谓“无赖国家”的援助阻碍了非洲的“人权”和“民主”进展则更是片面和缺乏事实依据。总之,西方国家肆意渲染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担心中国提升对非关系将对其在非利益形成挑战,担心中非联手在国际事务中份量和影响力的加强有可能挑战西方主导的现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应当说,持此论者的确有些神经过敏了。事实上,半个多世纪的中非友好合作关系雄辩地表明,中非关系的发展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中非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南南合作伙伴关系,“新殖民主义”的帽子是绝对扣不到中国头上的。

      相关材料4:中非友好源远流长

      (1)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是中非友谊与合作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20世纪中叶,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广大非洲国家相继获得独立,中国与非洲国家纷纷建立外交关系。由于中非双方曾经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面临着共同的反帝、反殖和反对霸权主义,以及发展民族经济,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加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及许多非洲老一辈领导人的重视和培育,中非人民在这个时期相互同情,患难与共,在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的事业中相互支持,结下了兄弟般的深厚友谊。

      20世纪末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中非各自情况乃至中非关系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中非合作的基础没有变,中非友好的大局没有变。中非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中非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因此中国始终坚持把发展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石和重要支柱。在联合国等多边国际场合,中国一如既往地支持非洲国家的合理主张,在涉及非洲国家正当权益问题上为非洲国家仗义执言,支持非洲联合自强解决地区冲突及经济的复兴与发展。非洲国家曾经在1971年联合国讨论恢复中国合法席位时鼎立支持中国,其后又在台湾、人权等问题上始终积极地支持中国。

      (2)中非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中国和埃及之间就有贸易往来。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中国的秦汉之际就已经开始同古埃及之间互派使者,逐渐建立了官方关系。这之后,中国和非洲开始通过陆路往来,从中国的西部到西亚,再到非洲。唐代的长安曾经居住着大量的非洲商人、学者和官方代表,使得唐都成为当时世界性的大都市。元朝时期摩洛哥大旅行家依本白图泰的事迹更是在中国影响深远。

      历史上中非交流的最盛大的一次当然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历史上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其中第四次的任务是通好阿拉伯及非洲东岸各国。郑和船队由占城至爪哇、锡兰、古里后,即前往阿拉伯世界的忽鲁谟斯。永乐十三年(1415年),麻林国因郑和使团的来访,遣使来中国贡献“麒麟”(长颈鹿),当时被认为是体现了明初对外方针已初步实现的重大事件。郑和曾经到过非洲的许多国家,如非洲东海岸的今索马里摩加迪沙、肯尼亚马林迪、索马里朱巴河、肯尼亚的蒙巴萨。至今在这些地区还存有“中国塔”、“中国村”、“中国医术”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非洲东海岸国家的海上贸易往来。双方不仅经济上联系加强,而且文化交往也逐步增多,相互影响,促进了古代亚非欧三大洲文明的交融。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同非洲的历史一样都逐渐写上了欧洲殖民主义侵略和凌辱的沉重一页!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饱受了殖民者的野蛮摧残,所谓的文明人用他们自己的行动让有着悠久文明的体会到了基于共同悲惨历史遭遇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让两者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命题视角点拨】

      这道题很有可能考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考察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对话,以及当今国际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驳斥国际间有关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谬论等。

     

    [NextPage]

     

      重点题19:从日本新首相访华看中日关系

      十九、从日本新首相选择中国作为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及中日关系的周折演变揭示当前国际关系的趋向、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国家利益与国家职能

      【考点背景透析】

     

      中日关系在经历了五年的政冷经热的局面之后,在日本新首相刚刚上任之初,就给中日关系的改善带来了一丝暖意,安倍晋三对中国的访问表明两国人民对改善双边关系的渴望和新的世纪里谋求和平共赢的强烈期待。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日本新首相访华

