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们网!                                                   鼎誉推广助手 长沙网站制作 长沙营销型网站建设 长沙成交型网站建设 更多友情
  • 日前,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2008年江苏高考已形成初步草案,正处于论证审批阶段,已送相关院校及科研部门调研。初步草案中规定语数外必考,物理、化学仅作为学业水平测试。8月23日,中国科学院5名院士联名向省教育厅寄出《关于修改2008年江苏高考改革计划的建议》,呼吁高考重视理化……

    2008年江苏高考草案内容

    江苏2008年高考草案规定:语、数、外作为每位高考考生的必考科目,每门分值200分,江苏省有关部门将根据招生计划数,按照语数外成绩总分以及艺术体育专业成绩划定控制分数线,语数外成绩是必要条件,也是最后的投档线。除语数外以外,每位考生还必须考七门学科,即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信息、通用),这七门可以统称为“学业水平测试”,其中又分两类,即必修与选修,在高三上学期全部考完,成绩分5个级别,即A、B、C、D、E五级,最后的高考只考语、数、外三门,总分600分。高考录取时,先公布三门总分成绩,然后填写志愿,其中,考生所有必修学科的测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即D级以上方可填报志愿,如达不到D级则无资格参加语数外考试、无资格获得毕业证书、无资格填报志愿。5门必修学科有2个C级以上,其中选修2门中必须有1门是C级以上,方可填报本科志愿。 

    5位院士联名寄出修改建议

    8月23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江元生、陈懿、陈洪渊、王德滋等5名中科院院士,就2008年江苏高考草案,联名向省教育厅寄出了一份《关于修改2008年江苏高考改革计划的建议》,建议内容如下:

    【院士访谈】

    不考理化是对民族不负责任的做法

    见到江老时,老先生正躺在省人民医院病床上,闻听是关于“2008年高考草案”一事的采访,老人坚持让老伴将其扶起。下面便是记者对江元生院士关于“江苏2008年高考草案”的采访谈话。

    记者:您知道2008年江苏高考草案已经出台吗?

    江元生:知道此事,这可是一件大事,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更是影响一代人的大事。草案的内容我也看了,最后高考只考语、数、外三门,物理、化学等学科作为学业考试。这样的草案无疑使现在的中学应试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教学重心倾向于语、数、外三门,而物理、化学等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创新的学科会偏离重心。

    记者:只考语数外三门有什么不好呢?语数外与理化及其他学科,究竟谁更重要呢?

    江元生:高考以及现在的大学学科教育,是根据现代科学进程发展的重要性选定下来的。语文作为我们的国学与母语,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她是支撑我们精神的归宿,与哲学、历史等人文科学一脉相承,也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全部,高考考语文,国人无人反对。

    数学是科学之母,任何学科都离不开数学,过去认为经济与数学无关,可现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一刻也离不开数学。尽管数学很重要,但真正成为数学家的人却很少,人类发展至今,的确需要数学家,但并非要求全部都是数学家,数学只要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了。

    物理、化学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就不一样了,我们国家正处于工业技术革新时期,物理学家、化学家只嫌少不嫌多,现代工业也一刻离不开物理与化学,物理、化学支撑着现代工业的基础。在中学期间,物理、化学得不到重视,大学很难有成就。现代科学包括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其中物质科学是物理、化学的全部;生命科学同样包含着化学,可见物理、化学的重要性,一旦最后高考不考物理与化学,其结果是严重的,也是一种对民族不负责任的做法。

    英语是一种工具,尽管重要,但相对于语文、物理、化学等学科,其重要性要小得多,仅是一种工具,我们的确应该吸收外国文化与技术,但需要人人成为翻译家吗?我看只要懂得英语即可,需要将英语纳入高考这么重要的地位吗?早就应该将英语从高考中剔除出来,但不是不学,可以在中学实行英语考级,像现在的大学四六级一样。将英语纳入高考,这是一种失败!

    记者:高考已成“应试教育”的附属品,如何将高考改革有序进行下去并建立正确的导向?您如何看待已出台的2008年高考草案?

