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新课程改革已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一步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但是,新课改到底“新”在何处?“改”向何方?这里,我无意诋毁当前的教育现状,我唯一奢望的是在你我的交流中,更加明确、更加坚定地迈步新课改!

      一、摆正教育位置:“实现教育领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为重要”①

      早在20 世纪80年代,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曾预言:“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现在这一预言以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了。当我们放眼世界,目睹美国克林顿政府用科教“重建美国”,日本以“科学技术立国”而“挑战美国”,欧共体以高科技再唤昔日狂飙,俄罗斯以“科技发展纲要”“重铸大国之舰”时,谁能漠视科技与教育这一21世纪的制高点呢?“人的现代化或说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是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和前提,而基础教育又是国民素质培育与提高的根本途径。”②因此,我国跨世纪政府把“科教兴国”当作“最大的任务”来抓,把它作为迎接入世、参与国际竞争、富国强邦的战略选择。

      拿破伦曾经说过:“我的军队之所以常胜不败,就因为在与敌人抢占制高点时,我们总是早到15分钟。”日本的松下幸之助也常说:“在与竞争对手较量时,必须比他们先行一步。”确实,世界知识经济的浪潮浩浩荡荡,只有“先行一步”,抓住机遇 ,有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发展自己,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直面现实,我们痛心地看到,“科教兴国”战略并未到位,“教育领先”思想贯彻不力,教育投入不足等,严重制约着新课改的发展。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合力支持,尤其是初中义务教育。因此,实施新课改,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体现教育优先的原则,努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重教为绩,民以支教为荣,师以安教为乐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弘扬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③其次,要理清思路,合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新课改,以职业指导为突破口,分类分层教育,让人人都能进入不同的学校升造,最终以整体国民素质的建构,带动地域经济的长效发展。同时,也要创造条件,为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创新教育提供风险保障,而不是所谓的“末位淘汰制”之高压,让人诚惶诚恐,变着法子搞“应试”以求侥幸自保。

      二、理顺教育关系:教师发展学校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开发人力资源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要通过各级各类教育,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努力构建人人享有学习和成材机会的学习型社会。”④而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是一名顾问,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⑤由此,理顺教育关系,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关系:教师发展学校,学校输送学生,学生回报社会,社会尊重教师。

      因此,立足科研兴校,通过校本研究,实施“绿色教育”,培养 名牌教师、特色教师和优秀教师群体,实施“名校造就名师,名师支撑学校”的品牌战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激发学校内部潜力,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之路。相应地,在新课改中,就要树立“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新理念,切实减轻教师的负担,倡导“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

      三、转变学校职能:学校的一切工作就是服务

      学校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理念,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但就其质量和效益来说,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为此,要想把学校建设成为“生活的家园,学习的乐土,精神的圣殿,成材的摇篮”,就必须要转变学校的职能,树立“教育服务”的意识,认识到学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场所,教师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服务的客体。所以,学校要服务教师,服务教育和教学这个中心,从学校管理、师资培训、设施设备、环境建设、生活保障、心理指导、安全防卫等全方位提供服务,以最优化的服务来激发教师的激情,拓宽教师的研究空间,让教师在新课程中成长,由教书匠向“专家型教师”迈进;同时,学校和教师要服务学生,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服务理念,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材负责。一句话,让每一个学生品尝成功,让每一个学生茁壮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材!

      四、明确课改方向:校本研究不是“以校为战”

      “校本研究是新课改的需要,是一线教师的呼唤,是保证新课改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推进策略。它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验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⑥校本研究有三个要素:个人反思、同伴交流和专业引领。但透视现实,校本研究只不过是编本东抄西凑的小册子,热闹热闹而已。究其实,根本就未开展研究,何来反思?没有学习和研究的氛围,又何来交流?相反,在错误的狭隘的“教学质量观”命令下,在统考分数的逼迫下,新课改甚而演变为大区域下的“以校为战”,以及校内教师之间的“肉搏”,低于平均分一分就罚你五元钱,倒数前两名,不得评优晋级。于是乎,为了“分数”,“日日上课愁啊愁,老师讲课几时休。学生听课似梦游,天天挨批没理由。测验多得似报仇,回答问题似木头。晚修笑得似狗头,下课追逐撞穿头。”结果,广大师生“苦念考试题目,沉思不知归路。天黑才回家,踏入家门深处。分数,分数,激起一片愤怒。”(如梦令 · 分数)⑦哎,说起来谁都不信,一个几千人的大学校,一个兴趣小组都没有!更别说什么综合实践活动了。至于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上数学,数学教师上历史,文不文,理不理,开不齐,上不足,如此课改也是先进?真乃咄咄怪事!

      五、凸现农村特色:培育“各种层次的聪明人”

      新课改的最终目的是建构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体系,实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价值追求。因此,作为农村基础教育,必须要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思想,以全民性和全面性为基点,建构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基础教育。

      贯彻全民性的原则,就要实现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全民教育转变。澳大利亚专家赖默说得好,在当代只重英才专家的培养而忽视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群体聪明”,是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国家聪明与否,不在于其诺贝尔获奖者的多寡……要成为聪明的国家,需要有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各种层次的聪明人”。⑧当然,这里的全民性并不是要全民齐步走,忽视或无视专业素质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恰恰相反,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多元智能的课程观来分类分层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而时下教育按分数分班,好差均匀搭配的旧格局,显然不合新课改的要求。

      贯彻全面性原则,则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改变为升学、为考试而教育的被动局面,真正按照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建设新的素质指标体系,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牵住“牛鼻子”,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此两大基点来审视新课改,“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⑨,创一条富有农村地域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才是新课改“新”之所在,“改”之所向!

      记住:新课改下的教育质量,不是看有多少人升学,而是看有多少人失学或是多少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合理的教育。提高整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舍此,学校别无出路!

    ......
    本文标签: 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