      (1)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于2006年10月8日至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对中国的访问是安倍晋三一周前就任首相后访问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中日两国关系冷淡五年、高层中断互访一年多后的两国回暖关系的最新努力。10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安倍晋三时强调指出,日本正确对待那段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中日友好必将迎来崭新的一页,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中日人民友好往来。

      (2)中日双方10月8日在北京发表联合新闻公报,公报全文如下:

      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于2006年10月8日至9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与安倍晋三首相举行了会见和会谈。

      二、中日双方一致认为,邦交正常化34年来,中日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中日关系成为两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符合两国基本利益;共同为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建设性贡献,是新时代赋予两国和两国关系的新的庄严责任。

      三、双方同意,继续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的各项原则,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妥善处理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问题,让政治和经济两个车轮强力运转,把中日关系推向更高层次。双方同意,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实现中日两国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崇高目标。

      四、双方认为,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交往与对话对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方邀请中国领导人访问日本,中方对此表示感谢,并原则同意。双方同意通过外交渠道进行协商。双方同意两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场合经常举行会谈。

      五、中方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将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日方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带来巨大机遇给予积极评价。日方强调,日本战后六十多年一直走作为和平国家的道路,今后将继续走作为和平国家的道路。中方对此表示积极评价。

      六、双方确认,为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应坚持对话协商,妥善解决有关分歧;加快东海问题磋商进程,坚持共同开发大方向,探讨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七、双方同意,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领域促进各层次交流与合作。

      八、双方同意,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双方对包括核试验问题在内朝鲜半岛最近的形势深表忧虑。双方确认,愿与有关各方一道,根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推进六方会谈进程,通过对话与协商,共同合作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双方确认,就东亚区域合作、中日韩合作加强协调,共同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双方赞成对联合国包括安理会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愿就此加强对话。

      九、日方对安倍晋三首相访华期间中方给予的热情友好接待表示感谢。

      相关材料2:对安倍访华的分析与中日关系的前景展望

      (1)中日两国都面临着改善两国关系的压力,都有改善两国关系的客观必要性。中国已经规划下了本世纪发展进步的宏伟蓝图。这一蓝图的实现客观上要求中国必须紧紧以国内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中心,外交必须服务于这个中心。就是说,必须推行和平发展的外交路线。日本是对中国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几个国家之一,如何尽可能缩小其负面影响、争取其正面影响的最大化一直是中国外交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日本虽然近十几年在发展中落在了中国后面,并导致了国民心态上的不平衡,但是日本的政治家却必须走在民众的前面率先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维护本国基本利益;而最近几年来日本搭中国经济发展“便车”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也使得日本国内响起了改善日中关系的强烈呼声,同时日本国内对小泉迎合民众民族情绪的亚洲外交政策损害日本根本利益的批判和反思也促成了日本政治家借着首相更替谋求改善中日关系的行动。

      (2)这次安倍晋三对中国的正式访问虽然有助于中日关系的初步回暖,但是从一个中长期看,中日关系的前景仍然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还将曲折徘徊一段时间。这在根本上是由于以下原因:首先日本国内民族情绪的大方向依然是民族主义的、对中国的崛起心里失衡、抱有深深的戒备、敌意。这就决定了日本政治家要推行对中友好政策势必会面临民族情绪的反弹;其次日.本政客中削弱中国、裂解中国的敌对心理依然长期存在,特别是还有一个对中国虎视眈眈的盟友美国的怂恿和相互利用。日本的这一阴暗战略心理就使得它必然会不断利用中国的内部问题和外部环境大做文章、进行破坏。日本所谓历史观问题、参拜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以及历史上或将要产生的问题等等,无非是上述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外在表现而已。日本人如果不能尽早放弃敌视、裂解中国的心理,如果不能正视中国的崛起,中日关系的根本好转就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

      相关材料3:正确看待历史,合理处理中日关系

      (1)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和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在中日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史上,中日友好是主流。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策划和制造侵略战争的只是一小撮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战后,日本各界很多人敢于正视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的历史事实,强烈谴责日本侵略者的侵华暴行。不少当年参加侵略战争的日本军人真诚忏悔战争罪行,以实际行动推进日中友好,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他们的良知和勇气应该得到高度赞赏。