    江元生:在没有出现比高考更好的选拔人才的体制前,高考是非常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选才制度,也是一种相对客观、公正的制度。而高考本身就是一种导向,2008年高考草案没有将物理、化学纳入最后的高考范畴,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想法,我们要对历史负责,邓小平曾经倡导“未立不破”原理,教育更应该如此,在新的可行性高考方案尚未出台之前,旧的方案是不应该破的,高考放弃物理、化学,就是对科学创新的一种挑战!我们的学生相对西方国家的学生创新意识已经不强,如果不将物理、化学纳入最后高考,将是致命的!完全可以将英语拿下来,将理化补上去,哪怕是一张卷子,其意义肯定不一样。

    不考理化打断了科技创新研究链

    8月23日中午,南京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化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内,年近七旬的陈洪渊院士正在起草一份学术计划。因为是高考话题,大师主动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招呼记者坐下,与记者探讨起2008年江苏高考草案来,这一探讨,竟然探讨了3个小时。

    记者:2008年高考草案最后将物理、化学排除在高考外,先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陈洪渊:前几天我就看了2008年江苏高考草案,说句心里话,我们很担忧。孔老夫子说过“生而知之”与“教而知之”,前者的意思是指有的人生下来就聪明,悟性好,好启发。而后者则指有的人需要后天的教育才能培养成才,有的干脆是朽木不可雕也。我说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对选才的一种考究。高考作为国家的“指挥棒”,一定要慎重,这是一种导向行为,必须建立正确的选才导向,否则贻害后人。2008年高考草案已经给社会带来震动,如果正式执行,其震动将是巨大的。重视语文是对的,毕竟这是一辈子离不开的文化,数学同样重要,中国是数学大国,数学兴趣必须从孩子抓起。如果最后高考排除物理、化学,特别是物理,那是可怕的,因为物理是一切学科的带头学科,大到宇宙,小到暗粒子,无所不包。不久前的科学统计显示:现在世界上已知的4500多万个物种,大部分是物理引起的,当然也有2700万个物种是靠化学合成的,可见理化的重要性。孩子读高中的目的就是升大学,可最后的高考不再考物理、化学,无形之中在意识形态里变成了高低贵贱。那我们的科技创新还如何进行下去?物理、化学最后不考了,只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这等于打断了科技创新的研究链,因为小学、中学、大学的科技教育是一条相辅相成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少,相关部门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时,一定要慎重,要多听工作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的意见,特别是高校专家的意见。

    记者:草案将英语纳入最后高考范围,与语数同等重要,您如何看待?

    陈洪渊:草案将英语纳入最后高考的科目,我坚决表示反对,英语的地位真的如此重要吗?英语是一门工具,科技提高了,大家自然重视交流工具,但如此兴师动众,好像人人将来都要出国,人人会变成外交家一样,事实上绝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同志,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英语的用处很小,当然不排除英语的作用,想出国的人,肯定不会放弃英语的,搞研究的人,也不会放弃英语的,可现在的情景是:全民英语!我们的大学生不可能全部出国的,也不可能全部成为研究者的,绝大部分要走上工作岗位,而绝大部分工作岗位是与物理、化学分不开的,理工科考生最后高考不考英语是对的,可以将英语作为高中阶段的考级测试,但最后高考不考理化,这是很难接受的,除非有更好的方案。省教育厅:

    近闻江苏省高考改革新方案将要出台,2008年高考将文理相关课程作为选修科目提前考试,将考分划分等级,作为高考录取时的重要依据,高三下学期仅考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课程。此方案对江苏省人才培养和选拔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谨慎推行。

    高考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高考不考的,学生就不好好学,这是显而易见的。高考肩负着为我国选拔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物理和化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将物理和化学提前考试,分等级,作为高考录取时参考课程,在高度强调升学的今天,会导致中学对物理、化学的不重视,不利于培养造就科技型创新人才。相对于我国目前科技创新大发展格局而言,人们更应该关注物理与化学。

    江苏2008年高考草案已经出台,高考仅考英语、数学、语文三门,物理、化学作为参考依据,且不纳入最后的投档线,这样的高考模式会导致现有的中学集中精力关注语、数、外,忽视物理、化学,只要物理、化学达级即可,会使一代人偏离科技教育,这样的高考方案也可能导致物理、化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因为语数外三门考砸无法投档进入名校深造。

    江苏省是教育、科技大省,肩负着祖国伟大复兴的重任。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建议将英语考虑作为提前高考课程,理科高考考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也可以合为一张考卷);文科则考语数与史地。这样既分流,减轻学生负担,又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
    本文标签: 江苏08高考草案