      (2)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中日关系,始终坚持中日友好方针,并为中日友好作出了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改善中日关系、发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做了大量工作,同日本有见识的政治家和各界人士一起,推动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多年来,中日关系不断发展,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扩大,人员交往日益密切,反映了两国人民谋求和平友好和共同发展的愿望。这是两国几代领导人及有识之士共同耕耘的结果,需要我们倍加珍惜、精心维护。

      (3)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日本国内总有一些势力矢口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和罪行,竭力美化军国主义战争,并为已经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甲级战犯扬幡招魂。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承诺,而且背离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的感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4)希望日本政府和领导人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中日友好、维护亚洲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把对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道歉和反省落实到行动上。

      (5)中国政府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方针没有改变。我们将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加强两国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民间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命题视角点拨】

      中日关系问题不仅对于中日两国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题主要的考察点在于:国家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中日关系的症结在于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等等。

     

    [NextPage]

     

      重点题20:中国的能源战略问题

      二十、试从我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重大举措分析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紧迫性。

      【考点背景透析】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强调中国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当前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国际石油价格的攀升、国内石油供应的紧张,显现了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这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

      【相关资料精粹】

      相关材料1:首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召开

      (1)2006年10月6日,首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翠宫饭店胜利举行。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国家能源办副主任徐锭明,国统计局原局长、顾问李德水,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廖永远,中国中化集团总地质师曾兴球,以及Bp公司、哈斯基能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出席了论坛,并做了精彩演讲。

      (2)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能源供给安全是一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也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安全。目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从消费上看,能源消费重心正在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转移,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迅速。同时能源生产也日益多元化。目前欧佩克掌握着石油供给的主动权,与此同时,北海、非洲和墨西哥湾也开采出石油。相应的,很多西方国家在能源上也开始采取多元化战略。

      (3) 对于中国来讲,能源(尤其是石油)安全是关系到中国在21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石油安全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供油中断和油价大幅波动带来的危害。但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加大,石油保障安全战略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4)自2001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攀升,出现了全球石油供给不足的现象,同时也带动了其它能源(如煤炭等)价格的上涨。在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和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国内能源供给长期处于偏紧状态,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对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能源消费大国来讲,能源价格不断上升,既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能源供给紧张的局面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效应的同时,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中占有较高比例,中国自身的能源需求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使我国在整个全球能源市场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因此,中国应站在全球的高度,充分认识在能源供给保障方面的劣势和优势,制定切合实际的国家能源保障战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相关材料2:建立石油储备是经济安全的必要

      1.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国际普遍经验

      所谓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比如说应对大规模减少或中断时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间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

      目前为止,世界上进行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基本上都是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国际能源机构要求其成员国建立起至少维持各自消费90天的战略储备量。美国、日本和德国的石油储备分别达到158天、161天和127天。

      石油储备只能应付突发事件造成的短期石油供应短缺,90天的储备量,甚至达到更多天数的石油储备,面对中国飞速增长的石油需求量,也是杯水车薪。但是,这数十天的石油储备却能抑制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美国石油储备动用原则中规定,即使没有发生紧急事态,当总统认为原油供应可能因途径中断而造成供应不足时,也可动用国家石油储备。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每天向市场投放112万桶原油,起到了稳定市场、平抑价格的作用。

      2.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迫切需要

      油市震荡,油价上涨,油品吃紧,已经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油品市场的大趋势。目前影响油价的因素不乏投机炒作等因素,从整体上看,世界石油供应仍呈供略大于求的态势,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转暖,石油开采难度的加大,今后几十年内,世界范围的石油价格上涨,仍然难以避免。

      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不断上升。中国2003年的石油消耗量达到2.5亿吨,其中进口量为9112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35%。目前,由于尚没有战略性储备库存,中国石油系统内部原油的综合储备天数仅为21.6天。

      中国因为没有石油储备体系,在国际石油处于低价位时无法大量吸入,油价上涨时又无法减少进口量,形成“买涨不买落”的现象。2000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时,中国进口原油7000万吨,比1999年增加70%。随后原油价格回落,2001年底国际油价回落至每桶17美元左右,但此时中国却在释放库存压力,减少原油进口,2001年原油进口比上年下降7%。而国际油价高涨的2003年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却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32.8%。以现在每天进口200万桶石油计算,如果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中国每天就要多支付1000万美元。2003年进口总额达到8000万吨左右,如果国际油价每桶变动1美元,将影响中国进口用汇48亿元人民币,直接影响我国GDP大概0.043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衔接如此之近,只会极大地削弱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石油安全问题不解决,将会制约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仅 1000美元,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还需50年中国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没有足够的能源保障,现代化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相关材料3:中国石油供应面临的严峻形势

      1.对国际石油的依赖

      中国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1999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602亿吨,较1998 年下降0.1%;2000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6亿吨,同比基本持平;2001年,全国原油生产缓慢增长,年产量为1.64亿吨,比2000年增长1.33%;2002年,我国原油产量可望同比增长2%左右,原油年产量有可能达1.68亿吨。在过去的10年里,原油产出年均增长率仅为1.8%;与此同时,伴随我国经济的连年稳定增长,石油消费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9%。我国近年来是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我国从1983年开始使用进口原油,当年进口量为905万吨。近年进口更呈明显增长态势。1999年 4381万吨,增长384%;2000年7900万吨,同比增长80%,超过一半是从海湾地区进口的。2001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为6500万吨,可以说,如果在今后的10-15年内没有重大发现和重大技术突破,我国原油将严重供不应求。到2015年,我国将有一半原油需要进口。2020年,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将从目前的20%左右上升到40%左右。可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

      中东和非洲地区是中国进口原油的主要来源地区,2002年,从这两个地区进口的原油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72.3%。但中东和北非地区因局势动荡造成的供油不稳,是中国石油进口来源的一大隐患。若是具备一定数量的石油储备,中国才能够在石油供应短缺时,动用国家石油储备,为国内油价筑起一道防护墙。

      2.国内石油供应的形势

      多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方针指引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庆、胜利、辽河成为中国最大的三个油田,此外还有大港、中原、江汉等油田。经过多年的开采,这些油田要么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要么已经接近枯竭。虽然采用了新技术,但要保持长期稳定高产已十分困难。

      90年代起,中国大西北的五大盆地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战略接替区。这五大盆地是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青海的柴达木、新疆的准葛尔、塔里木和吐(鲁番)—哈(密)。估计中国油气资源一半的蕴藏在这里。预计2010年,新疆可年产5000万吨原油,成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四川、陕西也不断发现颇具规模的油气田。西藏也发现油气显示。但中国西北地区气候恶劣,地质情况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打井费用昂贵,有时投资上亿元人民币得到的只是一个“干窟窿”,而且交通、电讯等基础设施落后。油气开发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油气资源多在大西北,而中国能源消耗大户在大东南,庞大数量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气使铁路运输不堪负重。用管道运输,不论管道修建,还是建成后的运管,都成本不菲。对珠江三角洲的用户来说,用东南亚的油气更划算。

      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中国石油接替资源量和后备可采储量日趋紧张。根据 2002年中国油气资源评估报告,中国的石油资源量应大于1021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但陆上石油平均探明程度仅为28%,天然气平均探明程度只有6%,远低于世界平均探明率,中西部地区探明率更低。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近海油气资源勘探还处于开发初期。【命题视角点拨】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提倡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本知识点是目前热点问题。可以出材料题。考生需要注意,一是将我国的石油战略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联系起来,一是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与马克思主义原理中人与自然关系联系起来,或是将其与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突出资源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本文标签: 07考研 
  • 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